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1.5小时
阅读页码:113-146页
大纲:
●用游戏力治疗不开心
1、置换角色,掌握主导权
2、把不开心讲出来就好了
3、幻想游戏同样有效
●游戏力帮助男孩女孩更好成长
1、与女孩联结增加勇气,与男孩联结增添关怀
2、男孩女孩,一起游戏
上一章我们学习了跟随着笑声和孩子一起大笑,还有如何玩打闹游戏。现在我们继续来了解游戏力在游戏中如何发挥作用。
用游戏力治疗不开心
在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孩子其实都是在被动或被迫接受很多少事情:被迫去打针,被迫遵守规则,被动接受家长或老师,甚至是大孩子的想法和安排……但这其实会让孩子有时不太开心,心里会产生一种无力感。所以,对于不公平、不愉快、不开心的事情,最常用的办法就是运用新游戏,编造新剧本,创作出新现实。让我们看看如何在游戏中运用游戏力来治疗孩子的不开心:
1、置换角色,掌握主导权
置换角色能够让孩子从角色的遵守者,变成角色的执行者,他们掌握了主动权,而这种游戏方式对恢复孩子的自信特别有帮助,能帮助他们摆脱无力感,克服害怕、不开心的负面情绪。像孩子经常玩的“角色扮演”,比如扮演老师训孩子,扮演护士打针,医生看病都是置换角色,而且孩子在扮演这些角色的时候,通常会要求父母也来客串,或者当观众,这时家长要做的就是积极配合了。
用游戏力让孩子从不开心到开心
作者举了个例子:小男孩丹尼在学校里很不守规矩,不听话,在和他的游戏时间里,丹尼喜欢扮演违规和惹麻烦的孩子,要我扮演权威角色来处罚他,但是这样的游戏无法带来笑声,丹尼扮演完也很暴躁,对他的教育也毫无进展。于是,我建议置换角色,我来扮演惹麻烦的孩子,他来扮演校长。
“对不起,校长先生。”我换上小孩的声音,“我把教室里的东西都弄打翻了。”
“还有所有同学的书桌吗?”丹尼假装大人很威严的样子和嗓音。
“是的,所有同学的。因为我没找到我喜欢的蓝色画笔,所以就把所有东西都打翻了。你要怎么处罚我?”
“如果你再做一次,你就永远不能上学了!”
“哦,不要不要,那太可怕了!”
“那你必须用自己的钱把所有的东西都修好,现在,你回教室去修东西去!”角色置换后,丹尼对于自己扮演的角色特别兴奋开心,咯咯地笑个不停,高兴地一直跳来跳去。
通过置换角色,孩子从原来的不开心变得开心起来,他内心的烦恼和恐惧通过游戏释放出来,无力感也减轻了。而作者就是发挥自己的游戏力配合孩子游戏,让孩子从原来封闭、不开心的状态解放出来。
父母在需要时担任演员及导演
在置换角色游戏中,孩子有时需要我们当个观众就可以了,但有时游戏不能顺利进行下去的时候,大人就需要上场帮忙了。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当演员,甚至是导演和编剧。
有时孩子会因为恐惧,无法利用游戏去释放自己的情绪,就需要大人来引导孩子,大人可以发起一个与恐惧、不开心相关的,但是“好玩”的游戏,让孩子慢慢接受,不知不觉中恐惧就会被克服,不开心会被释放,孩子也变得更加自信。比如孩子害怕蜜蜂,家长可以扮演笨拙的蜜蜂去蛰他,结果自己却被蛰到,用幽默的表演去解放孩子的恐惧心理。
2、把不开心讲出来就好了
向大家做个小调查:当孩子受到惊吓后,你们大人的做法是不是赶紧安慰安抚他,哄着他,让他尽快遗忘掉不开心的事情?是可以打1,不是可以打2。
一般家长都会选1吧,打1的家长初衷是好的,但是方法是错误的。孩子受到惊吓后,需要通过某种途径从恐惧和不开心中康复过来,而不是去掩盖或遗忘它。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重演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用说或者玩的方式都可以。因为掩盖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勇敢面对才能解决问题。如果用玩的方式,孩子并不接受,我们可以让孩子说,通过陈述故事让孩子释放与不好的遭遇有关的情绪。如果没有这个出口的话,这些残留在孩子心理的感受,会在未来困扰他。
而且讲故事的方式也让孩子感到足够的安全,可以让孩子间接地讲出来,避免直接的方式。因为游戏力里有一个基本理念,是找到“最合适的距离”。直接的方式或许太过困难,但是同一话题的别人的故事,孩子可能就会接受。让孩子来决定保持多远的情感距离,这对孩子很重要,因为只有他们清楚自己能够说到或者玩到什么程度。
3、幻想游戏同样有效
置换角色游戏就是置换现实中的角色,而很多时候孩子也喜欢靠幻想来玩游戏。这个技巧更简单,但同样有效。
