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表妹丹丹,初入职场在一家500强日资企业工作。遇到了一个脾气非常火爆的香港上司,不管意见分歧,大错小错,只要有问题就是一顿臭骂。 我的小姨家经济条件很不错,表妹是独生女,从小都是被捧在手心里的,特别受不了这种委屈。一开始被骂了以后总是眼圈红红的。骂了几次以后,她开始学会顶嘴,却没想到上司有数双小鞋,随便给她穿一双让她连续加班就整得她叫苦连天。
表妹郁闷极了,在她犹豫要不要辞职之前,特意找我聊天,征求我的意见。我分享了从前的自己,和她一样,我也很讨厌上司这种做派,但那时候毕竟是新人,很多事情难免思虑不周,容易出错。就只好默默接受上司的训话,然后闭门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力求下一次绝不再犯。 看到丹丹好像找到盟友的时候,我笑笑:“如果我当时骂回去,非但骂不赢上司,年终考核还会被扣奖金,这种傻事我干嘛要做!主管虽然脾气不好,但他教的也确实是硬道理。只要想想,要历经暴风雨,才能见到彩虹,心情就不会那么糟糕了!”
职场情绪控制好,才能走得长远。 和我聊完,丹丹也开始学习修炼情绪,过了一段时间,等她的工作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后,发现上司的训话也少了许多。人有七情六欲,发脾气是一种本能,但是如果能控制住内心的怒火,说不定能看到柳暗花明。
大诗人王维也曾遭遇过职场的不公,但他并没有因此朝着领导大吵大闹,而是明智的选择拿朝廷的俸禄,顺带游山玩水,吟诗作对。洒脱的他,才写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样流传千古的诗句。 作家李尚龙说过,生活的高手,从来不会让情绪控制自己,然后作出后悔的举动,他们能控制情绪,变成生活的主宰者。这些人,是生活的强者。愿我们都这能活成这样。 生活的日子,犹如天气,不总是晴空万里。 若是想保持明媚的心情天空,需要我们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02
一个心理学故事,叫踢猫效应。 有一天,一位老板心情不好,在公司骂了一位下属,结果导致这位下属心情不好。 下属心情不好,就朝着妻子没来由的发脾气,结果导致妻子心情不好。 妻子看到在沙发上跳来跳去,心情不好,把孩子骂了一顿。 孩子无端被骂,心情也非常不好,就朝着身边的猫狠狠踢了一脚。 猫被踢了以后,赶紧逃出家门躲避灾难,没想到正好遇到一辆往这边开的大卡车。 司机为了避开这只猫,只好来了一个大转弯,结果撞上了路边一个刚好放学回家的孩子。 而这个孩子,偏偏是一开头出现的那位公司老板的儿子。
仿佛冥冥之间,自有天道循环。 这个效应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假如在麻烦之中,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可能导致一系列更严重的恶性事件。 脾气不好的人,仿佛一颗定时炸弹,随时把身边人炸个干脆,当然也会伤害自己。 许多事情和人都是我们无法改变的,生气是很傻的一件事。
就像康德所说,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各种关系之间,一旦出现了裂痕,修补起来需要无数代价,百倍努力。 当我们把自己的情绪控制住,才能遏制不顺利的事情扩散,从而让人生过得更加顺意。 放下脾气,少点发火,多点看得开,放得下,才能享受生命的欢愉和欣喜。
职场中大部分情绪都是因老板而起,有分歧被骂怎么办?
职场中大部分情绪都是因为老板而起,员工和老板之间做事方法、思维方式、看待事物的视角不一样,造成了分歧,招致被训被骂!
