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庆幸我在能看懂这部电影的时候遇到了这部电影。
最近收听了知乎上的一个问题,提问是“怎么评价冈仁波齐这部电影?” 下面不乏有令人惊艳的回答,但80%的回答,要不就是受了物质至上的理念荼毒,批判藏族人的愚昧落后,要不就是哗众取宠的试图从搞笑的角度来解读这部电影。我开始看到这些评论非常无语,后来我终于明白,我当然会跟这样的主流社会格格不入,因为我其实已经不再是一个无信仰的唯物主义者了。他们的世界是他们的,他们关注权利,晋升,金钱,名牌包包,大房子,在生意中挣到钱,比他人更优秀,而我,我应该关注的,其实只是我自己的内心。
上周的时候自己在手机上看了一遍,被深深的震撼了,看到他们一路那样执着,风雨无阻,我几乎落下泪来,今天又叫着老公一起看了一遍,但他觉得节奏太慢了不停的刷手机,最后看完了,对我说,这个节奏太慢,好boring,你别指望看到大起大落,生离死别。说完了又转念一想说,其实这里面也有生离死别,也有欢乐与不幸,不过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就发生了,他们也没有过激的反映,所以觉得好boring。
但是,但是,但是,这,不就是人生?
网上的各种评论已经把剧情透的差不多了,所以也不怕我再透露一回,故事情节简单到不行,就是一行人,行走2500公里去朝圣的故事。他们的决定三言两语就交代了,队伍的组合也是很随和,任何人只要前来要求加入,组织人都说好,其中包括一名老人,一名小孩,一名孕妇。没有预测,没有风险回避的担忧(比如路上孕妇生了怎么办?小孩子难以管理怎么办?)他们一路遭遇了风霜雨雪,山体滑坡,孕妇在路上生产了,队员的腿在山体滑坡中被砸伤了,他们的拖拉机被撞了,到了拉萨没钱了,老人在山下去世了。这一切的变故,并没有人象琼瑶剧集一样,有大起大伏的情绪,咆哮哭喊的情节,梦幻搞笑的对白,他们只是简短的商量,快速的决定,全心投入的执行。
这简单何尝不是智慧?这淡定何尝不是强大?在枯燥的旅途中坚持,可不就是不忘初心?
他们平凡的对话,重大的决定三言两语就谈妥。他们淡定的应对一切变故,生孩子了去医院,腿砸了就休息两天,车撞了就拖着走,就连领队人挚爱的舅舅(老人)去世了,领队人也只是剪短的总结,祝福,然后请喇嘛来念经超度。以我和藏族人接触的经验,这就是他们最真实的生活。
我不断的想,如果是我,我会怎样?如果我老公告诉我:我要去朝圣,你照顾家里吧,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呸他一脸,质问他这种好事为什么不让我去(前提是我认可朝圣这件事,否则我会直接视他为神经病);如果我被石头砸了,车被撞了,我一定会不停的唠叨:我不是去朝圣吗?老天爷你为什么不保佑我?活佛为什么不保佑我?我做好事还遇上这些?(这事真实发生过,我2013年帮助四川一个活佛开的学校,路上押运车辆出了车祸,我极其郁闷,打电话抱怨活佛为什么不加持我们);路上同伴生孩子了,我一定会抱怨整个队伍进度被她拖慢了,试图把她留在医院自己继续行程。我有多少的烦恼,是产生于生活不按照我想要的路线进行?但我不是上帝,怎么可以要求一切按照我想要的路线进行?——而他们,一切的相遇,来了就接受,卡住了就解决,一个临时凑的团队,彼时不过是同村邻居,但遭遇变故时,他们比家人更体谅,绝无抱怨推脱,对所遇到的一切,对这一段共同的生活,全然的主管,全权的负责。
这就是强大的心吧,能淡定面对生活的枯燥,也能淡定应对忽来的变故。
知乎上有人质问为什么演员们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头发总是油腻腻的,为什么不注重一下仪表,为什么不洗澡,我表示啼笑皆非,文明让我们看起来衣冠楚楚,文明也让我们远离本心,在艰难艰苦的条件之下,人类或者会更加重视和自己心灵相关的东西,而忽略维护精致虚伪的外表吧?
戏如人生,那么,什么才是我们本来的样子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