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模糊

作者: 璞璞_ | 来源:发表于2019-11-26 13:00 被阅读0次

        前段时间对心理学比较痴迷,双11前后,连续买了4份心理测评报告,细心研读。在一份大脑优势心理测评的报告中这样写道,“平衡型大脑,你具有b象限的谨慎与细致,也有c象线的亲切与对人的关怀,细腻敏感的你可能有时会遇到因为过于在乎他人想法而导致沟通不顺畅的情况。例如你可能会因为担心他人对自己失望,在并不情愿的状态下答应他人的请求,尽管这些请求是你可以拒绝的。在人际交往中,这可能会导致在你后续与他人沟通中出现边界模糊的情况。”

        文中边界模糊四个字,引起了我的警觉。我觉的我是这样的人。文中给出建议,“在学会拒绝前,你或许需要改变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些信念:

1.拒绝他人的请求是你的权利,因此在表达自己的拒绝想法时,你无需表现的愧疚。

2.当你拒绝他人的请求时,并不意味着你在拒绝这个个体,你可以对自己喜欢的人的请求提出拒绝,这不代表你讨厌他。

3.与上一条同理,在他人拒绝你的请求时,不代表你被讨厌,因此当你真正有需要时,无需憋在心里,可以尝试寻求帮助。”

        我们往往在人际交往中并不是理性的,突出体现在这一点上。如果有人拒绝我,我会倾向于认为他不认可我,比如说不认可我的能力,比如说不认可我的人品,再比如说不喜欢我。可是这并不是就事论事。他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是却可以誓死捍卫我说话的权利。这是法国人的名言,我很喜欢。就是说,他拒绝我,他只是在这个点上拒绝我,并不是拒绝我的方方面面,否定我的全部。他拒绝我,或许因为他不同意我的这一观点,或许因为他有困难,他有难言之隐。我实在是需要去谅解他,而不是升起一种对抗的敌意。我们不是敌人啊,我们是同事或者朋友,或者合作伙伴。

        同样的,这种突出的非理性不只存在于我身上,在人群中非常普遍。我们中国人常常就是对人不对事,就这一点来说,我喜欢西方文化,对事不对人。中国人有面子文化,西方没有。深谙这一点的我,常常难以拒绝别人。因为我在权衡,这个人跟我有冲突、有矛盾,但并不是在所有的方面都跟我有冲突、有矛盾,他在有些方面,甚至在绝大多数方面和我都非常契合,我在总体上是很喜欢他的,这让我怎么去拒绝他的一个不合理的请求呢?我拒绝了他的请求,我可能就是拒绝了这段友谊和这段关系。所以我常常委屈自己,勉为其难的接受别人的请求。

        这份测评报告建议我,改变内心深处的信念。“拒绝他人的请求是我的权利,我在表达自己的拒绝想法时无需表现的愧疚。我在这一点上拒绝他,并不是拒绝他的全部,更不是不喜欢他。我可以拒绝他,我们依然是好朋友。”这个建议不错。问题是,我接受这个建议,对方是不是也能接受这个建议。或许我根本就不在乎对方是不是可以接受,因为我没错。

        以上讨论了,在人际关系中拒绝他人的请求和请求他人的帮助的问题。下面我想再来谈一谈,我对人际关系中“边界模糊”这一问题的深入思索。

        我的边界感不清不楚,所以经常出现过界的情形。有时候是我过界,有时候是对方过界。我过界的时候并不自知,这其实会导致微妙的情绪和情感反应,会影响关系的正常发展,使关系不能处于理性、可控的轨道。对方过界的时候,你不能够及时的提醒、回避与制止,这也正说明了你是一个感性的人。你不好意思驳对方的面子,你不好意思伤害对方的感情,你也贪图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美好的情感,即便他过界,即便它有危害,有副作用,不现实,甚至对彼此造成伤害。这种过界,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已婚人士与异性相处时;二是上下级相处时。