一、分歧的原因
由于我们跟老板之间存在工作经验教育背景思维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我们处理同一件事情的方式可能会很不一样,比方说很多经验丰富的老板倾向于利用成熟的技术和经验来解决问题,而年轻人善于探索新鲜事物,喜欢用新手段新技术来完成工作流程,为公司注入新鲜血液! 两种方法都没有错,只是立足点不同,成熟的经验能够较大程度保证工作的完成结果,但缺点就是可能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和弊病,比如效率较低,流程繁琐等等,而引入新技术可能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但同时也有可能带来其他的问题,比如过高的引进成本和较长的学习和适应周期等等。
在这种时候即便我们跟老板都想为结果负责,由于希望采用的方式不同,也会有很大概率产生分歧。 应对分歧,我们以往所受的教育大多是教我们在老板面前要服从,他们给的理由是老板才是真正有决定权的人,我们只需要去执行他的决定就行了,这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典型的员工思维,做百分之百的执行者。表面看上去他只是不想为结果负责,但究其根本,习惯于服从的人往往受制于一种内向现实人格,长期依赖别人的思考和决策会导致我们自己缺乏创造力和独立见解,丧失领导力自主决策和思辨能力,这才是最可怕的!
老板也不是万能的,也会受到自身经验的局限性以及思维定势的影响,因此再丰富的老板也无法保证自己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正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跟老板共事的时候,暂且跳出服从式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真正能够更好完成公司目标,达到更好结果的做法。
二、 分歧有两种
一般来说,我们跟老板之间的分歧分为两种,一种是由老板的局限性导致的,我们把它叫做A型分歧,而另一种是由我们自己的局限性导致的,我们称作B型分歧。比方说,如今很多科技公司都在布局区块链,但传统物流企业的老板却迟迟没有行动,原因是看不懂,但年轻人明知道区块链与物流行业有天然的契合点,应该尽早入局才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这种就属于由于老板跟不上形势而导致的。
B型分歧,就是老板说,我们要开始布局三四线消费市场了,而我不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为什么放着好好的一二线城市不做去做看似消费能力较弱的地区,而背后的原因是一二线城市人群消费能力虽然强,但市场已经接近饱和,所以大批的空白出现在了三四线城市,因此类似这种就是由我们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对市场认知不够全面而导致的B型分歧。
应对不同类型的分歧,我们的目标和所采取的主要战术也不一样,对于A型分歧及老板的局限性所导致的,我们采取的主要方式是说服;而对于B型分歧,就要从补齐自身短板的角度出发,以学习为主,明确了目标和任务,我们再来看看到底该怎么做!
三、挨骂后怎么说服老板?
A型分歧中该怎么去说服老板,说服老板做一件事要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角度入手。必要性,就是解答老板关于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的疑问。常常有很多原因促成我们想要做一件事,比如引进某种互联网运营方式,能够增加用户的活跃度;某项流程改良,能够提高工作产出效率等等。
这些看起来都是为结果负责,但他到底是不是老板真正关心的那个结果呢,很难说对不对! 所以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先明白老板到底关心的是什么,公司有公司的战略,老板有老板的KPI。无论老板是公司创始人,还是中高层管理者,其实都是围绕这两个维度来评价做一件事情的必要性。如何才能最直接击中老板得要害,就要从它能如何完成公司战略和如何能够帮老板完成KPI这两个角度入手,才会对老板有更大的说服力!
一个方法帮助大家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某项提议,与老板关心的结果之间的关系。这个方法叫做挖掘式追问法,就是从问题的起点开始不停地问自己。比方说现在微信小程序是一种年轻人的使用习惯,星巴克在这个微信小程序礼品卡市场已经拿下大量销售额,我希望引进小程序项目运作,因为它更切合90后九五后的消费习惯,可以刺激购买欲。所以那样就会吸引更多的目标用户,增加用户群体市场占有率和复购率,为公司创造更高的营业收入和知名度,更快地完成公司打开年轻族群的战略规划,更好的完成市场部门的KPI,这才是我们要研究的深层原因。
因此大家也可以从公司战略目标和部门KPI的角度,通过逆向思考来检验自己的! 建议是不是真的有价值,能不能真的帮到公司和老板的忙,跟经验丰富的老板们相比,年轻人常常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不接地气,天马行空的想了很多主意,却没有一件能真正落地解决什么问题! 老板们时间宝贵, 一旦发现你提的建议多半对公司没有什么帮助,或者跟实际情况完全不符,哪怕听起来再美好,也会觉得你做事不经大脑而不看重你的建议。
所以我们在与老板发生分歧,发觉他们有某种局限性从而想要说服他们的时候,要遵循思考顺序是,先看这项提议能否更好地完成自己部门的KPI这是最实际的,也是老板们最看重的部分,然后再看他能否更好地帮助完成公司战略,虽然很多时候我们未必能直接接触到战略,但战略思维的能力是我们自始至终都要培养的。把这两件事情想清楚,也就是解答了有关于必要性的问题,让老板不会觉得我们是在白日做梦,而是确实在想怎么帮他把事情做好!
