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讲了计划预排,核心是围绕要货时间及价值链反馈信息进行计划转单(计划单),本文将继续向后探索,即计划预排后,对订单进行均衡锁定。本文仅以按单生产模式为例,怎样做到计划锁定。
在此节点,输入是销售要货,制单BOM、图纸、物料(瓶颈、客供、客指)、在制订单等信息,输出是计划转生产单。根据前文计划预锁,点检排产要素,确保符合排产条件:
1、销售要货:重点考虑要货紧急度(按急单、常规单、新品、首单等场景切割),对要货订单拆分(区分自制、外购、OEM),进行归纳整理的同时,制定不同的排产策略;
2、研发制单:跟踪BOM、图纸完成情况,制单也要按订单属性制定计划,分层级(例:可先发布长线料BOM,其它再分层级发布,但要与整体订单交付节奏匹配,不可出现过程等待-已上线还在反馈图纸没好,要严打);
3、采购物料:确定物料到位齐套时间并点检,特别是长线料、客供料(无预测)、OEM物料。因此,物料库存(在途、检验、已入库)、节奏要可视,不可聋哑瞎(需借助IT工具)。同理,对核心、瓶颈物料,也要制定对应的计划表,确保按节奏到位,过程受控;
4、在制订单:产能均衡,考虑部装产能、总装产能两大因素,部装产能要与总装需求配套,先排部装计划,再排总装计划;同时,考虑瓶颈产能,为了确保产能利用率最大化,对瓶颈、核心工序也制定对应排产计划予以监控;
5、品质检验:检验也是订单交付的重要环节,特别是那种A品订单,除前置识别检验项、制定检验方案外,要预留足够的检验时间,如果检验产能不足,也要制定检验计划予以监控。
6、销售发货:结合物流方式,发货成本等要素,制定发货计划,确保产品交付到客户手上。
综上,基于LTC全流节,在计划锁定转单环节至少需要考虑10个要素,与之对应的是10个计划表,分别是销售要货计划、研发BOM计划、研发图纸计划、采购长线料计划、销售客供计划、OEM供货计划、部装计划、总装计划、检验计划及发货计划。
各计划之间环环相扣,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所有计划调整。因此它既是产生问题最多的地方,也是LTC交付流中间治乱的主战场,在此阶段,计划转单时需具备以下几点:
1、一个基准:统一目标,以基于客户要货、计划均衡后锁定的排产顺序为原则,各部门不可擅自提前、延后计划,强调计划刚性;
2、统筹兼顾:以交付为纲,统筹考虑效率、成本、质量因素,经济排产(提前期、最大产能、最小产能、最小批量、库存、整合排产、换模换线次等);
3、节奏配套:识别各计划衔接点、位置,确保两个配套。一是节奏配套,原则上锁定需齐套上线,因要货紧急或物料无法满足齐套上线的,需确保在生产的某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上,如不能衔接,需考虑计划调整;二是项目配套,同一要货单的要货明细,尽可能配套同时完工(产品&配件、自制&ODM);
4、转单规则:前文已讲过转计划单的规则,在转生产单时,也要明确对应的规则(例如,生产启动前3天必须转单),提前或延后,均需追责;
5、快速响应:建立响应机制和规范,过程异常快速组织价值链、责任部门决策,达共识后严格执行,容不得半点等待、浪费;
6、变动联调: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需先评估影响程度(端到端、全链考虑),是否计划重排。如果调整,与之关联的计划需同步调整,避免计划的不配套(纵向总装→部装计划联调;横向订单与订单间的联调)、两张皮(实际与系统不一致);
另:需严格监控过期订单,分析过期原因,制定监控报表通排,按原因触达任务到责任部门,及时调整。
7、资产沉淀:在计划锁定过程中,结合遇到的问题与措施进行沉淀,主要表现为排产经验的沉淀(按客户属性、订单属性沉淀排产策略,后续下单后系统自动提醒、匹配)、流程的改进(节点优化、系统打通、数据互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