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家想法一支小笔
梦想不是遥不可及,不爱早起就是有病?

梦想不是遥不可及,不爱早起就是有病?

作者: Split梵高不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6-13 00:55 被阅读214次

    文/SPLIT

    简书

    搞艺术的通常都抑郁。有学问就得是读书多。有品位的泡美术馆玩博物院。成功人士都早起。

    这么一连串的绝对肯定,一连串的伪命题?这就是所谓的真理?谁定的规矩!可总有人要把这些充分不必要条件混淆成生活必需品而刻苦修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周围出现了一种充满歧视的早起成功学。

    这种原本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的作息习惯,时常与勤奋努力等好的adj一起打包直接划等。**“成功人士爱早起”的说法也不是什么时代的弄潮,新总结出的鸡精。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早起的鸟有虫吃),这句张嘴就来的17世纪的英国谚语,早在人世间足足走过了400多年。

    你看过凌晨四点钟的洛杉矶吗?一句来自于篮球巨星科比的“点题金句”,被“见风就是雨”的国内各大媒体纷纷拿来炒作成功学/时间管理的干货文。我想说我看过阿,那会儿我还没睡呢。那我要是没看过呢,我就不配谈理想?

    简书

    从科比的“凌晨四点洛杉矶”到王健林的“四点钟起床健身”,从无早起无成就到你穷你活该阿。就连奇葩说的辩题里都有关于是否早起就能成功的辩题,这个词儿活生生的被演绎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扩大延伸版。这种所谓的早起成功学,把一些四有五好的年轻人搞得是五迷三道,充满焦虑。以至于我在知乎上看到一句很郁闷的提问:「请问历史上有不早起的成功者吗?」

    我从来都不是什么成功学的拥趸者。很明显阿,他们特别喜欢谈个案,用自带焦点的名人效应和冷不防的开挂人生去说服读者,简直再合适不过了。在他们的观点认知里,这些打了鸡血一般的个案适合我们每一个人。但,其实你我心里都门儿清,成功从来就不是复制品,谁要是告诉你他那有模版,你不动脑子硬套就成,那还真是拐着弯夸你智商着急。

    我不否认,四点钟起床的确有少部分人愿意做,而且也做得到,我们的社会对这些人不但宽容,甚至会全民号召大家鼓励。而他们所对应的另外一群晚睡晚起的人,则成为了被批评教育的对象。如果情况极其严重,思想认识不够深刻,他们也许会被诊断为睡眠相位后移综合征(Delayed sleep-phase syndrome)。对,就是这个名字长的有点拗口的病。说白了,就是不到天亮不睡觉,不到中午不起床。

    简书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仅仅依托早起为重点,归列为成功学的谈资游说,恐怕真的会被从事统计概率等工作的朋友轻易打脸了。60亿人口,千万种行业,拎出两位数每天早起的成功人士,就笃定了早起成功论?有的例子还真挺扯的,一般人觉得6点就算早起。而那些鸡汤泡干货的文章会说,不不不,输人不输阵,得从五点半,甚至再提前。接着,你一看,哇!成功人士果然不一般(不正常)……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特意又看了看吹捧此类的文章,已经开始讲“三点起床的优越性”了。三点?我去!我这还没睡呢,人家就起来了。

    别人还在美梦打鼾你就开始日常搬砖,感觉自己就比别人优胜了。甚至有人学起了鲁迅,把早当成了人生教条。想要改变生活现状,无利不起早么!说真的,这种所谓的“早起成功论”,还真不是套用拿来主义就适合自己。很多人喝鸡汤啃干货的同时,就从没想过到底是营养过剩还是消化不良,听说早起能成功,立马开始搞作息时间大跃进。

    如果你有注意社科类文章的习惯,你肯定听说过“晨型人”“夜型人”的区分。拿我来说,作为一个资深的夜型人,偏执的认为白天的时间是给别人的,只有晚上才是给自己的。更孤独也就更清醒,更能引发我的独立思考。我长年累月的晚上两点钟睡觉,中午才起床。可想而知,在学生时代每每上午有课的我,没条件这么做(极少逃课),每天都很难过。

