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作为战斗整体的一局棋,在战斗过程中所呈现的不同进度,区分为布局、中局、残局这样几个阶段,主要是为了研究和说明上的便利。实际上它们是前后承接,“沆瀣(kang xie)一气”,来龙去脉,息息相关,并不能截然分开当作孤立的片段去看待。
因此,关于残局的战略决定和应有的准备工作,绝不能等待残局已经开始,那已经迟了。而应当在中局中及时部署(甚至有些布局如“单提马”局,开始即立足于以残局制胜);特别在中残交界由中局将要进入残局的时刻,必须预为之计,对即将到来的残局局面要有个大体的估计和规划。
当然,如果中局里已具备了取胜的条件,毫无疑问应当倾注全力使对方没有喘息余地及早夺取战果;又或预见到拖至残局惟有束手待毙,只好在中局里背城一战争取意外的收获。不然的话,对下一阶段残局到来的有关问题,诸如结局的胜负或和;子力的拼兑或保留;子力占据的位置或配合以及数量质量的比较,都应当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边拼杀边交换,作较远的打算,尽量争取可能出现对残局较为有利的局面。
如图,系1977年全国赛,王嘉良执后手对郭福人,双方以顺手炮开局走到的局面。轮王嘉良先走,彼此互有牵制,胜负的决定可能有待于残局的到来。郭福人方略较占优势的是多过河兵并盖住了王嘉良的左车亮头;车炮屯边轰象,象归底则炮三平二死车,升车保象,则借咬车下兵。王嘉良对此当然有所觉察,但走了象9进7,似乎仍然锐意于中局拼杀,疏忽了将要进入残局应有的考虑。正确的走法应车7平8咬兵作交换。
实战记录是:1.……象9进7。
2.兵二平三,马4进3。
3.炮三平五,后马进4。
4.炮五进三,马4退5。
5.车四平七……
以下郭福人偏象,终于在残局中获胜(参看《1976-1977年中国象棋对局选》)。
动态棋谱
然后进入残局才能心中有底,不至于临局仓皇、进退失据。这一段胎息于中局为残局作准备的工夫,可以说是残局中的布局,战术中的战略,是对一个棋手关于棋艺火候深浅的考验之一。不懂得这一点,不但是走不好残局,也绝对走不好中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