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列御寇》记载: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槨,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
庄子快要死了,弟子们想着恩师一生清贫,商量着给恩师准备丰厚的陪葬品。庄子知道了说,我已为自己准备了盛大的葬礼。弟子们非常吃惊,忙问准备的什么,庄子说:
“我把天地看成是棺椁,把日月看成是连城的碧玉,把星辰看成珠玑,把万物看成是陪葬,难倒这些东西安葬我还不够吗?哪里还需要另加厚葬啊?
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
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弟子们痛哭流涕,“天上飞的鸟类吃了先生的身体怎么办,这就是抛尸荒野啊”
庄子幽默的回答:“在上面为鸟类吃,在下面为蝼蚂吃,夺了这个的食,却给那个吃,这是何其偏心啊!”
是啊,天地是棺材,日月星辰世间万物都是自己的陪葬,在世人眼中寒酸的下葬,而在庄子看来,这却是最豪华最盛大也是他最想要的葬礼。
历史最奢侈的葬礼非慈禧太后莫属。慈禧是历史上著名的“奢侈”太后,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等宝物,死后其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高达亿两白银。仅入殓时慈禧头戴的镶嵌珍珠宝石的凤冠,冠上一颗珍珠重4两,大如鸡蛋,当时就值白银1000多万两,凤冠价值则可想而知;正是这穷奢极欲的陪葬,导致慈禧死后几十年不得安宁。20年后军阀孙殿英为这批财宝盗掘了慈禧墓,珠宝被盗,抛尸荒野,受尽屈辱。一个人拼命地追求物质的享受,反过来却被身外之物所累。
庄子对待葬礼的态度是他一生哲学思想的写照。忘却生死、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一个人看淡了物质,才有精神的富足与充盈。
在庄子看来,只有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能摆脱一切外物之累从“有待”达“无待”体会真正的逍遥游。
庄子一生看淡名利与财富,到死的时候,自然也不会看重如何安葬,清白地来到这个世间,也干净地离开这个世间,所以,庄子不只是一个思想家,也是一个实践家,想的到,也就能做的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