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

作者: 玄语梨落 | 来源:发表于2018-10-22 10:34 被阅读0次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

滴定分析法是将一种已知浓度的试剂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知道所加试剂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所加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被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

包括:

  • 酸碱滴定法
  • 配位滴定法
  • 氧化还原滴定法
  • 沉淀滴定法
  • 非水滴定法

第一节:滴定分析法和滴定方式

滴定:

化学计量点:

指示剂:

滴定终点:

滴定误差(TE):

滴定分析主要用于组分含量在1%以上,取样量大于0.1 g的常量组分分析。

滴定曲线和滴定突跃

滴定曲线:以加入的滴定剂体积为横坐标,溶液中被测组分浓度或与其相关的厚重参数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

滴定突跃:在计量点前后0.1%范围内,北侧溶液浓度及相关参数发生了急剧变化,称为滴定突跃,突跃所在范围称为突跃范围。

滴定曲线特点:

指示剂:

  • 两种形体浓度之比大于10时,可观察到浓度较大的形体的颜色。
  • 理论变色点:
  • 变色范围:
  • 选择指示剂的一般原则:使指示剂的变色点尽可能接近化学计量点,或使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

滴定终点误差:

  • 林邦误差公式:TE(\%)=\frac{10^{\Delta pX}-10^{-\Delta pX}}{\sqrt{cK_t}}\times100\%(用于酸碱滴定和配位滴定)

滴定方式及其适用条件

  1. 直接滴定
  2. 返滴定
  3. 置换滴定
  4. 间接滴定

第二节: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

基准物质:

  • 基准物质要求
  • 常用基准物质的化学式及标定对象

标准溶液的配置:

  • 直接法
  • 标定法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 物质的量浓度(浓度,cB
  2. 滴定度: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T_{T/B}=\frac{m_B}{V_T} 单位g/ml或mg/ml

第三节: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滴定分析中的计量关系

滴定分析法有关计算

  1. 标准溶液浓度有关
    1. 直接配置法
    2. 标定法
  2. 物质的量浓度与滴定度换算:T_{T/B}=\frac{b}{t}\times\frac{c_TM_B}{10^3}
  3. 被测组分的质量和质量分数(含量)的计算:

计算练习题

第四节:滴定分析中的化学平衡

  • 酸碱平衡
  • 配位平衡
  • 氧化还原平衡
  • 沉淀平衡

水溶液中溶质各型体的分布和分布系数

分析浓度c:

平衡浓度[]:

分布系数:

溶液中化学平衡的处理方法

  1. 质量平衡
  2. 电荷平衡
  3. 质子平衡:
    1. 从酸碱平衡体系中学区质子参考水准,大量存在并参与质子转移
    2. 柑橘参考水准判断的是之子的产物及得失质子数
    3. 根据得失质子数写出质子条件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bw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