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的我,基本上在拔牙中过渡。右边被拔掉烂牙,空档了几个月,新牙还没来得及种上,左边智齿便蹦出来了,“横行霸道”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原来一个月发烧好几次的万恶根源就是“智齿”。
智齿,被人类赋予美名,但它的到来似乎没给人类带来多大的期许。至于美名,也不过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暗示和安慰。
在拔掉智齿之前,脸部神经经常被牵扯地发痛,我心想,为什么如此“不中用”的家伙还要生长出来,让大部分人类遭受不止一次的疼痛,然后再被硬生生地拔掉呢?
后来查阅相关资料,智齿的萌发,是人类进化的残余物。从猿猴到人类的进化,我们吃的食物越来越精细,研磨的时间和力度故而变小了,下颌的变小,导致智齿萌发的空间不足,为避免“后患”出现,宁肯拔掉,痛那么一次。
而拔智齿的普遍年龄在于20-40岁的青壮年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必然经历某种生理以及心理层面上的疼痛才能成长、成熟起来。
想起当天牙医问我年龄的时候,我停顿了一会儿蹦出了句“26岁”,他说,(智齿)确实也该长齐了。当时的我,躺在手术椅上等待着他操刀,心想,26了呀,外形像个大学生,却已经是个两岁娃的母亲,感觉心态依然是那么年轻,但年龄的数值确实不断地往上升,身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对于老一辈来说,他们那个年代,二十五六岁,都大龄青年了,已经是一个具备着某种分量的年龄,成家立业是顺其自然的事情。自然,一代不同一代,每十年都是一个年代的成长,90后的我们,少年少女心依然蓬勃,有人奔波着闯荡江湖,有人迅速地结婚生子,有人沉默着安居乐业,还有人徘徊着彷徨着却又清醒着……选择的道路不同,获得的成长方式和感受也不一样。
在刚成为新历史的70周年国庆大典中,主持人白岩松在点评过程中提到,90后是当今鲜活的力量,70周年的庆典对于我们来说,是成年以后的一个重要典礼仪式,所以内心也会相当震撼!想想十年前的我们,也才16岁,上高一,对于未来,还充满着许多未知,充满着许多探索欲望。
网络上也传播着一个,从1949到2019年,每隔十年的国家GDP、人均GDP以及人口数量的变化总结,这些数值都是具备划时代意义的。一个十年成就一代人,数值是概念化的,经历才是真实的,每一个十年都有各自的成长痛。
我们从个体的诞生来到原生家庭,长大以后,跟另一半的组合,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新家庭。通过孕育,感受生命的成长和变化的奇迹,一路感叹一路感恩。新生父母的成长是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升级改造的,并没有“一蹴而就”或者“捷径”可走。
小孩更是,从胎儿到成年人,生存本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胎儿脱离母体接触新鲜世界的第一声啼哭,婴儿戒掉夜奶学会睡整觉的撕心裂肺地哭,孩子的上学后与家长的短暂分离而不舍地哭,再到青春期成年期遇到的大小困难让我们身心难受,那些似乎羁绊着我们脚步但能让我们学会独立成长的“痛”都是值得载入“史册”并回味的。
“成长痛”有很多种,不同时期形式也不一样,当你成功跨过某一阶段的时候,你离成长又上升一个台阶了。人常说,智齿拔了,慧根成熟了,不再是疯疯癫癫、年少轻狂了,再过几年便是“三十而立”,回想过往,总会感叹一句:时间如白驹过隙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