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枫樵
窃以为,世间的妈妈分两款,有的敏感细腻,有的豪放洒脱。
自我记事起,我就以为世上的妈妈都是无时无刻不对子女百般惦念的,因为我的妈妈就是如此。
我的一个眼神足够她消化半天,我随便说几句话能令她彻夜难眠。
上中学那段时间,我变得非常情绪化,加上初入寄宿学校觉得很不适应,有次我一时兴起,竟打电话跟妈妈说我不想上学了,想回家。说完我就和同学一起去上课了,也很快把此事抛诸脑后。
可第二天一早,母亲却风风火火从几十公里外的郊县赶来了。无知的我看着她忧心忡忡的样子,反倒不解地问:“妈,你怎么啦?今天不上班?”
她气不打一处来:“昨天听你哭哭啼啼地说想回家,我一晚上都没睡呀!“
我这才恍然大悟,惭愧地低着头,提醒自己以后说话要注意。
后来我来到了大洋彼岸,经历了颠沛流离,也终于换来了现在的岁月静好。但“儿行千里母担忧”,我的一举一动还是牵动着母亲纤弱的神经。
那段时间我找工作经历了不少波折,某天下午突然接到爸爸的电话:“你妈到现在不肯睡觉,你赶紧劝她一下!”当时是国内的凌晨,我吓得赶紧问妈妈为什么不睡——原来是我昨天无意提起自己的烦闷焦虑,害得母亲愁肠百结。
梁启超先生说:“妇人弱也,而为母则强”。其实妈妈在我眼里一直是个无所不能的“女强人”:不仅“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能兼顾工作和家庭,年轻时也曾为事业打拼过。很多时候,她脾气甚至有些暴躁。唯独我是她的一根软肋,她仅剩的一点耐心好像全部都用在了我身上。
后来见的人多了我才发现,并非所有妈妈都会这般牵肠挂肚。
我的一个朋友曾向我抱怨,自己每次要交学费的时候都联系不上自己老妈——对方总是好几天之后才回电话说:“哎呀闺女,不好意思,我前几天在日本度假呢!”
我的室友小A16岁就出国读书,一家人到机场送别的时候,小A的爸爸尚且依依不舍,她妈妈却反倒大手一挥:“嗨,没事儿,以后女儿会更有出息的!”
我时常把这些“别人妈妈”的“光辉事迹”在电话里跟妈妈讲述一通,希望她也能“心大”一些,不要总是太惦记我。
最近我的工作渐趋稳定,妈妈心上的大石头也总算落了地。她不仅国画学得有模有样,还积极汲取理财方面的知识。
昨天我委托她帮忙打电话咨询一下国内的一些事宜,没想到她竟全然忘了此事。第二天我问起时,她才如梦初醒:“啊,抱歉,我昨天有一个金融知识的考试,光顾着复习了,我明早再帮你问啊!”
我一愣神,嘴角却不由扬起了一丝微笑:她终于不再像以前那样,仿佛整个世界都围着我打转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81195/b77ff34c6259eb18.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