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巾帼与庙堂——古代女官制度沿革

巾帼与庙堂——古代女官制度沿革

作者: 人人都爱瞎哔哔 | 来源:发表于2022-03-09 22:50 被阅读0次

    在沧州博物馆二楼历史展厅中,陈列着一尊唐代立式女俑。头束刀形高髻,面颊丰圆,细眉长目,嘴旁有酒窝,露出神秘微笑。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双手持笏于胸前,昭示着其特殊的身份——女官。

    唐持笏立式女官俑·沧州博物馆藏

    中国古代长期以来处于男权社会,封建时代对女性的压迫尤甚,自然在大家的印象当中,古代女性只能相夫教子,女性与庙堂似乎是绝缘的。事实真的如此吗?

    早在先秦时代,妇女就已广泛参与国家政务。比如妇好,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她不仅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同时还是一名能征善战的女将军,主持国家祭祀大典的女祭司。

    周代,建立了最早的女官制度。《周礼》中记载的女性官职,部分属于王的嫔妾,兼职掌握后宫部分工作权力,而九嫔以下的女史等,都有明确的职务和职责,毫无疑问属于宫中女官。

    秦朝仅对后宫妻妾授予相应爵位,但无明确职能分工,且自夫人以下没有女官名目,一般认为秦朝不设女官。

    汉朝因袭秦制,后宫嫔妃各有爵位、秩禄。汉武帝时除后、夫人外,昭仪以下则皆属宫中女官了。汉元帝设“昭仪”后,后妃建制已具有鲜明的内官性质。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女官的设置有了明确的记载和规定,女官制度渐趋完备。北魏孝文帝将妃缤与宫内女职区分开来,女官品级直接与外朝官员等级相比附,反映了女官地位的提升。

    隋朝内廷成立了各职能部门,是女官制度走向成熟化的时期。隋文帝时设六尚、六司、六典;隋炀帝时改为六尚二十四司。六尚女官皆有品秩,但品位一般较低,至于女史之类的女官则属于流外官,无定员。

    唐朝是女官地位的最高峰。女官制度大体上承袭隋代制度,并加之补充完善。唐代女官除要负责常规的宫内事务管理和参与国家祭祀典礼之外,有时还会被皇帝派以其他事务,如充当皇帝使者前往慰问、吊祭等,其职责相较隋代更加清晰和广泛。武则天女皇的出现, 也鼓励了女性的参政,这期间女性参政之多、影响之大在我国封建时代也是十分少见。

    明朝沿袭隋唐女官的“六尚”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女官队伍建设,从女官的铨叙任用履责,都有一套严格规定。但自从明成祖朱棣以后,皇帝逐渐开始重用宦官,到了明中晚期后宫行政多为宦官把持,女官权力名存实亡。

    清代女官制度走向消亡。清康熙时设内务府,皇家事务交由内务府管理。故清一朝没有专职的女官,但将服务于宫中的八旗命妇、得宠的嫔妃等在宫内管得上事的女人称为女官。

    中国女官制度历史悠久,在封建男权社会中,虽饱受压迫与奴役,但一代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女性,仍然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留下了史书上属于女性的绚丽篇章。在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祝所有妇女同志,节日快乐。

    吕庆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巾帼与庙堂——古代女官制度沿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bx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