        我从小到大,一直很孤独,有时候也很寂寞。唯一的例外是小学二年级、三年级的时候,初二的时候,那时无忧无虑,只知道和同学一起玩,玩的天昏地暗。可是在漫漫人生中,绝大多数时候,我都是孤独寂寞的,绝大多数时候我回避与人接触与互动。还有一种时候,我努力的想建立一种亲密关系(这里的亲密关系并非是特指男女朋友之间的关系),我很少成功过。说到这里我就感到落寞。

        在我看来,人与人之间相隔千山万水,千沟万壑。不仅带的有假面具,还有一道道心防充当护城河和城墙,还有一支支心计充当毒箭。对待敌人这样没错,可是如果对方不是你的敌人呢?我们真的要与全世界为敌吗?我们能不能放下自己的戒备心?我们能不能拥有真正的安全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希望每个人类,都不要上演这样的悲剧。

        我走进他人内心的努力,几乎没有成功过。可是我还是向往,因为那是我的梦想,是幸福所在。可是,怎样走进他人的内心呢?我没有别的途径,只有一条路,就是拆掉自己的城墙,填平自己的护城河。“朋友,握个手吧?”“朋友,进来坐一坐,聊聊天吧。”我把对我友好的人都看成我的朋友,我向他们招手,邀请他们进来歇息,彼此说说心里话。

没有护城河和城墙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需要消弥隔阂和高墙,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信任,只有这样才能有充分的安全感。齐心协力完成一些游戏和挑战,彼此共事,达成共同的目标。在人与人相一致的时候,互帮互助的时候,在人与人相互促进与加强的时候,在彼此关系相互振荡的时候,生活总是无比美好与幸福。所以在人际关系中,应该更多的相互支持与配合。在人际关系中,应该更多的包容与原谅。不为别的,只为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美好与幸福

        人与人之间消弭隔阂和高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合作,才能有充分的分享、沟通和交流,也才能够感觉到人与人之间互动的美好,更好的享受生活。

相关文章

  • 边界模糊

    前段时间对心理学比较痴迷,双11前后,连续买了4份心理测评报告,细心研读。在一份大脑优势心理测评的报告中这...

  • 边界的模糊

    工作时间越久,越要对自己的行为规范有所怀疑,之前感觉非常清晰明了的职责、权利等,交叉、重叠的部分越来越多,各个部门...

  • 边界模糊的做人

    有的时候,很多人的表现会在自我表现和帮助他人之间难以界定。然后,大部分人都很讨厌那个喜欢自我表现的人。但我认为这并...

  • 对错

    其实越长大,对错的边界越模糊

  • 边界

    边界清晰,真好 边界模糊,有人无感有人忧,亦或是大家都烦恼 可见可触摸的边界,隐形的边界 都是真实的 显现的,容易...

  • 71-74 关于样本的用法——涉及主观表象/心理的东西的看法

    71模糊的概念清晰的照片和模糊的照片边界清晰的概念与边界不清晰的概念弗雷格的概念是边界清晰的。 每个一般性的解释都...

  • 人际边界模糊的表现

    生活中有许多人收到人际边界模糊的困扰,或者有人就是一个人际边界模糊的人,要不要让自己对号入座一下呢? 生活中不少2...

  • 输入驱动成长,输出倒逼成长

    一个是“边界”概念,边界可以清晰也可以模糊,本质是边界有宽度,从不同的高度/远度,会看到不一样的结果。 边界又是临...

  • 宽容是性格原因,还是自我边界出了问题?

    清晰的自我带来清晰的边界,而模糊的自我带来模糊的边界。 一 最近开始反思的是,一个人的宽容和友善,到底是性格特质,...

  • 成熟的标志是有自己的边界

    在中国人心里,边界是个挺模糊的事儿,越亲密越模糊。假如孩子说要边界,很多父母觉得简直是忤逆,造反,不孝。我生你养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边界模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pe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