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黄铭峰
当我们手上拿到了心理测评报告的分数和结果,接下来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对这些分数和结果做一个分析和解释的工作。这其实是一个综合、概括、归纳、整理的过程,也就是对这个结果做出取舍和判断的思考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掌握以下四个原则:
1、求同存异
对于人格特质的评价,往往是从几个不同的测验中得出的,这里面就存在着内容重复的可能性。
因为每个测评工具都有自身的局限性,所以对于整个测验结果需要做一些交叉性的分析验证工作,其目的是为了找到重复性程度高的内容,去检验内容的真实程度,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一般情况下,重复度比较高的内容,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显性的个性特征。
但也不能排除有些重复度高的内容本身存在的测试结果误差,会误导我们的选择。
比较理想的方法是先把这些重复的内容放在一个篮子里,等待今后的实践过程中去加以确认和完善。
在这个甄别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些差异性的内容,其实在这个意义上,差异更能说明问题,从中更能找到可以突破的关键要素。
这种差异很有可能是不同的测试工具的特点所造成的,比如有的个性特征在有些测试工具中无法测出,但在其他的测试工具中就会有相关的描述。
对于人的个性来说,这种差异性代表的是一种无法预见的潜在能力,而这种差异性往往会被我们忽略,原因可能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已经忘记了自己本身其实具备着这方面的才能,或者说在现有的工作和学习经历中还未被真正的认识到。
这种差异性是极其珍贵的,所以我们要小心的保护这些还未被证实的内容,我们需要做的是把它放在另外一个篮子里,并且经常要去留意观察,通过每一阶段的职业选择去探究这些潜在能力实现的可能性。
2、去粗取精
由于心理测评报告的结果表述有时会比较繁琐,所以需要有个理出头绪,找出主线的清理归纳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找出一些和职业上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的相关描述,去除一些无关的修饰形容词或者逻辑性表述话语。
也就是说,要把整个书面语言所要表达的最简单、最直观的精神内涵提炼出来。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去粗取精的关键是看筛选的标准,举个比较形象化的表达就是设定筛网网眼的大小尺寸。如果网眼开得太大,那筛下来的东西粗细不均匀,没有起到筛选的效果。
如果网眼开得太小,也可能把一些有用的东西屏蔽掉了,漏掉了很多可以再挖掘的材料。
关于这个标准其实很难界定,对于初次尝试这种方法的读者,建议可以把网眼开大点,这样至少不会遗漏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对于已经对自身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的读者,建议逐步缩小网眼尺寸,以渐进的方式不断加深对自我的深层次认识。
3、正心诚意
首先要认识到心理测评报告就像在我们面前的一面镜子,在照出了我们个性中的优点,同时也展示出了自身的很多不足之处。
特别针对自身的这些不足,我们所能采取的态度是坦然面对和接纳,不因为这些不足而采取逃避或忽视的做法。
有些个性上的不足可能是与身俱来的个性中的先天不足成分,有些可能和成长中所处的环境所影响的,更有些是和自我的非合理性的价值观或者信念所导致的。
所以,职业规划不仅要认识和肯定自己所擅长的能力素质部分,最重要的是要清醒客观地看到自身的不足之处。
这里需要的是一种敢于正视这种不足的勇气,端正自己的态度,通过内心的诚意引导自身去想方设法克服这种不足。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身心合一,让自我的潜意识帮助外在的自我实现理想的职业目标。
4、发展为先
这个整理归纳的过程完成后,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把这个结果给到身边的亲朋好友评估一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并根据他们的反馈信息做一些内容增补的工作。
最后,可以认为这份完成的报告是一份相对比较完整的个人的心理特征报告,接下来所有的职业选择和判断的依据是以这份心理评估报告为基准所做出的客观分析的结果。
当然,这份心理评估报告不是最终的结果,因为人的思想和内在需求是在不断发展的,每一个职业发展阶段,我们都会看到自身的成长,逐步发现有更多的潜力和能力素质得以展现。
所以这个心理测评报告内容每隔一个时期要做一些阶段性的修正和完善,祛除一些经过实践证明所不具备的能力,增加一些已得到确认的能力,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清晰、客观地了解自己,从而减少接下来选择性的误差,避免自己走不必要的弯路,最终更好更快地让自己接近理想的职业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