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路,就是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万卷书应该是很难从量上达到的维度。得益于工业文明的发展,现代的我们几乎都能轻松的完成行万里路。工业文明的大跨步,让我们这些肉体凡胎极大程度的接近于“强大”。当我们陶醉其中时,一个微小的病毒不期而至,瞬间就将这份意想的“强大”击个粉碎。
我们这次出行是与新冠正面交锋后的首次正式旅行,经过三年的非常时期,对生活的理解多了一些不一样的角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孰轻孰重,两者关系如何?”这应该是面对旅行提出过最多的问题。在我们当代有一位了不起的文学大家余秋雨先生,先生的文学研究之路,就是我解答这个问题的指引方向,从最早的书斋文化,官场文化,互捧文化,互斥文化,到最后先生辞去一切职务抛开所有繁文缛节,回归到平静而低调的生态山河文化时,先生答曰:“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第一章
“旅行”还是“旅游”
“旅游”侧重点是“游”,看重的是舒适和娱乐性,大多时候是跟着旅游团出行,由领队安排好整个行程,把自己交给团队,不需要为旅途的交通住宿饮食操心,到点拍照打卡,到站娱乐休息。而“旅行”偏重的是行,虽然有目的地,但是如何抵达目的地才是行的关键,如何行,自驾还是拼车,徒步还是骑行,都可以自由选择,正因为行的自由,也就有了足够的主动,可以随时随地会停下来欣赏和感悟,这个有主动性的“停”正是旅行的珍贵所在!生活中的我们被滚滚时代所裹挟,被一个个摇着旗帜的领队催促着,吆喝着前行,容不得停留驻足,所谓的成功标准无时无刻不在鞭策并约束着我们,目标和精神补给都被安排着。收获看似越来越多,灵魂却越来越趋同!所以我们更加喜欢旅行,自己调整进度,自己决定停留,看到美的地方就多待几天,哪怕是什么都不干,只是望着美景发呆,没有了如影随形的催促,突然停下来的我们也许会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我把它称之为“苏醒”,可妈喜欢做瑜伽,有时我也会在旁边跟着凑个热闹,瑜伽教学视频里有一句话很平常的话,“深呼吸,唤醒我们沉睡已久的呼吸肌。”什么时候开始深深的呼吸都需要提醒了!是没有心情还是我们太过忙碌?记得有年初夏我去江边的客户家做设计验收,那天天气不错,心血来潮临时决定不开车选择骑行,走的是沿江大道,一路上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突然发现武汉天空居然也有这么蓝,我把自行车停在路边,抬头望向天空,看着瓦蓝的天空云卷云舒,看飞机滑过,像个傻子一样发呆了好长时间。我给客户打电话告诉她今天的天空好蓝好美,果然快乐也是会传染的,那天我们见面后心情都很好,彼此交流着武汉的蓝天,交流着我们一直都拥有的但是又早已丢失的那些东西!一起聊设计,聊旅行!那天的我感受到了苏醒!这种感觉很神奇,像一位美妙的少女充满生机,又像和蔼的母亲温柔安心!有童年,有现在,也有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