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好时机。
社交媒体上,各路大V牛人纷纷晒出了这一年以来的收获。
图文并茂,精彩纷呈。
大致可以概括为走过很多路,看过很多书,做了很多事,赚了很多钱。
总之,金光闪闪瑞气千条,令人只想献上膝盖高呼牛逼。
反观我自己,却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东西。
就算有,也在圈内同龄人的映衬下显得黯淡无光,或者说,并没有够到我心中的那道槛。
我也想过上那样的生活:一年精通N种语言,读完N本高逼格书,健身烹饪绘画学插花,结交各种有意思的人,还要赚很多的钱,买很大的房子、尝遍各种美味、去各种地方旅游,当然,最好还有情投意合的恋人一起,不要钱地向大家撒狗粮……
总之,就是所谓“人生赢家”的一切,我都贪心地想要有。
而与此同时,我极端的懒惰,拖延症十分严重。
经常情绪崩溃,为不可挽回的过去和错误痛哭。
经常花一天的时间刷微博,打游戏,看小说。
我让时间像拧开了的水龙头哗哗流走,让脂肪在肚子上一层层堆积。
直到凌晨,睡意不可抵抗地袭来,我才猛然回过神来,一天又匆匆过去了。
很多时候,我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干嘛。
因为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所以我十分焦虑。而焦虑加重了抑郁心情,变本加厉地无所事事。
这让我很苦恼。我不是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可是我就是无力去改变这种情况。
也不是没有给自己打过鸡血,要求自己严格自律。
可是,我做不到。
为什么?
我想过很多次。
或许是因为人天性就是懒惰吧,所以一定要鞭策自己,找一个能督促自己的小伙伴,找一个大家都在疯狂敲键盘的环境好好干起来。
或是因为,想给自己的无能找借口吧,不肯承认自己的无能,没有成就只是因为我懒呢。要是我勤快起来,保证惊呆众人,亮瞎狗眼,征服全世界。总之,身怀绝世才华只因懒散难以绽放光华,总比承认自己不过平庸之辈要好听得多。
这些理由,似乎都有道理。
但真要来解决问题,却并不怎么有用。
说好的相互督促,多数时候总是不了了之,专门去书店干活,最终还是掏出了手机。
虽然不甘心承认自己无能,但还是硬逼着自己面对。好吧,反正就是无能,再努力也不可能改变什么,干脆就这么破罐子破摔,沉沦下去就好了。
总之,直到今天早上,我还是硬生生刷了一小时的微博才肯起床。
但是等到今天打开文档,让思维不受控制地自由流淌,写出一句句心里话的时候,我忽然想得更明白了些。
为什么我大多时间在刷微博、打游戏、看小说,就是不肯去干点正经事。
因为搞笑的微博,精彩的游戏,好看的小说,都能让我感到高兴。
而且成本低廉,无须动脑,只要我交出一点点的时间筹码,就能立刻收获快乐。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人,总是热衷于追求快乐。
而现代商业社会最擅长制造诱人上瘾的快乐源泉,比如说,大家都很难抗拒的快乐肥宅水。
退一步说,如果能一直沉浸在人工制造的快乐之中也就罢了。偏偏这类批量生产的快乐,保质期实在太短,就好像太阳底下的冰雪,一转眼就融化了。
随后而来的,是失落,是空虚,是一事无成的懊恼和自我谴责。
同为人类,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被挠了痒痒,一准都笑。
但是,每个人终究是不同的,所处环境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什么会带来快乐,带来的快乐又有多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
也许有两个人都想要学语言。
对于甲而言,每背下一个单词,记住一个语法都能带来成就感,不靠翻译,自己就能领略原文的奥妙让他倍感快乐。那么学语言就是自发想要去做的一件快事,完全不需要强制手段。
而乙觉得背单词、记语法十分枯燥,他只想学会这门语言,增强自己的就业实力。倘若他真的认真学要好这门语言,那么这个过程显然是痛苦的,必须尽可能排除干扰,以最终目的为激励,逼迫自己学下去才行。
除非达成最终目的(比如说,学成某语言,立刻加薪升职走上事业巅峰)能够带来巨大的快乐,否则劝退概率极大。比如说,学某一语言只为了在朋友圈发个状态,展现自己好学的形象,从他人的赞许声中收获虚荣心满足的快乐,那么这样浅薄的快乐往往不足以支撑乙第二次翻开教材。
因为快乐产生自发行动,所以要去寻找真正让自己收获持久快乐的事物。
身为庸俗小市民,我承认自己喜欢一切奢侈享受,别墅豪宅,酒池肉林,香车猛男(喵喵?),也渴望体验各种新鲜有趣的东西……
但是,它们的标价太高昂了,我必须为此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拼上老命赚到足够的金钱才能有幸一亲芳泽。
可是,就算我得到了,这样的快乐又能持续多久?
