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老师在《大学之路》中第一部分将更多的文字放在”大学”这一概念的解释上以及外国的大学与中国的大学比较上,对于社会上常见却又难回答的问题上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他直言不讳地指出:
“目前中国的教育即使是高等学府大多培养出的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对 于我们大多数学生而言,没能真正地理解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教育是一辈子的是事,我们不必担心输在起跑线上,因为世界上大部分人跑到一半就不会再跑了,只有我们在自我教育的道路上坚持得足够久,就一定能成为那个笑到最后的人,因此,成功源于不断地学习,当我们大学毕业的后,我们的同伴大部分不会再坚持学习了,只要那时候我们还在不断地完善自己,我们就能赶上并超过别人。
通过简单地解释了受教育的目的,我们需要想一想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书中的回答就很好让人理解:
“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与优秀的人前行,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激发从事独立而原创性研究的能力,并且通过我们的发现使世界收益。”
很多中国的大学校长认为清华和北大大致相当于美国中上的州立大学水平,美国的大学教授也基本认可这个想法。然而真正的一流大学是怎样的呢?(将列举诸多条件,部分条件笔者认为并不符合中国国情以及中国的大学生,仅供参考)
a) 吴军老师认为,一所大学能否让学生生活得开心,并且激发出学生一辈子的学习热情,是衡量一所大学好坏的重要标准,对于学生的自由度以及学习负担不能太重这两点中国的大学都没有做到。
位于世界科技之都硅谷中心的斯坦福大学,它不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一起学习与生活的大家庭,而且为他们准备了一个校园里的社会,在提供学生学习环境上和传统名校又有不同,它的每一堂课都在校园的闭路电视网上有直播,同时向硅谷转播,每堂课都有录像。因此,学生可以不去教室里上课,在宿舍里边吃早饭边听课。即使偶尔落下了几节课,也可以到图书馆借录像看把课补上。总之,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方便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必要的。同时,在这些环境条件中,图书馆的规模和开放程度被认为是衡量一所大学学习条件的重要指标。
b) 一流大学会给本科生甚至低年级的本科生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更早地排除可能不愿意学的专业,远比到了研究生阶段才发现问题要好得多。
当然,指导本科生做研究,教授并不容易出论文,这也是很多教授不愿意在本科生话费很多时间的原因,这与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有关,但过多地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也会影响教授的科研水平,毕竟博士生的科研能力要强得多,斯坦福大学的做法就很好,重点关注博士生科研的同时,选择有能力的学生及早进入实验室并且给予充分的辅导。
c) 一流大学的教授水平比较高,接受新知识比较快,而二流大学很多教授一旦获得了终身教职,都不再像先前那么努力,加上平均水平也要差一些,以至于知识老化,很多教授一门课一讲就是十几年,没什么变化。
d) 一流的大学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以教为主改成以学为主,学生要学什么,学校就教什么。
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办好一流大学,经过整理做出以下总结:
a) 需要一个好的办学理念。
b) 比较好的兼顾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对于这两个概念的解释,后文会提到)。
c) 数十年持之以恒地予以贯彻。
(二)
吴军老师在书中介绍了当今世界大学的两类办学理念,它们分别是:纽曼通才教育,洪堡专才教育。
顾名思义,前者培养人的出发点是训练和塑造一个年轻人,开拓他的事业,让他能够承担起世俗的责任,成为更好的社会上的人,对全人类有益的人,能够名垂青史的人;而后者着重于学生毕业时必须对一个专业有比较精深的了解,它与纽曼思想完全不同。至于两种思想的背景以及如何产生,在这里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本书进行了解。
今天,我们很难评价纽曼的通才教育和洪堡的专才教育哪个更好,从找工作难易、见效快慢来讲,无疑是后者更优。不过洪堡教育体制的问题是虽然能培养很好的执行层面的人才(无论是科学家、工程师,还是律师和医生),但是很难培养出有广阔视野的领袖以及实业家。另外,这一类学科划分很细的大学在名气和影响力上,常常比不上那些强调通才教育的大学,这有时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源。
就目前来说,世界上仅有两所大学基本做到了各学科完全平衡发展,专长教育和通才教育兼顾得近乎完美,同时在科研上全面开花,他们就是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这两所大学是靠巨额的慈善捐款和巨大的学术声誉来维持的。而对于我们来说,这两所学校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同时,兼顾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障碍,笔者做出以下总结:
a) 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兼顾或者都能做到全面发展和培养自己的专业特长。
b) 如果兼顾两种理念那么办学成本将会很高。
c) 社会上很多人不觉得有这个必要性。
d) 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在很多时候是矛盾的。
直到今天,要想兼顾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延长教育时间,把教育分成本科的通才和素质教育,以及研究生院的专才教育,别无他法。而提出这一理念的,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吉尔曼和艾略特等人。他们借鉴了洪堡体系的长处,将美国的很多大学从近代的私塾转变成高等职业教育和研究的机构。
由此而来,中国的大学与美国的大学就存在了差异,中国很多大学在后两年将重点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而美国大部分大学是将专业课的学习放在了研究生阶段,因此出现的问题就是,很多靠家里有点钱,为了出国而出国的小留学生,在美国找了个三流大学读完了本科,毕业后不仅在美国找不到工作,在中国也找不到理想的职位,这和美国在本科阶段重视通才教育,专业训练较少的现象是密不可分的。
我想,假使我们在研究生或者博士生阶段出国留学,这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比较了两种教育理念,那我们如何选择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呢?
