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亲子教育
家庭教育,决定了一个孩子的人生高度

家庭教育,决定了一个孩子的人生高度

作者: Elizabeth_Su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15:31 被阅读1次

都说穷养儿,富养女。

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些天看微信以前收藏的文章时翻到一篇霍思燕自爆儿子嗯哼希望自己每次去接自己的时候希望自己可以化妆去的文章。

这是否又颠覆了某些父母的教育观呢?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观念便是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可是,现在已经2019年了,明年就是基本小康实现的日子了。依然有着这种观念的人,是有多久没上街了?

最近,在小舅家待了一段时间,真的让我再一次受到了教养的震撼。

教养,一份出自家庭教育的教养。

一点一滴,都是父母言传身教,口口相传得来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会在孩子的小小心灵中种下一颗种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慢慢长成一棵大树。

小舅家的两个孩子对待亲人有礼貌,对待事情有责任,对待事物有恒心。

而且,让我这个做姐姐的自愧不如。

自然而然,我想到的就是小舅家的教育方法。

总结出来不外乎三点。


1

教育是双方的共同责任

什么行为最伤害孩子?互相推来推去。孩子一旦有缺点,最紧要的不是去把责任互相推来推去,而是共同承担相应的责任。

那么什么是责任的互相推来推去呢?

记得小时候,我经常会犯一些小错误,虽然小,但是我父母谁也不愿意去解决问题,尤其是我父亲。

有一次母亲夜班,去上班之前把茶叶蛋放在了锅里温着,说让父亲回来把茶叶蛋拿出来。可是父亲回来之后直奔电脑打起了游戏,天色愈渐发黑,每次我去找父亲帮我拿茶叶蛋,父亲都会说我胆小,但是我依然不敢去。

最后,只能饿着肚子站在屋子门口。

第二天妈妈回来我就告了状,妈妈说爸爸不负责任,爸爸说妈妈溺爱孩子。

可是,真的有人怕黑的呀,这怎么可以说是溺爱呢?!

后来,又有一次,因为爸爸没回家,妈妈上夜班前把我送到了楼上邻居家一起写作业,晚上爸爸回来之后我不想回家,爸爸就啪的一个耳光扇在了我的脸上,我只得哭着跟他回家。

我便给妈妈打了电话告状,七点多的时候,妈妈急匆匆地从单位赶回来安慰我,毫无意外,父母又吵起来了,妈妈说爸爸教育方式不对,爸爸说妈妈惯着我。

两人互相指责对方,大吵了一架。

反观小舅家,小舅教育孩子时,小舅妈从不干预,小舅妈在教育孩子时,小舅也绝不插嘴。

这样,孩子心中就会有一种观念:爸爸和妈妈说的话都是有道理的,他们说话要认真听着,尊重他们每一个人。

不互相指责的家庭里,往往多了一分温馨,让孩子感受到更加温暖。


2

不回避自己的缺点

人无完人,谁都不是天生的完美。

孩子如是,家长亦如是。

我妈最常教育我的就是:温室里的花朵永远长不大。

温室,什么是温室?难道只有物质的温室才是温室,精神上的温室不也是温室吗。

私以为,精神上的舒适区就是温室,当一个人拒绝走出舒适区,便已和温室花朵相去无几了。

家长为了保护孩子,或是其它目的,让孩子本本分分,老老实实做乖乖仔的时候,就已经把孩子束缚在了温室区。

哪怕,需要自己硬撑,也不让孩子发现自己的缺点。

小学,初中的时候,妈妈不甚关心是否有什么可以锻炼孩子的机会,诸如比赛,考级。我学的种种特长便也只停留在了"会"的边缘。

得到的证书只有学校要求全校同学参加的书法比赛和作文比赛的奖以及优秀学生奖。

可是小舅家的妹妹呢,当我今年去他家的时候,舅舅家的孩子不过六年级,就已经拿了一兜子奖状给我看,还有几个奖杯。

这些奖状有演讲比赛,画画比赛,书法比赛等等。

没有办法列得清楚。

也许,因为舅妈的开明或者在这些方面投入较多,所以两个妹妹在这方面获得的成就较多。


3

敢于示弱

人无完人,谁都有缺点,谁都有软肋。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孩子是,家长也是。

大家都是人,是人,就有软肋,就有弱点。

谁都有无助的时候。

孩子无助的时候,可以哭,可以发脾气。那么,为什么家长不可以?

家长或许可以不在孩子面前发脾气,但是可以在孩子面前哭呀,但凡是个天真的孩子,善良有良知的孩子,都会心疼。

有时候,不要指望伴侣在我们无助的时候心疼我们,孩子有些时候可能比伴侣更贴心。

向孩子示弱,不代表我们怕了孩子,而是向他们表达,我们也不是百分百强大,我们也有软肋,我们也需要保护。

在这方面我曾见过一个好的例子。

一次,闺蜜的姨妈对她姐姐实在没有办法,她姨夫还不着家,这位姨妈面对伴侣的不理解,孩子的不听话,终于有一天,在孩子面前“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孩子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得愣在原地,过了一会,这位姨妈哭累了,孩子却突然上前抱住了母亲,说:“妈妈,我知道错了,你别难受了,我们俩也可以过的很好。”

从此以后,这位姨妈和闺蜜的姐姐一直再没大吵大闹过。

甚至后来,闺蜜的姨夫也慢慢减少在外面加班的次数,逐渐回归家庭。

闺蜜的姐姐也因此觉察到了更加充沛的爱,慢慢的,这位姐姐也懂得了示弱,不再总是逞凶。因为,孩子自己也慢慢感觉到了更加充沛的爱了。

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路途中,父母的硬撑和互相推来推去往往是最伤害孩子的行为。

当父母慢慢改正了以往的错误,用爱去教育孩子,孩子的格局往往会更高,世界往往会更大,成长的路途往往也会更平坦。

也许曾经犯过错,强撑过,推诿过。但,不必再念过去,也不必畏惧将来,只愿从现在起,做一个更有责任的家长,有软肋,有缺点,那有如何呢,养出一个有人生高度的孩子不一定需要一个十分完美的家长,但,却需要一个知错能改的家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庭教育,决定了一个孩子的人生高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dj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