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看夏昆所写的《中国最美的语文》,他教的应该是高中,但是看了之后也让我受益匪浅。
不修边幅,这可能是属于自己的特色吧。第一节课,他请学生谈谈对语文的看法,可能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吧。不过我还是比较赞同语文与历史,哲学,美学是密不可分的。学习语文,就是要领略艺术之美,文化之美,语文之美。
作为语文老师,似乎天生就应该有这样的能力,那就是把男孩培养成博学,幽默,宽松,有品味,有责任感的人。把女孩培养成美丽,温柔,善良,知性的人。
夏昆老师的课应该是充满无限活力与魅力的,他让学生自己鉴赏古诗之美,并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准备,培养自己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甚至是美学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还有音乐鉴赏能力,比如在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他选用不同的音乐作为朗诵背景,学生马上就能判断出来音乐与诗歌是否契合,并且能够说出原因,而知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被唤醒,被重温的。
选择满意的课代表并不容易,尤其是学生大都喜欢沉默,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夏昆老师居然用签名赠书的方式来招募课代表,这真是别出心裁的做法。
和学生进行赌博,想想就觉得很刺激,不过夏昆老师也的确这样做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拉进与学生的关系,而师生关系,其实就是关系学。
夏昆老师的语言功底很强,逻辑思辨能力也很强,我总是边读边思考,恰到好处的设计,渊博的学识,幽默诙谐的风格,在快乐中学习,课堂该是多么欢乐呀!
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高中老师,说实话,现在我已经不记得老师教给我多少知识了,我只知道,是一位男老师,说话慢悠悠的。上课有些像唱催眠曲,总能让人昏昏欲睡。那时候的练字也极为随意,好像就是用一个作文本,然后自己写。也没有多大的用处。总之对于高中的语文,似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枯燥乏味,无聊,除了背诵长篇的文言文,似乎真的没有记得多少东西。
高中的时候是需要鉴赏古诗的,并且都是没有学过的古诗,老师似乎也没有系统的传授过鉴赏方法,又或者是我早已忘记。但是我却清晰的记得,上大学时,老师专门给我们讲解古诗鉴赏方法,当时我的想法是,如果上高中的时候讲这些,该是多么实用呀。
今天收获颇丰,感觉这本书特别有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