吴军老师的观点:
对于一个学生而言,重要的不是想方设法挤进一所排名靠前的大学,而是找到一所适合自己的大学。
笔者做出这样的解读: 如果你想要读完大学四年之后参加工作,那么建议你选择一所着重于专才教育的大学,也就是所说的它某一方面特别突出,其他方面稍显逊色。如果你准备在大学毕业后考研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那么建议你选择一所着重于通才教育的大学。
可能有人会问了,如果我选择了前者,那我人格塑造上以及全面知识的培养上是不是有所欠缺了呢?其实说实在的,目前国内包括清华北大在内几乎没有任何一所大学能将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完美地结合起来,因为其难度正如我上文所提到的,是无法想象的。因此这就要求同时也是我着重建议的是我们每一位大学生和即将进入大学学习的高中生假若选择了文科专业,要抽出时间多多了解自然科学领域;假若选择了工科专业要多多涉及文字语言方面的知识。这对我们未来的工作以及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
吴军老师在书中还提到了自己的大学经历
吴军老师接受教育的历程实属漫长,从84年进入清华,到02年进入Google,经历了18年之久,所学的专业也很杂,从一开始学习计算机,到电子工程,最后不仅又转回了计算机,而且所做的工作一半又与数学有关。或许正是因为有这么复杂而漫长的读书经历,使他终于受到了纽曼所推崇的通才教育和素质教育,也得到了洪堡式精深的专才教育。关于吴军老师求学过程中的困难与有趣的经历在这里不再叙述,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他诸多的精深见解。
a) 一个人在十八九岁时未必能够想得很清楚学习的目的,我在大学毕业时也并不知道会对什么产生兴趣。但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而那时如果他还能够学习,就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了。
b) 人在成功(比如获得一个荣誉)时,并不会因为这件事的发生而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在遇到挫折时,也不会因此而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是处。
c) 如果有人问我选择学校的标准是什么,我总会告诉他们,本科生应该去那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著名学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课上得好,或者是有更多的科研计划,而是他们聚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学生。本科教育应该是通才教育,本科生所学的具体内容大多数对后面的工作帮助有限。而对于硕士生来讲,则要找一个好的城市,因为那里的机会要比偏远落后地区多得多。
李开复统计发现从美国三流的圣荷西州立大学毕业后到Google工作的人比哈佛还多,并非因为哈佛不好,而是因为圣荷西州立大学就守在Google边上。
对于博士生,最重要的就是教授和实验室,因为专长教育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一个好的教授不仅能在学业上把博士生培养好,而且能让博士生有一个极其开拓阔的视野,并且为他们今后一生的发展铺平道路。
d) 当我们毕业后不需要学校的名气提升自己的地位,而是通过我们的成就让学校的名气得以提升时,就说明我们受到了最好的教育。
e) 事件的所有道理,仔细品味起来,皆为废话。践行后方知金子,践行不下来,还是废话。
(四)
我也很荣幸地领略到了世界各地名校的风采,在这里将极具特色的部分与大家分享,如若了解详情,还需阅读本书。
1.剑桥大学
位于伦敦东北部郊区剑桥镇上,剑桥大学位于剑河之上,因此得名,并不存在剑桥一说。
A学院制
通过学院建设体现出剑桥大学乃至整个英国社会发展的秘诀,例如著名的圣约翰学院,三一学院。通过不断地缓慢改良而进步,很少搞跳跃式或颠覆式的变革,在剑桥读书,尊重传统常常比火急火燎地急着抓住机会更重要。一所学院相当于一所大学,互相之间存在着较劲,共促发展。院长和很多教授住在学院里面,学校让他们享有贵族般的生活,以便为教授腾出时间教育学生和做研究,贯彻纽曼教育理念,教授与学生生活在一起互相学习。
B导师制
