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单是LTC流程中OTD子流程的开端,这个源头很重要。表面看没啥动作可做,不就是在系统提交订单吗?
实际上,它是销售管理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将订单的基本信息正式录入系统(一边是在各系统生成订单号便于系统追溯、防呆;一边是将客户要求转化进系统-技术要求、订单数量、要货日期等),意味着交付活动的正式启动。
很多公司有销售但无客户管理,下单很繁重,核心表现为3点:
1、订单管理缺,什么订单都录入系统,且没有将客户需求转化为内部需求(比如小单的整合,订单的拒弃等);
2、订单信息录入繁杂,人工操作,易错漏;
3、权限错配,系统审批周期长,不该过的人过了,该过的人没过,没有时效监控,无前置任务触发。
基于此,在下单环节,我们应该怎样科学管控呢?
首先,是要体现前端防杂的核心思想,怎么体现?我们觉得是在商机的基础上,做好订单的准入、项目的准入和产品的准入。
之前以为是在下单这个环节做准入,现在回顾是不对的,应该前置到商机、售前环节,下单是订单准入的最后一个保障,在这个节点做订单准入,为时已晚。
除此之外,是做好订单的均衡,后端价值链部门,一直责备销售下单不均衡,这里体现了销售下单的重要性,这个下单不应该是客户怎么要,内部就怎么下。 应该基于后端能力,做好要货计划管理,合同时间≠要货时间。
其次,是下单流程优化,基于前端商机、售前对接的信息,系统自动引用,降低下单复杂度。
4大项目重构时,我们复盘下单流程需6天之久,后来制定了下单1天的目标,项目汇报过程中,董事长敏锐发现6→1天脱离了业务实际,无支撑,在他的指导下,我们对下单流程进行了优化:
第一步:为便于管控,推成品一物一码,同时配套标准采购周期,将产销均衡前置到下单(订单评审雏形),推移动APP提报(增下单灵活度);
第二步:结合订单基本信息,对流程切割,复盘返单占比70%,新单占比30%,并以此区分标准流程和特殊流程:
标准流程:返单,已做过的订单,由技服人员确定发起,流程上不再过研发,降低转研比,释放研发精力。系统直接调用之前订单信息下单;
特殊流程:首单(新品、新地区首次供货),变更订单(软件、结构、模块等变更)、ODM订单(委外订单),同样由技服人员确定发起,过研发评审后计划下达。
第三步:人工判断易错漏,在流程分类的基础上,聚焦型号、规格、区域、结构、包装、功能及协议7大关键信息,当全部吻合时,即为返单,触发标准流程。操作人员只需输入简单参数,系统即可自动判断。
最后,是流程审批的优化。在前面商机、售前对接的基础上,订单基本信息已经确认,在订单报批过程中,不应该设置过多的审批节点。
应该怎么办?我们觉得一是要将审批节点串改并提时效(这是退而求其次的做法);二是取消审批节点,将审批改信触;核心是要在该节点根据订单需求前置触发任务并追溯(比如风控订单,不能只是由风控经理简单会审,应触发对应的工作任务,比如风控管控措施的输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