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是一门永远不会完美,但一直在追求完美的科学。医疗活动的两个核心内容是疾病治疗和心理关怀。医生和病人在共同面对疾病时,都希望能得到彼此的人文理解和尊重。
韩光曙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院长
我们的文化里缺少直面生死这一章,我们不得不面临衰老、疾病和死亡,但是又害怕和回避它们。我身边有很多人,他们拒绝谈论保险,同时也拒绝谈论疾病、衰老和死亡。对于医生,人们的心理非常矛盾,是忌惮的、恐惧的,又是敬畏的。有时候,医生是救世主,有时候是令人胆寒的刽子手。
而医生,每天都需要在紧急又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生死抉择。
今天提到的这本书,也是之前提到过无数遍的书,《医生的抉择》。
全球知名神经外科医生亨利·马什曾经为数百名脑疾患者主刀开颅手术,在《医生的抉择》中,他以刀代笔,用真挚平实的口吻叙述了他深埋心底数十年的想法和感受:术前恐惧和焦虑,出错后的愧疚,失败带来的惋惜和懊恼,以及,他亲手制造的“灾难”。
亨利·马什医生也是获得艾美奖最佳纪录片《英国医生》(The English Surgeon) 的主角原型。记录了马什每年两次前往乌克兰进行定点医疗,为当地患者免费实施神经外科手术的真实经历。罪人与英雄只差一例手术的距离
当你接近一个曾经被自己伤害过的患者时,总感觉到有一种力场在排斥你,阻碍你推开病房的门。此刻,医生很难确定自己到底应扮演哪种角色。神经外科医生成了罪人、凶手,而最好的情况至多是一名缺乏资格的医生,失去了英雄神武、无所不能的光环。
有一位患者患了松果体瘤,松果体瘤非常罕见。医术高超、独立超然的马什医生近乎完美地完成了这例手术,他和患者家属四目相对,告诉对方捷报,自己也可以享受片刻的成就感。而就在刚刚,他路过另一个病房,那里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因为马什手术失误而导致右侧身体完全瘫痪。原因很有可能是马什切除了过多的肿瘤组织。
手术的失误造成病人瘫痪带给马什深深的绝望。丰富的手术经验最能成就技艺精湛的医生,可是却要面对多次不可避免的失误。一个优秀的、半生行医的脑神经外科医生经历过多少绝望?
忘记医生就是终极成就
人类社会大概没有一种关系的特殊性能够超越医生和病人。在疾病的威胁下,人们寻求帮助,将自己的身体甚至生命交托于陌生人之手。
——徐菁菁
三联生活周刊 2016年第13期
人们可以将医生奉若神明,而又很容易将他们推下神坛,源于医学的专业性与认知方面的巨大鸿沟,因此只能以看得见的治疗结果为导向。
亨利·马什: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患者完全康复、把我们忘却,我们就会有成就感。所有患者都会在手术成功之后立刻对我们表示感激,但是如果这种情绪一直持续下去,那就通常意味着潜在的疾病还没有被根治,他们担心将来某一天还会需要我们。患者认为自己必须恭敬地对待我们,仿佛我们都是瘟神,后者是他们命运中不可预测的因素。他们会给我们送礼物、寄贺卡,称我们为大英雄,有时甚至叫我们上帝。然而,当患者返回家中继续生活,再也不用与医生打交道的时候,我们的成就感才最终实现了最大化。毫无疑问,他们心存感激,但又满怀欣喜地把医生和恐怖的疾病抛到了九霄云外。也许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手术曾经多么危险,他们能恢复得这么好是多么幸运。或许,只有外科医生在那一刻最清楚,天堂与地狱之间的距离近在咫尺。
如果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看这本书的感受,那无疑是:惊心动魄。我们跟随马什医生的非凡坦率的文字,来到无菌手术台下,来到一个神经外科医生的内心,感受医生看似冷漠外表不一样的孤独,手术成功的喜悦、失误的懊恼和绝望以及被陌生人交付命运所面临的困境。
在马什医生的畅销书《医生的抉择》出版后不久,他就从任职的英国医院退休了,转而致力于国际人道主义医学援助,在乌克兰和尼泊尔继续做无偿的医学工作。这期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二本书,《坦白》(Admissions: A Life in Brain Surgery),这本书描述了他在这些贫穷国家的工作经历和遇到的困难,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医学实践的见解。
美版《坦白》(Admissions: A Life in Brain Surgery)同时,这本书也谈到了马什为减少人类痛苦而肩负的责任。通过对早期医学生活的回忆,他在书中塑造了一个年轻的外科医生的形象,并且探讨了医生这一职业中存在的种种困难,如医生处理可能性而非确定性时的艰难抉择,以及延长寿命的愿望给病人和他们的爱人带来的悲剧性的代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