人是社会性动物,最容易盲目从众。在消费型社会,人人把有房有车视为成功标准。但是我要大房子究竟有什么用呢,一百平两百平自己住绰绰有余,还值得追求一把。
但若是拿一辈子的时间换一千平,每晚上跟皇帝一样换个寝宫住么?想想就很可笑。
物质享受能带来快乐,这是共识。但是获取的过程太过艰难。博彩行业之所以兴旺发达,不也就是抓准了人们不劳而获一朝暴富的心理么。
我并不认为有必要压抑自己的欲望,安慰自己一箪食一瓢饮,乐在其中矣。
但是物质追求的上限永无止境,适度才是美德。
所谓钱难赚屎难吃,在获得那些物质快乐之前,我需要逼迫自己的时间太长,半途而废就显得不足为奇。被这些东西迷昏了头脑,却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坚持,焦虑和拖延症自然随之发作。
那么,除了物质之外,究竟什么能够给我带来快乐?
假设我财富自由了,我想做什么呢?
不用苦苦思索,答案直接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我想写故事,有趣的,好看的,天马行空的,发人深思的……
今年来,我其实已经写了一些,阅读量不多,反响寥寥。可也有读者给我留言说,写的好看,喜欢。这事我到今天想起来,居然还是忍不住嘴角上翘。
所以,明年,我会努力写故事。当然,百分百概率会卡文卡得死去活来,会咆哮愤怒痛恨自己孱弱的笔力,根本不足以支撑一个精彩的故事。
我的毛病很多,想象浅薄,构思庸俗,用词无味,情节无聊,简直是垃圾。不过,这一点我自己嚷嚷就好了(有同感的同学,求你们只在心中暗暗吐槽,毕竟我还是有点玻璃心,先行谢过。)
尽管拙劣不堪,可无论如何我还是想写呀。我享受灵感飞溅的快乐,享受反复修改只为呈现最佳面貌,喜欢看官老爷多给留下来的一个小小的赞,要是哪位大人能留下真情实感的长评,我大概一整天心里都是热乎乎的。
精神的共鸣,真的能令我快乐无比。
当然,追求快乐,不能脱离现实。
我要吃要喝要有地方住,要满足基础的物质需求,必须通过劳动换取金钱。翻译工作为我带来了收入,从中取得的成就同样令我感到快乐,尽管有时候也确实觉得要翻吐了。
工作和纯粹的爱好,毕竟不一样。
人不应该长期留在舒适区,但也不能长期承受压力,弦绷久了,会断掉。不能对自己太纵容,也不该太过苛刻。物极必反,一张一弛才是正道。有时候,大脑太疲倦,刷会微博看会小说,享受无脑快乐,这完全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
不要逼迫自己,而是竭尽全力去追寻快乐。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人生像是游戏,可以推主线,也可以去体验各种各样的支线。这个游戏没有存档再来,也没有既定的剧本,非常复杂,也足够自由,有很多攻略秘籍,真假混杂,都要靠自己的火眼金睛。这个游戏,可以模仿别人那样玩,邯郸学步或者青出于蓝;也可以另辟蹊径,找出自己的一条路。
所有人无时无刻不站在岔路上,每一个细微的举动都会引起另一端的飓风。一切充满了未知。
但无论如何,享受这个游戏,玩得开心才是关键。
2018年,大把时间我都是独处度过。一个人工作,一个人购物,一个人逛街,一个人搬家,我甚至还能饰演不同角色,难过哭了,能安慰自己,虚度光阴,谴责自己,取得成绩,夸奖自己。虽然这么写出来,好像有点神经兮兮的。但是,相比之前任何时候,我都更加了解自己。
这其实是自我反思的一年。弄清楚什么最让我快乐,是我最大的收获。
接下来,就是期待2019年的快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