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讲述高中数学老师的小儿子的故事。
我的高中数学老师,现在已经接近六十岁,早年曾是中山大学的毕业生,因为没有人脉关系,没能进入期待中的国家气象局工作,最后决定回高中母校任教,并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教师。
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熊大,小儿子叫熊二,两个儿子自小身体素质很差,心脏不好,总是容易生病。幸运的是,两个孩子除了身体方面,其他各方面都十分优秀。
在高考那年,熊大考上了北京邮电大学,并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熊二和父亲一样为熊大感到高兴,并以哥哥为榜样,在学校的成绩比熊大在高中时还要好。
熊大在大学时加入了足球社,足球本是个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的运动,父亲曾劝阻过熊大,但看到熊大如此坚持如此热爱足球,便又选择支持他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幸的事终究还是降临了,熊大在参加的一场足球赛中,由于过于剧烈的运动,心脏负荷过重,当场猝死。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熊大父亲和熊二的耳中,父子俩悲痛欲绝,全家瞬时沉浸在一种悲痛当中。
父亲选择将熊大的遗体在北京火化,然后再将骨灰取回来。但当遗体火化完后,熊二对父亲说想暂时将哥哥的骨灰寄存在北京,他日高考一定考上清华亲自去北京将哥哥的骨灰取回来,父亲看到熊二的决心思索再三便同意了。
于是,熊大的骨灰便寄存在了北京直到熊二毕业。熊二没有辜负家里的厚望,也没有违背当日对父亲的承诺,虽然每天踩点进教室,不到时间就在教室外边晃荡,并主动要求坐在最后一排,但是学习依然没有落下,并且整整三年只有一次模拟考被别人掠夺了第一名的操作,其他时间都是稳居榜首。最终在2009年高考中拿到了691分的高分,以全省第三名被清华大学录取。
很多人都说熊二是一个智商很高的天才,考上清华对他来说不算太难,根据他平时的成绩,所有老师都推测这个学生在2009年这个难度极大的一年高考成绩最多考到670多分,考到690多分是意料之外。或许是兄弟之情激励了他,或许是对年迈父亲的承诺,他硬是忍着失去至亲的伤痛,面对年迈的父亲,交上了一份满分的答卷。
熊二去了北京以后终于将哥哥的骨灰领回了老家安葬,实现了当初的承诺。
与许多省份不同,我们省是高考分数出来后才填志愿,许多老师都建议熊二选择清华经理管理学院或者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就读,但熊二始终坚持选择已经热爱的计算机专业,不管将来发展如何,他都会坚持到底。
上了清华之后熊二并没有放松,而是继续努力,在这个随手一抓可能就是个高考状元的高等学府,熊二仍然表现出色,不管是学习还是社团活动,熊二都应付的游刃有余。在熊二大二这年,清华大学给熊二高中母校写了一封感谢信,特地感谢贵校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一名如此优秀的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