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
《大转折1973》——英国、法国、美国

《大转折1973》——英国、法国、美国

作者: junjguo | 来源:发表于2023-11-06 07:19 被阅读0次

英国政府在撒切尔对抗煤炭罢工的立场取得了普遍支持后,为进一步大规模开展国有工业私有化运动铺平了道路。私有化导致了英国经济结构性变化。从经济角度来看,撒切尔的政绩远非一流。从1979年到1981年,她早期的货币主义实验简直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直到1988年冬天,撒切尔就任首相近9年之后,英国工厂的生产水平才恢复到她初入唐宁街10号的时候。说她的任期复兴了英国原已死气沉沉的生产力增长也不完全准确。 

法国政府1981—1982的密特朗计划,似乎证明,国家对于经济领域的严格管控,包括将工业和金融业收归国有,并不能创造经济上的奇迹;而且没有哪个国家,即便是像法国这样的经济大国,可以在不遵循金融市场规律的情况下操控汇率,投资者们自会对汇率和税收政策做出判断。国家主义模式固然没能恢复增长、刺激投资、提高法国和西班牙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更市场导向的政策也已被证明无效。这两条路径都没能让两国重返辉煌岁月,问题已经超出了任何政府的能力范围。 

供给学派在美国政府兴起。每个高收入国家都存在的累进税率,其目的就是让收入微薄的人少交或根本不交所得税,高收入者则要多交所得税,而且收入越高,税率也就越高。但供给学派不能苟同。他们声明,累进制税收是将收入重新分配,而非促进经济增长。里根的经济学家坚持认为,允许投资者保留更多的收益,就意味着会有更多新的投资,从而促进经济现代化和生产力提升。但事实击碎了供给学派的经济学说。里根革命——总统的支持者们为里根政府经济政策所起的总称,将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带向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通货膨胀不会再被容忍。因美元强势引发的进口热潮难以逆转,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保持增长,而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美国将成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商品市场。 

第三世界更是经历了失落的十年。1972-1978,世界银行和发达国家的境外援助机构提供的官方贷款大幅提升。到1982年,发展中国家的境外债务达到4620亿,是1972年的5倍。墨西哥、巴西、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相继发生债务危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转折1973》——英国、法国、美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bz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