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名为《活着》,然而书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大概是那些角色一个个死去的情节,最后只有主人公福贵还“活着”。书是很久之前看的,剧情已经记不全了,但只要一提起“活着”这两个字,我仍能立刻感受到当时看书时压抑的、痛苦的、被闷在水里似的窒息的感觉。书的基调也确实如此,主人公福贵是个地主少爷,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却让抽血活活给抽死了,后来女儿难产死了,女婿在工地上出事死了,外孙吃豆子撑死了……最后留福贵一人与一头老牛孤独地活在这世上,总之,作者似乎要通过一个个人的死亡来说明活着的意义。
那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在刚读完全书的时候,我觉得作者是在表达一种乐观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就像福贵,一生中经历了那么多的挫折、苦难,但他依然坚持了下来,他没有轻生、没有怨天尤人,晚年甚至是一种释然的心态,默默地过着人生中的每一天。但如今再细细想来,作者想说的一定远不止如此。
作者余华用冰冷的笔调、以主人公福贵的口吻,讲述了福贵悲惨的一生。他身上的苦难实在太多,甚至让读者觉得有些戏剧化,我想这应该是作者将上世纪那个年代人们的典型遭遇都集于了主人公福贵一身,福贵的人生中的片段代表了那个时代大部分中国人的命途:从身为地主的浮华到败家后遭压迫;从被国民党逼迫去打仗到遇到解放军回家团聚;经历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大炼钢铁和文化大革命......这是一个时代大背景下的小人物的故事。时代的洪流才不会去理会个人的生死,她一路滚滚向前,裹挟着我们所有的人和事。福贵就和当时所有苦难的人们一样,承担着、忍受着这时代、这命运带给他的种种不公。他挣扎过、他也享受过短暂的幸福,但好像所有事在他生命中都只是过客罢了,只是死神这位客人在光顾了所有他爱的人之后,依然迟迟不肯来拜访他。有人说这本书在悲伤的背后其实有很多温馨的地方,比如待他不薄的亲人们,村里的村长、乡亲们,兵途中的老全,还有有庆长跑得了第一,凤霞嫁了个好人等等…但是啊,拥有时有多幸福,那失去时就有多痛苦。这本书最“可恨”的地方就是,作者给了福贵生活的温情和希望,又毫不犹豫地将他们一次次夺走,这样的死亡实在是太让人绝望。但是即便是读者都觉得福贵该撑不下去了的时候,福贵一次又一次地挺了过来,从开始的心如死灰到最后的释然,他经历了这么多,我想他是懂得了活着的意义。
活着,人究竟是为什么而活着?
活着的意义不容易找,死去的理由到处都是:因为爱人的背叛,有的人会自杀;因为工作压力太大,有人跳楼了;失恋了就自挂东南枝;无颜见江东父老就乌江自刎……我们相信有一种死轻于鸿毛,有一种死重于泰山,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而有些人活着却死了,我们崇拜那些舍身取义的,宁为玉碎的,唾弃贪生怕死的,苟且偷生的,似乎如果生命没有质量,那么也不需要数量。面对丑陋与阴暗,有的人企图奋力抓住美好的事物;而有的人则在这些丑陋与阴暗面前丧失了活着的勇气,选择了轻生。只有活着才有意义啊。但是意义这些东西都是后来才有的啊,人是先活着然后才有这些意义,为什么这些意义后来竟然成为了否定活着的理由呢?活着本身就有意义,不需要为活着寻找其他意义,不需要为了什么而活着。人不会因为是一棵有思想的芦苇就和世间万物不一样,人的一生从不由我们自己掌控,出生和死亡,我们都无法掌控。活着,也不过是因为我们需要活着本身而已。就像空虚的人们要去寻找一个信仰,活着本身也可以是一种信仰,如果没有了信仰,人们是否能坦然地面对生与死、得与失、苦与乐?但如果活着本就是一种信仰,那只要我们活着,我们就永远不会迷失,我们的人生就不会没有意义。
余华在前言中说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我感觉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我想余华所说的真理就是这种活着,它排斥道德判断,超然于善恶。它是高尚的。
“活着”,是让我们不迷路的信仰,是接纳和忍受的力量,是命运她本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