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人在旅途(四十八)

作者: 悦读苑 | 来源:发表于2019-07-14 07:25 被阅读4次
    教研人在旅途(四十八)

      以阅读为主导的语文课堂改革,在太行山东麓,红旗渠畔迅速掀起。朗朗的读书声与哗哗的渠水声响彻林州大地,引起了各路媒体的广泛关注。《民生周刊》、《教育时报》、《河南教育》纷纷到林州采访报道。2012年第1期《民生周刊》首先刊登崔银娜记者撰写的文章《红旗渠畔的情怀》。

    文章指出:半个世纪前,河南省林县人民为了改变家乡缺水的面貌,以太行山人的坚毅与豪气,绝壁挖渠千里,引得漳河水穿山而来。十万民众十年路,铸造了中国现代水利史上的奇迹——红旗渠,也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巍巍太行依旧。今天,红旗渠畔的人们用信念守望着自己的家园,他们深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道理,重教育、谋发展,传承、发扬当代红旗渠精神,以立国本、家本。

    教研人在旅途(四十八)

            太 行 精 神 代 代 传 

      2011年12月7日,华北平原大雾。火车渐渐行驶近林州,即当年的林县。雾霭中的村庄轮廓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林州市,三面环山,地处一片娴静而辽阔的盆地之上。

      初到林州,我们最先听到的,是让这个地方扬名全国的故事。1960年之前,林县盆地境内干旱缺水,老百姓生活极为困苦。为了彻底改变这一面貌,林县人民痛下决心,决定用人工的办法,将西面山西境内的漳河水引入境内。

      因地势缘故,漳河下游水位低于县内耕地,不能满足灌溉需求。要想引水而来,必须依山凿石修渠。在那个一切都匮乏的年代,困难可想而知。

      1960年的元宵节刚过,群众在县领导的带领下就上山了。斧凿锤敲、肩担背扛,吃住在山腰、危险全不怕。就这样,十万余人坚持苦干了10个春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硬是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据说,修渠所挖砌土石若垒筑成宽2米、高3米的墙,可以把广州和哈尔滨连起来。

      了解了红旗渠的故事,才能了解林州人的性格和脾气。一路同行的新学校研究院的马红芳介绍,她的老家就在林州姚家村镇,临近红旗渠总干渠。

      “这是一种精神,勇气和豪气。”马红芳很自豪地说,“只有真正领会了红旗渠精神,你才能抓住林州的‘魂’,抓住林州教育的‘魂’。”

    教研人在旅途(四十八)

          山 脚 下 的 读 书 声

        氤氲着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地方是富饶的。林州临近安阳,这个中华三千多年的文明发源地,甲骨文、青铜器等一系列商周时代的文物就在安阳出土,大禹治水、文王演易、苏秦拜相、岳母刺字等传说更是在这片土地上代代不绝、生生不息。

      以传统和精神立家,才能绵远流长。二十四孝的故事和关于红旗渠精神的析言,在林州的学校里随时可见。这是我们初到林州,体味林州教育发展的第一感受。

      为了更好地了解林州教育,几天时间里,全市16个乡镇我们走了14个,走访了十余所学校。从市中心的林州一中,到市北郊的市直第六小学;从林州北部的姚村镇西丰小学,到最南面的五龙镇中心小学、中学以及所属部 分村级小学;还包括偏西北部的城郊乡付水洼小学、东部的河顺镇二中。

      这些学校很多处于山脚下,透过教室的窗户就可以看见绵绵远山。而就在小小的教室里,孩子们青春洋溢的希望与梦想就在山脚下孕育着。

      走过的学校、听过的课堂以及孩子们的笑脸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质朴的、纯真的、憨态可掬的、充满幻想的美好时刻,让人难忘。我们将无数的镜头定格在瞬间的故事。

    教研人在旅途(四十八)

    镜头定格一

      寒夜瑟瑟雾初上,屋内煤炉暖洋洋。师生共把课改话,声声挚语传村庄。

      谁说乡下孩子沉静,不喜言辞?课堂上的争先恐后与激烈交锋是最有力的辩解。“我很喜欢这个模式,让我积极地融入到学习中”、“能力和分数,哪个更重要?”、“我们学习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考上大学吗?”……

