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书的作者塞里格曼,与红爆全球的哈佛《幸福课》有很大的渊源。因为塞里格曼就是积极心理学的开创人。人们说,在塞里格曼之前,心理学只用来杜绝痛苦,而在塞里格曼以后,心理学开始用来追求幸福。
2】
我们都知道,我们在这世界的一切抉择,都取决于我们对自己的认识。
随着80后90后进入为人父母的阶段,社会上对于心理层面的“接纳”、“认识”、“允许”、“无条件的爱”等等词汇开始有更深入的探索和讨论。
就连电视剧,都从三角恋虐恋霸道总裁恋豪门私生子故事,慢慢变成了探索家庭相处之道,暴露原生家庭问题的模式。
但是当人们说“接受”的时候,究竟是在接受什么呢?
全盘接受是逆来顺受,不接受又是螳臂当车。只努力一点就接受了,又会被人说轻易放弃。究竟“接受”这件事接受和不接受的边界在哪里?
3】
答案就在这本《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书中。无论是你的坏情绪:焦虑、愤怒、抑郁,还是你的坏习惯:酗酒、无休止的减肥和暴饮暴食等等,所有的事情都会有无可改变的部分,但也有可以改变的部分。
正如英文版标题所说:what you can change and what you can't。
从前,人们相信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很难想象,在心理学出现前,在更早的部落和努力社会时期,人们会如何看待那些因为失去所爱而悲痛终生的人?那些因为过度焦虑和不完全感而不断洗手洗到脱皮的人?人们是否会认为这些人”怪“并且”疯“,是被鬼怪附身,女巫诅咒,并可能永远没救了?
后来,人们逐渐发现自己拥有改变的力量。即使是”疯“的人,也有一些人能够恢复成普通人的样子。人们慢慢发现学习可以改变很多问题。当大家越来越了解某些事只是一种症状,不是被附身和诅咒后,他们就更倾向于学习和改变了。
再后来,人们开始相信什么都能改变。
这期间,商业社会下全方位的”个性、自我、你决定“的轰炸,对个人能动性的过度鼓吹,和药物革命下,人们发现许多问题只要药物就能够克服时那种”人类终将无所不能“的无限放大。带来了一个辉煌而繁荣的物质时代,却也为后续的道路挖了一个深深的坑——
总有一天,人们会发现他们的巨大能力是一种幻觉,实际上,事情就是会有不可控的部分。就是会有有志者也无法事竟成的时候。当国度的鼓吹和膨胀被现实针一般扎破时,很多人会立刻走向另一个极端:我做了,我动不了,我改变不了,我没办法。
这或许就是我们这个年代里,抑郁症分布如此广泛的原因之一——和从前相比,我们的抑郁人数多了10倍,罹患抑郁的年龄降低了10岁。
现如今,明确确诊的抑郁症患者只有6岁都不算新鲜事了。
所以,是时候去回归那个“can change &can't”的正确边界了。只有回归真正的边界,才不会产生自我效能泡沫,也就不会有泡沫破裂,带来精神崩溃的那一天了。
4】
书上分了2个部分,坏情绪和坏习惯,一共10种例子,来告诉你什么样的部分是你不该花精力时间去死磕的,而什么养的部分却是你可以去突破,去改变的。
它们分别是:焦虑、惊恐、恐惧、不安全感、抑郁、愤慨、伤痛,以及坏习惯篇章里的:性癖、减肥、物质依赖。
在情绪的篇章里,从焦虑开始,作者会列举一些简单的自测题目帮助你了解自己的水平。同时介绍各种目前针对这种情绪的有效缓解方法。
例如对焦虑有效缓解的,是冥想、放松和镇静剂。
针对这三种方法,作者还列举了它们的复发情况、话费多少、时间长短等等信息。
针对惊恐的时候,作者明确表述了虽然这个症状看起来很像需要吃药的疾病。
但实际上,这种问题只是认知上的,无论多认真吃药,吃多贵的药,都不能真的治愈你,反而是从认知上进行改变可以一夜痊愈。
书中列举了几个案例,并且介绍了可能的原理。针对认知疗法如何进行,也做了简单介绍。
至少如果读者中有惊恐患者或者身边有这样的人群,就会知道应该从何种角度 帮助他们,也不会被情绪迁进去,陷入恐慌。
5】
在解读了各个心理情况的哪些不可以改变,哪些可以改变后,读者也将明确哪一些是要坦然接受的,而哪一些是自己可以去一点点规划努力的。
这这些都综述完毕后,书本的第四个部分,也是我最期待的部分,讨论了童年经历对我们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我们现在的问题真的要怪童年的创伤吗?”
“童年的创伤究竟有多深?”
“童年事件的影响究竟是是否囚禁了我们?”
“宣泄童年痛苦而后进行告别仪式真的有用吗?”
我们多少都曾经听说过“父母皆祸害”的论调,也听过一些童年凄惨和未来人生不幸之间的联系。
作为父母,在每一个妈妈群里都能看见小心翼翼胆战心惊,甚至去讨好孩子的父母,只因为他们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在孩子心里留下了创伤,从此人生尽毁。
但无论父母多小心,多努力,难道孩子就能够从小没有任何一点不开心,不 愿意,不喜欢和不安全感吗?
有一个幸福的悖论,讲述的就是,一旦人过于幸福和平顺,轻微的一点点波折也会让他感到人生灰暗。就和豌豆上12层鹅绒垫子依然感到铬手并睡出青紫印子的公主一样。
不开心和痛苦不是客观绝对的,而是百分比存在的,相对的。
父母越小心,越抬高了阈值,降低了孩子抗挫折的能力。轻微的一点影响也会产生如同海啸的结果。
这么想来父母是不是更焦虑了:放任也不行,小心精细看着也不行,究竟如何才好?
作者认为童年创伤这件事可大可小,但实验可以确定的是,从童年经历无法稳定预测未来成年期的表现和问题。
所以,童年影响成年并不是一个稳定的规律。只能说,其中有联系,但并不正相关。
所以,很可能关键不在于当时经历了什么,而在于你是如何认知这件事的发生的。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以及你是否依然相信自己的向好之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