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平衡法则缘自一段话:物质越丰富,人的智商就会越蜕化;科技越发达,人的精神就会越空虚;营养越丰富,人的生理功能就会越衰弱。社交工具越发达,人与人的距离就会越疏远。娱乐工具越发达,人们内心就会越失落;知识越唾手可得,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就越差。年轻的时候看这句话觉得说的不对,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长,发现这句话说的是很有道理的。这就是平衡法则,平衡是宇宙最重要的规律之一,世界始终以它微妙又独特的方式维持自己的平衡。
思考之后发现平衡法则和我们心理学中的代偿心理是否相似呢?代偿心理,生理学上的意义是指人体的一种自我调节机能,当某一器官的功能或结构发生病变时,由原器官的健全部分或其它器官来代替,补偿它的功能。就像我们平常所说的,瞎子的听觉都特别好,聋子的视力都很强,从本质上讲这也是一种平衡;
用平衡定律来解释生活中的事,你会发现人世间的事情都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了,比如说“喝牛奶”定律,是喝牛奶的人幸福还是送牛奶的人幸福呢?一个天天喝牛奶的人,无论喝的奶有多好;他的身体永远都比不过天天给他送牛奶的工人。同样的道理:一个天天送牛奶的人,无论多么卖力的干活;他的收入永远都比不过天天在家里喝奶的客户;喝牛奶的人和送牛奶的人都是幸福的,同时也都是不幸的。
平衡法则表项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比“苦难守恒定律”:苦难是人生的基本特征,每一个人一辈子吃苦的总量是恒定的,它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无故产生,它只会从一个阶段转移到另一个阶段,或者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所以,你越是选择现在逃避它,越不得不在未来牺牲更大代价对付它。所以人生不能怕吃苦,因为人生来就是要吃苦的,如果你认为生活是享福的,那么你一生中有吃不完的苦;如果你认为生活就是来吃苦的,来接受挑战的,那么生活会时不时的给你一些小确幸。
用平衡法则来解释我们心理学中的代偿现象,也会变的更好理解,比如“识不足则多虑”,当一个人见识不足的时候,就会过度担心很多事情,诚惶诚恐,没有安全感。就好像杨绛的那句话:你的问题在于想的太多,而书读的太少。所以人们的焦虑往往是自己见识的浅薄造成的。还有“度不足则多怨”,当一个人的度量和格局不够的时候,看到的都是不公平,20楼看到的风景,3楼看到的都是垃圾,时间一长会导致自己内心的偏激,充满愤恨和不满,整天抱怨和哀叹。还有“爱不足则多情”,当一个人内心缺乏关爱和理解的时候,往往就需要在另一个地方寻求补偿,企图找到让另一个的爱承载自己的寄托,这时候要么会疑神疑鬼,对自己的另一半不信任,要么就是自己内心空虚,把别人的嘘寒问暖当成爱,其实这不叫爱,这叫心理补偿,是很多悲剧的根源。
世界就是一个天平,世间万物都需要维持一个平衡,你每拥有一件东西,就要为你的拥有它而付出代价。相应的是,你每失去一件东西,也会因你的失去而重新收获。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这是世间最基本的规律,剩下的就是修炼我们的内心,如何能够发现好的一面,让阳光照进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