      寒冬日短,听完最后一节课,天已经全黑了。可河顺镇第二中学高校长的办公室里并不平静。刚刚上完课的十来个学生、老师、校长围坐在一起,谈听课感受,讨论课堂效果。

      你一言我一语,你说你的理由,我说我的想法。炉火滚热,交流在这里平等地进行着。

      林州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领导告诉记者,林州市正在全市范围内推动课改,为的就是让课堂真正属于孩子们,让孩子们勇于并善于表达,这样的交流取得了明显的课改效果。

    教研人在旅途(四十八)

    镜头定格二:

      冬日暖阳晴高起,远山青黛拨雾开。枝头鹊鸟临窗鸣,窗前学子抒豪情。

      好的教育意味着触摸心灵,改变人生。

      12月9日,五龙镇一中。七年级的语文课正在进行。刘凌峰老师把《天上的街市》一课讲得非常优美。课程的最后是学生续写诗句的环节。学生们纷纷把自己美好的愿望与向往写进了诗句。

      “我想那飘缈的空中,定然有个美丽的世界,那里的人们互爱互助”、“我想那飘缈的空中,定然有独一无二的博物馆,里面展览着无数的珍宝”、“我想那飘缈的空中,定然有一个美丽的城堡,城堡里的一家人,必定幸福美满”……

      同学们越说越兴奋,最后老师不得不延迟下课。“我希望时间停在今天”、“我希望可以周游世界”、“我的愿望是没有战争”、“我的愿望是永远欢乐”、“要是没有疾病就好了,我姥姥就不会走了”、“水库不移,我家就不用搬了”……孩子们纷纷站立起来,大声地说着自己的梦想和愿望。

      感动和泪水交织,被鼓励的孩子释放了最后的拘束。梦想着成为歌唱家的同学,还演唱了她最擅长的歌曲,那样有板有眼。

    教研人在旅途(四十八)

    镜头定格三

      “重学兴教,国运兴昌”

      在五龙镇渔村小学学校大门两侧的墙上,“重学兴教,国运兴昌” 八个鲜红的大字异常醒目。

    “‘重学兴教’是社会的共识,也是林州教育界的传统观念。”林州市教体局局长说。

    在林州市九中采访已是下午六点,程实老师、秦保忠校长、崔银娜记者谈的话题是“阅读,诗向远方。

      与林州的教研员、校长、老师交谈,听得最多的就是课改与课堂、学生和学校。“如何改?怎么改?怎么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一位老师跟记者说起了自己的在课改中的困惑。

      而这一切都在思辨中突围。2011年12月26日,为了进一步深化课改理念,他们请来了山东省潍坊市李虹霞老师,将课堂搬到了剧院舞台之上,现场展示给老师们。1400多语文老师共同参加了观摩活动。

    教研人在旅途(四十八)

      记者手记:

      落日的余晖穿过山头映照进林州五龙镇西蒋小学的院墙,学前班的孩子们排着队走出校门,门口是等候已久的家长。

      院墙边的腊梅树结满含苞待放的花蕾。等候冬雪到来,尽情怒放。“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的《梅花》诗在临行的老师嘴里吟出,别有一番意境。

      在这个“尊师重教”有些撤退的年代,林州市每年10亿元的财政收入,投入教育的就有5.27亿。从2001年开始,林州一中每年考进大学本科的人数年年递增。2011年,这个数字达到2600余人,其中重点大学751人,考上清华、北大生的达到12名。这不是每个学校都可以达到的数字。

      “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是新时代林州人对红旗渠精神的新总结。其中“富而不惑”正是在物质条件大为改善的年代,对精神家园的坚守。

    采访归来,学生发青色的试卷依然在我手里留存,我仿佛又看到了孩子们质朴的笑颜。在没有任何取暖设备的教室里,他们生着冻疮的小手,以及那简单而整洁的宿舍,依然在我脑海萦绕。

    红旗在飘扬,渠水在流淌,教育在改革,教研在行动,课堂在变化,孩子在读书,媒体在报道,好一派太行风光。

    程实老师面对着,思考着。

    (河南省林州市 张贵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研人在旅途(四十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av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