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1.5小时
阅读页码:149-182页
大纲
跟随孩子,让孩子来主导游戏
在必要时,主导孩子进行游戏
做个小调查,大家平时和孩子一起玩,是跟着孩子去玩他制定的游戏?还是大人制定好游戏让孩子跟着玩?是前者的可以打1,是后者的可以打2,两者都有的可以打3。
表扬一下打3的家长,你们的游戏力还是很强的。一方面,跟着孩子玩,让孩子主导游戏,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增加自信心;另一方面,当他们无法顺利进行游戏的时候,大人就可以掌握主动权,主导孩子来游戏。但游戏力的重点就是在跟随孩子和主导孩子之间,取得一种平衡。我相信打3的家长也会有这样的情况,比如你想做主导,却发现孩子只需要你当跟班;或者当了半天的跟班,发现还不如你来做主导更有趣。现在我们来了解学习一下如何用游戏力跟随孩子,和大人如何用游戏力引导的两种情况。
跟随孩子,让孩子来主导游戏
由孩子带领我们进行游戏,有一些基本原则家长可以参考:
1、只说“好啊!”
这个原则就是意味着我们对孩子要经常热情而友好地说“好啊”。很多大人经常会觉得有必要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或者把大人的建议强加给孩子,但这样做并不好,大人的介入无助于培养孩子自己对事情的良好判断力。他们有时必须依靠自己去发现,我们提供支持和鼓励,就是最好的帮助。
以肯定代表否定,也并不是是要求大人假装认同那件事。如果你很不喜欢某个游戏,你可以不必生硬的拒绝:“不,我不想玩这个。”改成幽默的方式:“求你别让我玩这个了,换个别的吧。”比如,我经常被孩女儿拉来玩芭比公主的游戏,但很快就昏昏欲睡,女儿也兴致不大,后来,我改了个方式,不再隐藏我对芭比公主的看法,夸大自己的恐慌和厌恶,不断恳求她不要靠近我,这让我女儿也觉得很有趣,虽然我不喜欢芭比,但是女儿能感受到我还是喜欢和她玩,于是我们又改了玩法,我扮演害怕巫婆,女儿扮演芭比战士来攻打巫婆城堡,加进了更多有趣的故事情节,这样笑声又响了起来。
2、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
游戏是孩子的语言,因此,玩他们想玩的游戏,用他们希望的方式玩,这就是我们真正聆听孩子的方式。当我们说“我不想玩”是,在他们听来就是“我不想进入你的世界”,所以孩子说“我不想去学校”,“我不想和你们去吃饭”……也是在表示他们也不想进入我们的世界。所以大人如果越表现出愿意加入孩子世界的强烈愿望,孩子也就越能表现出合作的精神。
3、注意安全,但不用过度担心
我们通常还会担心另一个问题:“如果让孩子做主玩他们想玩的游戏,万一他们要做危险的事情怎么办?”我相信有不少大人都会这么担心吧。
首先,我们要把真正的危险和我们自己的恐惧区分开来。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大人自己在过度焦虑,自己感觉不安全,然后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干预,这其实并不利于他们自己进行判断。如果真的是危险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说:“这让我害怕,我自己都不敢这样做,你想想怎么样才能安全进行?“或者”你可以尝试一下,如果不行,我建议不要进行下去了。” 孩子就会停下,进行自己的判断然后做出决定是否要进行下去。
所以大人真的是要放松自己,相信自己的孩子,即使孩子可能会犯些错误,但是对他来说就是珍贵的经验。
4、预留“游戏时光”
预留“游戏时光”的基本形式很简单,大人为孩子预留出固定的一段时间,关掉电脑、关掉手机,专注于和孩子进行联结,参与孩子的游戏,和孩子进行互动。它可以看成是游戏力的“加强版”,父母投入更多的热情和参与度,孩子也得到更亲密的联结,更多对自信的认同。
而且固定一个时间进行游戏,孩子就会产生特别的期待,并预先安排好计划。经过这一段“游戏时光”的相处,孩子的情绪得到更充分的释放,他就在其它时间减少对你的苛求;而且大人也会在这段时间里更加热情,对孩子表达你的支持和鼓励。而且“游戏时光”并不一定都是在玩游戏,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认真读透一本书,甚至出去走一走,像我有个朋友,她在“游戏时光”里是和她的孩子逛百货商场,和孩子一起谈论商场里好玩的事情,点评一下橱窗里有趣的商品,一起吃个冰淇淋……尽管你会觉得,逛商场很普通啊,我们平时也都领孩子逛,这其实是有差别的,平时逛商场,我们都是在关注商品,孩子只是跟随大人;而“游戏时光”里的逛商场关注点是落在孩子身上的,逛商场只是一种形式。
5、花些时间调整自己
“游戏时光”执行起来会比想象的要难一些,集中注意力来建立联结,保持热情,放弃自己的休闲时间,这并不容易。
一方面,因为我们太忙、太累,而又不得不答应孩子陪他玩的时候,需要调动自己的情绪,克服惰性,强迫自己动起来;另一方面,因为大人自己都有很多负面的情绪需要发泄,而在“游戏时光”里,大人可能会觉得自己不会玩,或者觉得孩子的游戏太过无聊,让这些负面情绪有所累积,所以“游戏时光”结束后,大人需要花点时间来调整自己。从耗费精力的“游戏时光”里复原,我们可以找其他的父母沟通交流,尤其是也在运用“游戏时光”的父母。
