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日暖暖阳光下,沙发上和衣而睡于我来说是一件极其奢侈而放松快乐的事。
阳光是透过客厅南方一大排玻璃窗户倾洒过来的。
阳光这可爱的小东西,它是那么仁慈大度,那么不偏不倚,不因为我是一个异乡人而苛待我,不因为我没有美丽的容颜而忽视我,午休在阳光照耀下醒来,我竟然一瞬间非常感动……
明晃晃的阳光,大自然的恩赐,恰如其分的温度,给了我最好的生命体验。
我有这样的感受,实在是觉得,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好像没有别人无缘无故对自己好。
即使父母对孩子,十个指头有长短,能言巧辩,口齿伶俐的孩子,父母都是更偏爱些,更关注一点。
所以钱钟书先生一旦拥有了可爱聪明记忆力惊人的媛媛,就不想再来一个孩子平分自己对这个女儿的爱,他和夫人杨绛用爱浇灌这朵“花”,用心陪伴她长大。
我很欣赏这样养育孩子的心态,网上有的人说自己小区里有清华生,不过表情傻傻的,甚至,还有学霸父母羡慕同事家某个职业学院毕业的孩子。
因为孩子不优秀,不会漂洋过海,孩子和父母隔着一碗汤的距离,可以年年岁岁心安理得接受平庸孩子的照料和关爱。
是啊,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现在农村里很多年迈父母,内心其实很渴望儿子儿媳妇都在身边呆着的。
一家人团聚一处,粗茶淡饭,内心是有底气的,可是,在老家赚不到钱,孩子教育经费都成问题,父慈子孝的梦想也就是自己画大饼,养老防老,只能成空想神话~
我都不知道自己想表达啥,也许我想说得是,对别人,我们应该抱着对同类本能的爱。
我相信,作为父母,养育孩子不求回报无怨无悔对孩子真心好,孩子对你也会有真挚的爱。
有的成年人长大,对父母只能孝顺,而不能发自内心生出些许爱,没有那么深的依恋。
父母们应该扪心自问,你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也许只是养了孩子的身,而没有养孩子的心,因果关系,彼此客客气气,相敬如宾,远香近臭,也是父母和子女一种相处模式。
兄弟姐妹中,总有得利最多的一个,ta从小受到父母赞赏最多,喝彩太多,肯定太多,父母对这个孩子高要求,高期望。
这样的人长大后,往往做事很有主见,有杀伐决断的能力,对娘家父母家也都满怀感恩之心。
被父母格外宠爱的孩子内心是充满力量感充满自信的,好似一切尽在ta掌握中,就像《闵月传》里深受威后疼爱的嫡女闵殊,她对母国感情很深,一切都以楚国利益为重。
而一直被威后虐待长大的闵月,她对母国楚国的感情若有若无,后来为了天下黎民,决定大动干戈,楚国因为误会打过来,她也就毫不客气的迎战了。
父母的付出总要还的,记得张爱玲被母亲黄逸梵养育她花费很多金钱念叨烦了,于是张爱玲总是对姑妈张茂渊说:二婶的钱我总是要还的。(她幼时被大伯大妈收养,称自己妈妈为“二婶”)
后来四十年代她在战争孤岛上海写作成功后,自己的稿费和胡兰成赠予的钱财,她把所有钱统统兑换成二两黄金,一并还给那个美丽高贵挑剔气度非凡的妈妈。
所以,《蜗居》里宋思明也说过,人情债,最难还 。
生活中,有的人,即使是她自己无聊给你打电话,她都认为自己是看你老公不在家的份上,她好心陪伴你,陪你多说几句话,你也要感念她的关爱。
所以,我现在越来越凉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我不想欠别人人情,吃饭AA制,自己不给别人帮助自己的机会,从前我还坚定认为,接受别人的帮助是一种美德呢!!
如今,最廉价的笑,仿佛都是一种施舍,何况别的!!
路,被我越走越窄了,对于真心帮助我的朋友,我还是很愿意接受的,也许她是喜欢我这个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