
一
那日在山前犹豫,最终仍是落入俗套般回了头,你知道,我实在不想这样。
可是那些埋葬你的尘土已经在拒绝我,在我还没有脱离幼稚苦海边缘的今天,明白你的痛苦也的确是我的痛苦。那日真是好天气,记得小学语文作文课里,老师总是说所有环境描写都预示着故事发展的去向。但那天真是好天气,唯一的例外。
送别了你,竟然有种使尽浑身解数后的空虚无力感,漫长的路途转而被沉重冗长的睡梦所代替。梦中出现一大片湛蓝水域,当我追逐着你的身影并沉入其中,触摸到的却是无边无际的混沌与浓重的墨色。醒来,天光大亮。
彼时,接替你的离开的是高三新一轮紧张复习,在众多面色沉郁举止略显僵硬的同学之中,我只有也只能安静地扮演自己安静的角色。几乎没有言语,日子过得一模一样,整日整日重复着相同任务。但是数学课还是会轻易地走神,望着窗外高大树木的枝叶摇摆不定的姿态,就像当时每个人不安的心,也像我们放荡不羁的年纪。等再回转过头,黑板上排列着的密密麻麻的板书看得人眼睛酸痛。我没有怅然若失,却仍旧不得安稳。
很多个安静的自习就这样消磨着度过,望着天空那些大朵大朵、自由飘浮的云彩,它们沿着自由自在的轨迹安静流淌,我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的自由。或许有过,只是落在了曾经某个不经意的瞬间。

二
想起与你相处的最后几日,分离的征兆徒然明显。你憔悴无力的脸,眼中空洞无物,浑身透露出满满当当的疲倦与沉重难忍的气息,因预感到某种不幸同时又质疑着这种不幸,我仍旧会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掩耳盗铃地以为能够巧妙地避开这种不幸。
事实证明,一个人的生活其实早就开始,即便在开始时已被我轻描淡写地忽略掉。忙碌生活的间隙,还是会想起假期最后一天一接到你电话就马不停蹄抛下繁重作业跑出来和你乱逛,有时会不知天高地厚地跟你分享一本小说并且讲得天花乱坠,偶尔讽刺你游戏操作堪比手残,还有在我作文本里出现的你的身影……回忆如果是一本书,我想我不愿翻到最后一页,因为知道空白很多,但失望可能更多。
我并非畏惧分别,也不畏惧生活中再也没有你——畏惧的只是自己的耿耿于怀,畏惧惦念的涟漪无端地掀起久久不平的波澜。畏惧人群中忽至的莫名的熟悉感,畏惧某些纯良至极的感念就此断裂,不再生长。
仍旧是高三。
黑板上的倒计时一天天变化,冬至到来前的白昼时长日益缩短。日光变得浅薄。往后的路途中不再有你,只好开始顽固前行。

三
黄昏时会重走我们走过的那条老街,热闹依旧风声依旧。当我向前飞奔而去时,以为分明看得到你熟悉的背影,以为会像从前那样能够为了共同的目标行走——最终却只有自己站在热闹非凡熙来攘往的街头,站在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的节点上,努力盯着火红的夕阳就这样毫无预兆地重重砸下来,天幕悄悄合上冷砌的眼眸。
生活照常。开始遇见一个又一个人,明媚或者阴郁,也开始尽力去理解自己,理解这个庞大茫然的世界。有时候很迷惘,迷惘到无法辨清真假;有时候又有快意的潇洒,觉得前途坦率且安逸,充满无数种婉转的可能;有时候又没来由地陷落入重重困顿……
开始相信,真正的成熟多半充斥着痛苦不堪跟豁然开朗,生活无边无际,有些抱怨过后会沉堕,有些抱怨过后会明了。告别,相聚,重逢,陌路……这些不过是生活简单的个别形式,我们却可能需要穷尽一生去了解生活的本质。当然,这必然是漫长的过程。且并不意味着百分百的成功。
而我一直都在。

四
远方和回忆,都是有你的存在。一起到过的地方,更是留下不可抹去的鲜活的存在痕迹。
你落拓不羁的眼光像一口深井,常常出没于我的阒静回忆。黑夜的呼吸令人着迷,我看着那些延伸至道路尽头的灯光仿佛凝视着你的眼光,熠熠生辉,斑斓多彩。从中会开出的无尽平凡却别致的花朵,统统变成蝴蝶蹁跹而去,没有归期。
而我,希望自己终有一日长成如你般的少年,挺拔健康仿佛绿色植株,向着朵朵阳光生长。还有我们平凡却值得铭记的理想——乘坐火车抵达新疆腹地,深入北方大漠,看那些笑容朗然沉默英俊的维族男子和热情如火体态轻盈的维族女子。不论是陡峭锋利的冰川还是炎热干涸的沙漠,不论是绵延成片的薰衣草或是某句发音别致的维语,都将见证我们的幻梦与现实,见证我们一同走过的漫漫岁月……而这些,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温暖,也正是凭借着这些细小柔软感激涕零的温暖,哪怕路途颠簸,也要告诉自己一直行走下去。
一直一直。

五
后来的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想起多年前曾翻开过某本旧书,上面这样写着:忘记。没有忘,何以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