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又躺枪了”系列
第一天
吃瓜群众:小明,你好聪明啊,这么难的数学题目你都解出来了!你真是个天才!
小明:嘿嘿,哪有,运气好而已。
第二天
吃瓜群众:小明,这道题目我不会做,你能不能帮我看下,教下我啊?
小明看了下题目,埋头苦做,可是不管怎么怎么做,都解不出来。
小明抬头看了下那个同学,紧皱着眉头说:“唉,这道题目超纲了,咱们现在还没教过这种的,你先不用做啊。”
小明想:像我这么聪明的人都解不出来这题,其他人一定都解不出来。
于是他就心安理得地回家了。
第三天
小刚解出了那道题。小明瞬间觉得原本美好的世界变得黑暗了,他觉得每个同学都在嘲笑自己,嘲笑自己是个笨蛋。他觉得可能他就是个笨蛋,就是学不好数学。
第N天
老师:小明,这么简单的题目你都不会做,你上课到底有没有认真在听?
小明一直低着头。
从小明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知道一开始小明为了维护自己的“聪明”,就说这道他解不出来的题目超纲,这属于“僵固型思维”,非常关注自我证明,而不是努力。
而且他认为自己解不出来的题目,其他人应该也解不出来,这属于“应该思维”。
后来因为别人解出了他解不出来的题目,他就开始自我否定,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我就是学不好数学。这属于“绝对化思维”。
相信通过上面小明的案例,你们对三种思维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咱们进一步了解下它们的概念:
一、僵固型思维——脆弱的高自尊。
僵固型思维的人,在面对挑战时,很容易放弃,因为他会担心困难的任务会证明他不行;
僵固型思维的人,觉得努力是一件可耻的事,如果你需要努力才能做成一件事,说明你能力不够,所以就算努力,他们也会偷偷努力;
僵固型思维的人,容易把批评当做对他本人的负面评价;
僵固型思维的人,看到别人成功时,会把它看作是自己的失败,因为别人做到了而自己没做到,那就是证明自己不行。
僵固型思维的本质,是一种防御的心态。有僵固型思维的人,会把注意力从关注怎么做事转移到关注怎么维护“我很强”的自我形象上去。
僵固型思维的背后其实隐藏着这样的人生假设:我自己的价值是由别人来评价的。我只有表现得好,别人才会觉得我有价值。这种焦虑自然就会把我们的目光放到自我证明上。
二、应该思维——对完美世界的期待。
应该思维的本质,就是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而是试图让真实的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并在世界不符合我们头脑中的规则时,表现出怨恨、愤怒、焦虑或者沮丧。
我们可以把应该思维分为两种:
一种,是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
另一种,是对我们自己的应该思维。
1、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
应该思维不能容忍现实跟我们的愿望不一致。当结果不符合这个预期时,应该思维的人就会陷入到严重的焦虑当中。
应该思维会变成支配我们的主人,让我们只能服从于应该思维背后的规则,从而失去了我们的自主性。
2、对自己的应该思维:
心理学家霍尼(Karen Horney)曾说过:
人之所以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我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来妄图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
因此,应该思维的本质,是用社会规则、他人的期待或者文化习俗,代替我们自发的行动。
换言之:既然别人觉得那样做是对的,那我就应该那样做。既然别人期待我这样,那我就应该像别人期待的这样做。
所以,“应该思维”下的行动,不是自发的行动,而是对自发的一种模仿。
应该思维除了会影响我们的情感和行为,更会影响我们的思维,造成思维上的非黑即白。当我们按照外在世界的标准设定人生目标时,很容易就变成应该思维牢笼中的囚徒,不再能看见世界的灰度,也不再拥有思维的弹性。
三、绝对化思维——习得性无助。
绝对化思维,就是对伤害的抽象化。
这种绝对化会让你产生三种错误且非常可怕的思考方式:永久化、普遍化和人格化。
永久化——在时间维度上,觉得这件事会一直发生。
普遍化——从一只乌鸦黑,推广到天下乌鸦一般黑。
人格化——觉得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针对我的,都是我的错,才会让这些坏事发生。
因此,为了防御可能的危险,绝对化思维的人会把生活封闭在真空里,让自己不敢接触现实,从而失去了从现实,从生活中疗愈的机会。
以上就是三种阻碍我们成长的思维方式,希望我们在了解了自己的不足之处,都能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从而更好地成长。
复盘: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绝对化思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