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解答关于可行性的问题,怎么做要花多少钱,有没有什么限制条件会不会失败,站在老板的角度看是沿用自己的方法还是听从你的建议,实际上是一种对机会成本的选择过程。他们当然要思考,一旦采用了你的做法会不会为公司或部门造成额外的负担,它的成功率如何,会不会面临更多的风险和限制,会不会还不如以前的方法。因此,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率先思考,清楚地把老板关心的问题都一一罗列并解答,再去跟老板交流。
比方说我想说服我的老板去布局微信小程序,老板也认可这个思想,但他的担忧在于采取什么方式,成本情况如何从研发到运用的周期是怎样的,会不会面临其它方面的风险! 我们就应该先根据公司目前的预算和现有技术条件,渠道分布等因素,列出一个详细的规划清单,告诉老板。比方说,开发定制版的成本过高的话,我们可以先引进专业的公司,模板化运作的成本大概是多少,我手上目前有哪些资源,上线的周期是怎样的,之后能达到哪些效果,比如提高公司用户活跃效率,增加用户留存等等,同时跟老板说明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技术方面并不是非常成熟,以及网络搭建上不完善,普及度不高等等,最终要给老板一句结论性的表述。告诉老板,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仍然建议这么做,因为机会难得,而问题是可以逐步解决的,让老板根据我们提供的这些可行的方案去做他的决策!
说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我们再来思考一些表达方法,帮助大家事半功倍,因为现实情况中不同老板的性格和作风不一样,对新鲜事物的接纳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在跟老板的交流中发生分歧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语气用词和表达方式。 作为一方权威的他,如果你直接质疑他,老板心态上也会比较难以接受,即便你后面说的都对,他也有可能会暗自把你放在对立面,不采用你的建议!
实际操作中,首先表现出对老板的肯定,让他感到自己的权威性受到了尊重,紧接着指出他最关心的问题也就是部门的KPI,让他立刻就知道你不是为了对他而对他,而是为了整个部门和老板的利益好! 接下去好像是征求他的意见,让他全方位地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爱戴。要时刻表达出对老板的肯定,同时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坚持自己的意见,这也是一种同理心的体现。比如我很理解您的担忧,但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我明白您的意思,但在我看来这两件事并不冲突,等等。
再来探讨一下B型分歧,大家知道B型分歧是由于我们自身的局限性导致的,比如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公司的情况不够了解等等,所以核心方法就是一个字,学!
假设一个场景,我是一个上市公司的投资部经理,现在发觉了一个我认为很好的项目,觉得现在盈利状况不错,估值偏低,项目也是产业链上游,可以帮助公司更好的建立竞争壁垒。但当我把项目带回公司发给老板之后却被质疑了很多问题,比如项目所处的赛道是否存在过多的潜在竞争者,而项目自身优势并没有那么明显,未来的收益有缩水的可能,或者有关的政策目前正在缩紧,可能会面临来自监管的风险等等,而他所提出的这些担忧我之前都没有设想到。
产生B型分歧是我们学习提高的好机会,就像在这个案例中我发现自己之前只关注到了收益,忘记去关注行业竞争情况和市场风险,这就提示了我作为成熟投资者,除了着眼于项目本身以外,还要去关注宏观层面的市场和监管。因此我需要多读一些行业报告,关注政策走向,阅读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等等,都是知识储备。等我把这些工作做到位之后再去看项目,眼光和思维逻辑也会跟之前完全不同,也会更容易得到老板的认可。
最后,愿大家成为职场上那个勇猛精进的美丽高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