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历史人物了解的并不多,但钦佩的古人却很多,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庄,老子“道”的宇宙理论。“无”与“有”(万物存在即是“有”)会相互转化。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走向虚无。和庄子的自然生存思想,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在庄子看来不滞,就是于自然无所违。不凝滞于任何思想、利益等任何事物,从而达到圣人不凝滞于物的境界。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限的生命去极端的追求无穷的知识、利益,而忽略身边一切的美好这是滞碍郁滞的。庄子认为只有不滞于不滞,才可乘物以游心,而不被任何思想,利益所奴役,所累,才是全生。虽然我学识浅薄,但小时候就莫名地喜欢,好像他们的语境是有通路的,听起来都深有体会的感觉,随着生活、成长他们的理论或多或少是一种根基!虽然时间过去了那么久远,时代也变化成了完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的思想如一棵万年松树依然和人类一起呼吸一起生长!真的钦佩他们的悟道能有如此强大的能量,如太阳般辐射到人类生存的无边境界中!
其余的古人虽了解不多,但凡能流传于世的人和事一定都有值得钦佩的地方,甚至说钦佩都不够说明什么的。像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电视剧《大明宫辞》就讲述了中国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一生。她,有着苏东坡的大气,有着李白的豪气,有着李清照的才气,有着历代帝王的霸气。她,挥一挥衣袖,轻轻的为盛唐续上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笔。这一笔惊天动地,绝彻古今。为了社稷,为了江山,她的青春一去不复返,身为君主,她必须抛弃个人的儿女情长,她亲手结束了两个儿子的生命,她承受着整个大唐无法承载的悲哀。但是,她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大唐的一片繁荣昌盛!武则天是聪明坦荡的,她由一个宫女成为一个女皇,干了那么多石破天惊的大事,主宰了46年的江山,她不倾喜诉悲,也拒绝了别人对她歌功颂德,却在自我评价上留下了一张白纸,立下一块无字碑。虽然这些细节的资料是从百度上获得的,但是从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出了一位这样的女皇帝确实不太像人类,之所以人们会把那些本来人类看起来不能完成的事情神化也是因为他们的能量和完成的成就确实超出了凡人所有。她也可以称为一个“女神”了。
我还喜欢听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终生不再弹琴。好像也特别理解俞伯牙的这种心情,所谓“知音”确实比一把琴,一首曲子来的重要的多,生活中也一样,可以相互理解,看到并懂得的朋友可遇不可求,但总有一些故事让我们对美好友情的感慨和保持信心!
历史上还有很多很多的古人,或者不算古人,近代也有很多的人物像苏格拉底、尼采、达芬奇、弘一法师……都觉得用钦佩都不够来表达的。对他们其实了解甚少,读了第一本尼采的《查拉图斯如是说》就特别喜欢,当然凭借我的能力是无法真正读懂的,但是我喜欢他的表达,虽然听起来有些骇人,但我似乎明白他是在脱离世俗的理论,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俯瞰世人而发出的感叹!以及在他的思想中有至高的纯洁和善良!也有很严肃的艺术思想。反正有时候读的只是一句话,或者一种意境,但在他悲凉的甚至是怒吼的词句中,我却有时会发出笑声,这可不是嘲笑的笑,是一种享受,心里大呼过瘾的笑。我也说不清楚。总之就是……你知道的。
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