像有的小孩子不爱去幼儿园,如果你说“来玩幼儿园的游戏”,他肯定不爱玩,如果你说玩一个“胡说八道傻瓜幼儿园的游戏”,他可能就很感兴趣,可以编出各种可笑的规则、好玩的同学,还有困难的挑战,与他在幼儿园所遇到的真实困难保持有趣的关联,通过游戏来调整他不爱去幼儿园的情绪。从另一角度看,孩子就是通过“掌控游戏”而获得力量感和自信,就像在角色置换中一样。
同样幻想游戏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正的幻想是自由和自发的,孩子演的或者讲的内容,家长可能不会理解,但是需要保护这份幻想。通过与孩子一起玩,我们才能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故事、角色以及无限可能。
游戏力帮助男孩女孩更好成长
孩子有男孩女孩之分,那教育方式也就有所差别,我先做个调查:大家是不是都会觉得女孩在教育中应该给予更多关爱和关怀,而男孩就应该鼓励他大胆冒险,增加男子汉气概呢?觉得是回复1,觉得不是回复2。
回复1的其实代表现代社会的传统教育思想,女孩和男孩因为先天的性别差别,从一出生就开始受到区别对待,这样的观念造成的结果就是男孩和女孩对大人有不同的需求。这样其实是伤害了孩子们,他们因为受到不同对待,同时也受到了不同的限制,因此无法发挥出全部的潜能。他们的先天差异固然存在,但是并不是起决定性影响。父母、文化和教育的后天因素可以缩小或放大这些差异。而我们的社会则一直倾向与把差异放大,只有靠游戏力来弥补这些伤害,不管玩什么游戏,我们可以努力给女孩更多力量,给男孩更多关怀,从而帮助孩子发掘更多潜能。
1、与女孩联结增加勇气,与男孩联结增添关怀
因为先天性别差别,女孩的力量感被看轻,她们得到的鼓励是要“乖巧”,要“对别人好”,再加上受各种信息的影响和灌输:女孩子要保持体形,讲究衣着,化妆爱美,讲究情调,所以,女孩们都喜欢公主类的玩具和游戏。这类游戏不利于增强女孩的力量,因此需要我们运用游戏力来给予帮助。
怎么做呢?比如大人在与女孩子在玩芭比公主游戏的时候,稍微做一些变动:让娃娃跳起舞来;做一些大胆的尝试和冒险;穿的衣服不再那么淑女;让一个娃娃玩角色扮演,另一个娃娃勇敢站出来和她对抗……在游戏中,我们鼓励女孩积极冒险、大声说话,坚持自己,同时我们也要反思自己的成长里程,以及对女孩游戏的重新认识。
而对于男孩来说,与人建立联结时的困难会更多:与妈妈拥抱亲近,被叫“恋母情结”;喜欢和女孩玩,被叫“娘娘腔”;和同性亲近点,会被认为“同志”……为了避免被指责,他们不得不放弃联结,所以男孩变得更孤僻的几率比女孩大得多。大人因此更要重视与男孩建立联结,并给予更多的关怀。我们可以和男孩玩一些“不娘娘腔”的游戏,来增加他们的情感知识和联结能力。比如有一家大人想和他的9岁的孩子多说话,作者建议可以用非语言的方式进行沟通,于是他们和孩子商定好用拇指朝上或朝下的方式来表达今天在学校过得如何,孩子很喜欢这种方式,还会加入更多的姿势来表达。这样与孩子建立联结的过程中,父母也给了孩子更多的关怀。
无论对于男孩女孩,游戏力的方法都是要事先加入孩子的游戏,然后逐渐帮助孩子摆脱原来的束缚。当然,作者的主张并非要女孩更想男孩,或者男孩更像女孩,而是让他们介于中间。在大人的帮助下,女孩在联结的同时能更有力量,男孩可以保有力量的同时也懂得联结。所有孩子都能以健康、有效的方式变得更加自信,更有力量。
2、男孩女孩,一起游戏
我们应该多鼓励男孩和女孩一起玩,混合性别的游戏技能给男孩提供建立联结的机会,又能帮女孩提升自信和力量。通常从幼儿园开始后,男孩女孩玩的游戏就不一样了,游戏风格也存在很大不同。但这其实并不影响他们一起游戏,只要大人帮助提供一些中性材料进行手工创作,或者建议孩子玩一些与性别无关的游戏。
有一次,朋友带她儿子来我家找我女儿玩,男孩子拿着自己喜欢的变形金刚,我女儿就拿出自己喜欢的芭比公主给他看,两人都很想和对方玩,但是不知道怎么做。于是我建议两个游戏玩偶一起合作去解决一个难题,他们就在一起创作了“变形金刚营救芭比公主”的游戏。这是不是挺有趣的呢?男孩女孩一起玩耍,可以帮助他们习惯彼此,不必等到青少年再去重新认识另一个性别。为了在一起玩,他们也会学习如何更有创意地玩。
运用好游戏力,对于男孩女孩性格和情感的帮助会很大:它可以鼓励女孩更勇敢,发挥更大的可能性;给予男孩更多关爱,可以让他们有男子汉气概而不暴力自大。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运用游戏力治疗孩子的不开心,以及如何帮助男孩女孩更好成长,发掘孩子更多的潜能。课后可以来个练习:让我们摒弃之前传统的教育思想,回家和你的男孩或女孩重新来一次游戏联结,看看有什么不错的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