    印象中是从高三开始养成的习惯,那会儿晚上动不动就看书刷题,开着台灯直到凌晨四点。不用想,第二天的整个上午我都是哈欠连天,直到下午才缓过来集中精神。没办法,所有的学校都是把重要的课程安排在上午,一日之计在于晨阿!尤其是像我一个这么讨厌“自艾自怜”的人,想一想在每一个工作日上午七点起床打卡,都觉得自己惨到了极点。


    大学专业学的广告设计,业余约稿写文算是兴趣,所以,熬夜作图写文于我本就是家常便饭。当然,为了想要个好皮肤(我这么一个要“脸”的人)。我也多次试着改变作息,但这种努力最长能维持两个星期。多次无果后的唯一收获,是给自己里立了个flag:晚睡毁上午,早起傻一天。可能,我也有那么一点作吧,不过,自作也能自受。但,如果你单凭这个就说我不上进,我就真的是不服气。我熬夜做的事情和其他人早起做的事情没什么区别,我明明也可以有很多凌晨四点钟,只是它发生的形式没有偏移到我这里,我就成了“不上进”?

    前两年的我特别爱看《超级演说家》,节目中一位叫刘媛媛的女生是我的特别关注,倒不是因为什么“北大才女问鼎冠军”的头衔,而是同属90后的我们,她对这个社会的态度从不是悲天悯人和一昧的抱怨,对于我们这代年轻人来讲,各持态度的怀有思考真的太重要了。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她那篇曾刷爆朋友圈的《寒门贵子》,而是让我犹豫很久的《我该如何存在》,其中有段内容是这样写的:

    “小时候老师问我说你的理想是什么,我说老师我的理想是千古流芳。我那个时候觉得人生的意义就是成为最成功、最有影响力的人,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我对自己特别狠,逼着自己去努力,我那时候冬天早上起不来,我就在床边放一盆水,放一个毛巾,第二天醒过来迷迷糊糊的时候,我就把冰毛巾啪地一下糊在脸上,立刻起床去学习,但是我没有坚持到现在为什么?因为长期的那种反人类的强度之下去忙碌,我慢慢的觉得很疲惫,孤独,不快乐,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我们不是活给别人看的,我们是活给自己的,我们拿别人的赞美和铭记来凸显自己那一点点可怜的存在感未免太可悲。”

    所以,在那一段铺天盖地早起成功说的日子里,在那一段无处不在的“歧视”生活里,好像会有很多个“我”以为自己可能真的是个废物了。

    简书

    loser和成功者之间差的是“了解你自己”,什么时候起床睡觉和成功没啥直接关系。

    真正的问题,在于你是不是足够了解自己,并勇于按照正确的方式去“使用”自己。如果你是女汉子型,不去成就一番事业,偏要在委曲求全嫁豪门这条道上瞎使劲,你肯定拼不过那些温柔发嗲的软妹子。如果你很确定你是一个夜型人,你该找个什么样的工作?

    程序猿、艺术家、写作者、广告人 …… 这些要用到创造性思维的工作,说不定更适合我们这些深夜里发光的SOUL。

    说到这里,感谢工业革命,让我们脱离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代社会给夜型人可选择的职业空间不胜枚举。最恰当的就是我们现在人手不离的微信,《财经》曾报道:一位接近张小龙的助理告诉记者,身为腾讯高级副总裁的张小龙,总是以“起不来”为借口,不去参加每周的例会。

    也正是在这无数个深夜里,才成就了现在七亿用户里的我和你。

    专注于杂的文。我的文字不正经,我的文字有感情。

    往期杂文:

    为什么我们要对“性”三缄其口?

    我发不发朋友圈,关你屁事!

    拿着父母的钱过的这么贵,你可真“有趣”阿!

    别老拿直男癌说事儿了,这世界也不缺女权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梦想不是遥不可及,不爱早起就是有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wr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