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用过的地炉与住过的火炕

用过的地炉与住过的火炕

作者: 遇见与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1-17 20:23 被阅读0次

一周前妻子带着女儿从娘家回来,我开车送她们回河北老家,老家今年实行煤改气,我担忧温度会达不到理想的温度,一进屋门还是放下心来,屋里的温度还是很暖和的。

老家的房子建筑构造与城市小区楼房的构造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那里基本都是五间挑梁大房,长里大概有22米左右,深6-7米,挑高3.5米以上。这样的建筑构造在夏天的时候其实是通风的,但是由于窗户比较透亮所以很晒,恰好屋子前面几颗果树很合时宜的为我们遮挡住了暴晒的阳光,但是一到冬天可就受罪了。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小的时候冬天由于取暖设施有限,加上房子空间比较大,所以屋子里面的温度也是低到可怜,在屋子里面穿着棉袄都冻得直哆嗦,唯一暖和的地方就是被窝,躺下之后不是憋尿憋到马上就要尿出来了,是绝对不会起来的。所以有一年为了改善这种环境,将温度稍微提高一下,父亲去商店买了一捆塑料布回来,然后叠成好几层按照窗户的尺寸大小叠好钉到了窗户外面,这样一来虽然屋里的采光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是温度确实提升了那么一些。

大家都知道的北方人的卧室里是有一个火炕的,一个火炕再加上一个蜂窝煤炉子构成了90年代我们取暖的主要工具。蜂窝煤炉大家应该都知道,直到现在我们老家其实还有很多在使用的,不过现在它的作用已经从取暖为主变成了烧水为主了。

这个火炕的具体构造其实我也不是特别的知晓,大概就是在盘这个火炕的时候里面是用砖或者泥坯子按照不同的走烟方式制成一个通风的管道,然后再将整个炕面用砖跟泥封好,所以烟在火炕里面一走这个炕才能慢慢的热乎起来,如果在制作的时候有哪一条缝没封好就会跑烟,一烧火烟就从卧室的炕上冒出来了。还有那个烟囱的设计与勾缝也必须到位,否则轻的话跑烟把墙都会熏黄了,严重的话烟跑不出去,又从灶膛跑出来,弄得个烟雾缭绕,没法正常工作。那个时候最喜欢的就是一烧火然后就脱了鞋往炕上一坐,又舒服又暖和。

厨房里面的灶膛跟卧室的火炕是连着的,现在也很少会用到这个灶膛了,小的时候目前蒸包子,蒸年糕都是用这个灶膛上的大锅来完成的,在蒸年糕的时候母亲就会让我跟弟弟分工合作,我来填火,弟弟去拾柴。填火这个工作可不简单的就是将木柴、棒子秸、树叶等一股脑扔进去就行的,这个要根据火候的变化,看准年糕的颜色转变根据不同的位置将火烧到不同的火候,经过几年的历练,后来我基本上可以独立完成这项工作了,蒸出来的年糕也是又粘又甜。

挨着灶膛会有一个地炉,这个地炉其实是火炕取暖的主要供热来源,我一直都认为这个东西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因为平常不用火的时候将活好的煤丢进去只留一个小眼就行,火也不会死,等着用的时候就用火镩,将那个小眼扩大,然后将烘干的煤分开若干块,不一会的时间火就旺了起来。然后我们会在上面炒菜、煮粥都可以。

在这个地炉的下面,有一个灶坑,这个坑大概有1个立方左右大小,其实就是在厨房的地上挖了一个洞,这个洞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存储炉灰渣,就是地炉烧完的煤的渣,及时将炉灰渣清理干净这个火才能着的更加旺盛,否则很有可能会死火。

在灶坑的旁边还有一个小坑,这个小坑大盖也就50地砖那么大小,作用就是用来活煤,这个活是我们小的时候必须做的活,我跟弟弟都是有分工的,要不然他去活煤,要不然我去收拾炉灰渣。活煤是有一定比例的,要将黄土与煤按照一定的比例活匀,在加水调稀,切记不能一次性加太多水,那样太稀的话会打乱我们的比例,造成淹火现象,火也就死了。在活煤这个技术上面,我已经能熟练的掌握它们的配比,活出来的煤也是很耐烧。

在地炉的两边各镶嵌着一个水缸,大小比塑料水桶稍微大一些,这两个水缸是直接镶进去的,水缸的上沿与地炉持平。有一件东西就会催生一个工作,我跟弟弟一人一个,没有水了负责往水缸里注满水。平常我们刷牙、洗碗、洗菜用的水都是这两个水缸里面的,因为守着地炉的原因,水都是温热的,不会太烫,这是一件幸福的事,因为我们不用因为冬天洗手没有热水而发愁了。

在90年代的农村,其实这些简单的取暖配置,足以道出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实践出真知。从父亲的塑料布封窗户,到这两个小水缸的合理运用,无不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虽然现在生活富足了,很多旧式的东西都已经被高科技的东西所取代,但是那个时候的那种生活态度,那种创造性的智慧始终会存留下来,用文字的形式,或者用图片的形式,我们会告诉我们的子女我们小的时候就是这样过冬天的,就像父亲告诉我他小的时候是在牛棚里住过来的一样。“身处困境、心向光明”。

相关文章

  • 用过的地炉与住过的火炕

    一周前妻子带着女儿从娘家回来,我开车送她们回河北老家,老家今年实行煤改气,我担忧温度会达不到理想的温度,一进屋门还...

  • 穿烂鞋

    回了住的窑洞换拖鞋后,把鞋放地炉子旁边,觉得早上穿的时候暖暖的挺好,可没想到鞋经不住地炉子温度的考验,开胶啦。...

  • 借宿

    《借宿》 我住里屋,她和家人住外屋。 她用木柈把我住的火炕烧的滚热, 那年冬天她十八、我二十。 清晨,穿好军装来跟...

  • 火炕的情结

    清明回家祭祖,感慨万千。晩上与大哥同睡土坯火炕,更勾起我无尽的思絮。 晚上,大嫂给我拿来了小尿盆儿,大哥给我在炕头...

  • 老屋的火炕

    每每到这个阴冷的时节,就会思念起老家,思念起老家那砖块黄泥垒起的火炕。 老家在距离我现在生活的城市不过二百多里地的...

  • 儿时的火炕

    穿越时光的风烟,我把冷却在记忆里的花朵一串一串叫醒,让它温暖现世的寂寞和苍凉。儿时的火炕,就这样在暖气来临的日子跌...

  • 火炕的记忆

    白鹿原上的冬天虽说没有大西北那般寒冷,但在关中道上也算是比较冷的。往往比市区内明显地要冷几度。 在过去,没有暖气,...

  • 土地阳光与火炕

    “HB,过年回到村里,在土地阳光火炕家人亲戚朋友中,几乎忘记了意识灵修之类的事情,只是做着自己,轻松又愉悦。” “...

  • 火炕

    今日,到老家看望亲戚,老人住的虽是祖上留下旧屋,但几经翻修,光亮的瓷砖地面,时髦的铝合金门窗……看不出岁月留...

  • 火炕

    在北方农村,冬天取暖离不开土炕。冰天雪地户外狂风怒号紧闭房门人坐在土炕上,仿佛只身于南国。炕身是热的,呼出的气体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过的地炉与住过的火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ii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