尽管在“游戏时光”里,你可能觉得自己的表现不如预期好,或者自己表现的很傻,但是你的参与仍对你和孩子产生有利的影响。第一,经历“游戏时光”之后,孩子会比较平和,攻击性减少,挫折感降低;第二,你的表现也会越来越好,即使你可能还是会觉得很傻;第三,即使孩子在游戏时间里会对你有所抱怨,但他还是愿意去过“游戏时光”。所以放开手脚和孩子玩吧。
在必要时,主导孩子进行游戏
说起主导孩子进行游戏,作者有一条基本原则:“先跟随,后主导”。跟随孩子一段时间后,才能找到介入游戏并加以引导的机会。有时,可能只需要轻轻推一把,引导一下,孩子就能够重新当起舵手,带领游戏;但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坚持掌握主导,帮孩子摆脱困境和无力感。
轻推一把,引导式主导
“轻推一把”的一种形式,就是在游戏前,我们可能只需要轻轻点到为止就可以了,它可能是一个建议或者一个主题,或者一些身体上的接触,然后就看孩子如何进行下去。比如,孩子总喜欢看电视,你可以说:“天气不错,我们出去玩球吧?”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孩子因为在学校不开心,你可以建议来次角色扮演,让孩子释放一下负面情绪;面对正在专注玩电子游戏的孩子,你可以用些身体接触来推动他,分散他对电子游戏的注意力,转而和你游戏。
“轻推一把”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先加入孩子的游戏,然后再把游戏做一些调整。比如,和孩子一起玩跳上跳下的游戏,但是不太好笑,我们可以先跟他们一起跳起来,然后边跳边做鬼脸,或者再加入一些节奏的变化,或者边跳边发出新的指令。这样玩游戏是不是更有趣了呢?
坚持联结,掌握主导
大家在与孩子沟通交流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感觉孩子其实想和你玩,但你真正发起邀请时,他又不知怎么回事开始闹别扭,不理你了。这时你会怎么做?你会暂时不和他玩,让他冷静一下,会这样做的打1;你会坚持和他玩,花时间去哄他和他说话,即使他还是很别扭,会这样做的打2。
打1的家长都属于比较理智型的,感觉孩子闹别扭时应该冷一冷,等他的别扭完了,自然就好了。这其实对孩子并不好,没有体会到孩子内心深层的情感需求,也让他的负面情绪压抑着不能释放出来。打2的家长的做法还是值得肯定的。因为有时孩子越来越大,他的需求就越来越隐晦,尤其是在与大人的沟通方面。因此,我们家长应该主动坚持联结,透过孩子表面的对抗与不合作言行,看到他内心深处其实是在渴望更多的关怀和抚慰。
孩子想和我们亲近,但是却闹别扭拒绝我们的亲近,这种情况经常让大人困惑甚至灰心放弃,然而实际上却是符合逻辑的。孩子感觉孤单,因而在生我们的气,当他们真正得到关注的时候,就把内心的感受呈现给我们看。在游戏里,通常表现是假装我们不存在或者不重要。因此,不要泄气,更不要走开,我们要主动和坚持,用温和的方式来重建联结。
但是当温和的方式也不起作用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进一步的介入。随着介入的加强,往往会导致孩子比较激烈的行为来释放痛苦情绪,这样释放完情绪就可以帮助孩子与父母重新建立联结。作者也是利用这样的方式帮助很多孩子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主动引导孩子还有一些方式我们也可以简单了解一下:
1、提供适当的挑战:孩子自己玩的不错,我们想要跟随孩子,可以发挥主导作用,介入孩子的游戏,给他的游戏增加一定的挑战。给他一些推力,让他尝试之前没有尝试过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2、引入重要的主题:孩子在玩游戏时,都会有他们关注的主题,某些时候确实重要的主题可能被忽略或回避了,因此需要大人来适当介入,为孩子提供帮助,让孩子在笑声中面对这些问题。比如孩子在玩公主游戏,摆出很多东西炫耀,你可以借几个玩偶角色,表达你也想一起分享的愿望,孩子可能就很自然地接受,一起分享不再自私。
3、让事情变得有趣:由我们来主导游戏,可以教孩子把任何事情都变得有趣。比如逛超市时可以和孩子玩游戏,让她偷偷把平时绝对不会买的东西放进购物车,大人在到达收银台前把它们找出来,很平淡的逛超市时间就可以变成“游戏时光”了。
经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运用游戏力来跟随孩子以及主导孩子,在跟随与主导之间我们和孩子建立了良好的联结,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和力量感。课后来个小作业,用主动引导让我们把专注于电子游戏的孩子从中拉出来,重建亲密的联结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