一位新生在选定学院时,也就选定了导师,学生对某一领域感兴趣,会选择该领域的教授做导师,但是学生在不同阶段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更换自己的导师,剑桥这点也不介意,导师所担心的是自己辅导的学生成不了材。
2.牛津大学
从罗杰 培根开始,牛津大学一直就是超前独立思想甚至是异端思想的发源地,我行我素的风格和独特的政治见解使牛津大学成为英国政治家的摇篮,甚至可能是全世界培养政治家最成功的大学。
牛津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只要不下雨,校园里都是演奏各种音乐的人,从清晨到傍晚,到处弥漫着歌声和音乐声。
相比于后面介绍的美国私立大学(后文加以解释),剑桥和牛津更看重学习成绩,因此对于美国的亚裔来讲是比较公平的。不过,剑桥和牛津对中国大陆的学生开放的名额很少,因此录取相当难,基本成绩不是省状元的水平是没有机会被其录取的。不过总的来说,中国(非官二代)的学霸们,如果心智发展也不错,被牛津录取的可能性要比哈佛、耶鲁录取的可能性大得多。
总结英国的大学特点
a) 古老深沉,背负较多的传统和规矩。
b) 更改专业不像想象的自由,自由度不如美国的超级五强(哈佛 耶鲁 麻省理工 斯坦福 普林斯顿)
c) 学院制,导师制。但实验条件和助教水平不及美国顶级大学。
3.美国私立大学
美国私立大学最早出现的学院是医学院,因为早期大学很大程度上是靠慈善捐赠办起来的,因此大学本身也一直以济世救人为己任。
美国私立大学经费四个渠道
学费,科研经费,对外培训费,捐赠费
大多数经费源于捐赠,学校通过给捐助者冠名权来获取捐赠,一群大楼冠名权,实验室教室冠名权,甚至是教室每个座位,走廊和大厅的冠名权都可以卖掉,同样的对于捐赠者的儿女,美国的大学也从不吝啬,对于他们入学时会给予相应的照顾。
美国私立名校的申请和录取
如果说美国总体是一个强调公平和透明度的国家,那么名牌私立大学本科生招生却绝对是一个非常不公平且完全不透明的过程
1 亚裔学生难度远远大于白人,拉丁裔,非洲裔的学生
2和大学非亲非故的家庭,进入名牌私立大学机会远低于校友的孩子,更低于大学教授的孩子
3 那些有特殊影响力的家庭的孩子进入私立名校的概率非常大,占掉了很多名额
说了这么多,而大多数名校更认可第二条……
为了让录取显得公平,大学录取维持不透明性,这样未被录取的学生就无法得知自己到底哪一方面的不足,相应的,录取的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成功在哪里,然而通过上去三点原因,我们就能够心知肚明。
近几年来很多优秀的亚裔同学将美国名牌私立大学告上法庭,因为录取过程的不透明性,以及事先人为设定的很多奇怪的录取方式,这些学生的胜诉可能性为零,但是却能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至于美国名牌私立大学为何出现如此的现象,吴军教授对此有深刻的剖析,如果感兴趣,请翻阅本书。
4.同时吴军老师还介绍了美国超级五强 ——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的本科教学质量在全美名列前茅,有口皆碑,而且学校对学生的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学生们学习很刻苦,但是最后也只有30%的学生能够拿到A,在公司招聘时,除非是连续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一直从普林斯顿招人的大公司,否则很可能搞不清楚普林斯顿和哈佛的成绩哪个含金量高。
至于耶鲁大学,被认为是唯一一所可以与哈佛大学打擂台的美国大学,耶鲁大学的法学院和文科至今依然被认为是全美最好的,它的商学院和医学院在美国也属一流,同时它的艺术系也是全美第一。耶鲁大学在历史上一直以文理科著名,而工科则比较薄弱。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无论是进入普林斯顿大学还是耶鲁,更多的学习,更大的收获,都是在课程之外,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无论进入什么样的大学,课程固然重要,而更大的收获却在课程之外的学习与生活中。
我们总是冠冕堂皇的认为国外的高等学府具有更高的水平,一切都如此完美,毋庸置疑,确实就整体而言国内的高等教育相比于国外有一定差距,然而最重要的是,无论身处哪里,我们都要做好该做的是,使自己的大学之路能够走得快并且走得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