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之南

作者: 怡晨悦读 | 来源:发表于2018-08-22 22:28 被阅读10次

      从潼关进入商洛,车子在弯曲盘旋的公路上行驶,一侧是突兀的山体,一侧是陡峭的悬崖,路边不时出现的:“雷雨天气,请勿通行,谨防高空落石”警示牌,让人心里一紧又一紧,心仿佛提到了嗓子眼。

  当身边渭南的朋友怀揣着这样的心思,小心翼翼向我询问时,我只是笑笑。我愿意这个令外乡人诧异、疑虑、未知的目的地饱含神秘与持重。

  终于攀上最高点,司机说“进门喽——!”嗬!视野一片开阔,别有一重天。

      清新的山风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涤人肺腑。蜂王岭上满目苍翠,远处黛青色的群山雄伟壮丽,绵延逶迤;近处满树繁花,碧叶如洗,好一派清濯雄浑的景色。

      每个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不舍得走,央求司机把车子停下来,大口大口贪婪呼吸着这“天然氧吧”里的空气。闭上眼,任温煦、芳香的风拂面拂颈拂发。

  一路南下,地势渐渐开阔,柏油路两旁依山而建的民居一律青瓦白墙,院落整洁。院子里果木花草兴盛繁茂,生机盎然。

        路过巡检街道正逢集,小吃摊上热气腾腾,油糕麻花、水饺、羊肉泡、锅盔、凉皮、饸饹、醪糟应有尽有,散发着香气。

        各家店铺生意红火,来来往往的买主川流不息。店门楣上悬挂的各种广告牌,流露着浓浓的时尚气息。街道两旁一字排开的小洋楼,彰显着这里小城镇建设的成果和群众生活的富裕。

      作为曾经最偏远的乡镇,曾是落后闭塞贫穷代名词的巡检,已是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旅游与矿产业并重,经济腾飞蒸蒸日上的陕南重镇。

  少年时读《洛神赋》,很是惊艳,对洛神所居之地充满期待和神往。长大后,才知道居住绝代佳人的洛水就是我身边日夜奔流的洛河——我们洛南人的母亲河。

        而洛南,也是取自“洛水之南”的意思。在洛河大桥上,大家又一次兴冲冲跑下车,这边看看那边瞧瞧,想领略千古名句中的洛水神韵。

        虽然正值旱季,洛河水有些浑浊,未见清澈妩媚之态,但宽广开阔的河床,河两边新建的气势恢宏的江滨大道,物流中心,还是令朋友们赞叹不已。

  洛水环绕之内便是城区。小城地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交汇处,气候适宜,盛夏不显燥热,隆冬无酷寒,植物的花期长,核桃黄豆等一些油料作物含油量高,华山夏都的魅力无处不在。

        县河两岸垂柳依依,中心广场花木繁盛,许多有名字的和不知名的花草,一年四季都在比赛似的开花。

  登上仓颉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仓颉塑像。来客总是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中华民族汉字故里在这里呀,仓颉在洛南造二十八字。

        仓颉殿内墙壁上悬挂着洛南本土书法家的作品,但是你要以为这就是洛南文化的全部,就大错特错了,这只是“书画洛南”里极小极微的一部分。

        洛南人喜好诗书画,书画爱好者男女老少均有。上至七八十岁的白须老者,下至七八岁孩童,情之所至,都能提起毛笔挥洒自如,尽情泼墨,或是行隶楷草,或是写意工笔。

        洛南人写字画画,并不是人人都想出名成大家,只是这片土地上习惯使然气氛熏陶,耳濡目染日积月累,所以就老少皆宜了。

  出城区向东,川道越走越宽,这是昔日的“米粮川”。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一路的乡镇:景村、古城、灵口、三要以土地平坦肥沃,农作物产量高成为洛南富庶之地。随着县域经济日益活跃,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粮食不再是东乡人唯一的经济来源,东路的中草药、农副产品都是响当当的洛南品牌。

        城区向西,是洛南十二五规划蓝图中的新城区。一幢幢高层拔地而起,凤城、月亮城、育才城、物流配送中心、运输基地等未来高端城市功能区陆续建成。

      板洛高速绕城而过,将洛南真正纳入了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实现了洛南人便捷、顺畅的现代新生活。

        最西边的两个乡镇亦不可小觑,洛源和保安,这里风景秀丽、山清水秀、流泉飞瀑、奇石遍地。

        用无污染的洛河源头水和优质黄豆加工而成的绿色食品——洛南豆腐和洛源豆腐干,早已是全省家喻户晓的明星产品。西部影视基地落户保安,它们将是洛南旅游经济的新亮点。

  如果在洛南走着走着,累了倦了,那么正好趁此感受一下淳朴的民风和静谧的夜色。

        你可以到寂静的北塬或抚龙湖沿岸,随意找一家农家乐,坐下来喝口茶,吃一碗橡子凉粉或浆水凉鱼,来几个农家小炒。

        置身于葡萄藤或蔷薇花架的浓荫下,嗅着果木的清香,小憩假寐,看午后阳光缓缓流走,和朴实热情的主人聊几句家常。在湖畔,你还可以手执钓竿,看水波荡漾等鱼儿上钩,体会得失里简单的快乐。

洛水之南到底是什么样子? 走一遍你就会知道,她既适宜休闲旅游、放松身心又适宜置业久居、投资理财,经济日益繁荣,发展前景广阔,文化积淀深厚。

        她是裹藏于秦岭南麓的一颗明珠,是珍藏在洛河儿女心中的美玉。她的美好与安详,她的生机与活力,是一首愈来愈美的歌谣。

相关文章

  • 洛水之南

    从潼关进入商洛,车子在弯曲盘旋的公路上行驶,一侧是突兀的山体,一侧是陡峭的悬崖,路边不时出现的:“雷雨天气...

  • 洛水

    在洛水之南 遥看洛水之北 感受一个城市的呼吸与脉搏 也许洛阳已经没落 再没有曾经身为帝都的高贵 但是,她亦有作为城...

  • 修己安人‖“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安石留白随笔》2

    “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我国不少地名便是按这一原则命名的。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水之北;华阴...

  • 南国多风雨(一)

    -01- 南境西侧多崇山峻岭,东侧则一马平川。 洛水穿越整个南境,江石城位于洛水南畔,建城至今,已有千年时光,现为...

  • 洛阳杂感

    伊水之北,洛水之南,有一城矗立五千年,号曰洛阳。西去七百里是西安,东去七百里是邯郸。 ​仿佛造物随手一挥,...

  • 大河之南,龙马伏图,洛水出书

    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讲常道,洛书言变化,河图洛书所用之数同,所显之象异。 关于河图洛书,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关...

  • 洛阳说

    河南,黄河之南。洛阳,洛水之阳。也许正是这样被黄河包围的地理位置,使洛阳成为孕育五千年文明的黄河滩上、中原大地...

  • 十三朝古都,中原小江南,它太“中”了!

    一座城,十三朝古都,坐邙山之南,洛水之北,有“中原小江南”之称。当地汤食习惯不亚于广东人。 说到这里,你肯定想到了...

  • 洛水三千寒侵骨,琴音天下箫萋楚(洛堇篇)

    有传曰:“洛水三千寒侵骨,琴音天下箫凄楚。”洛水之寒,寒到彻骨,以至基本无人能渡过洛水到达雪辰阁。洛水澹澹绕在...

  • 洛水之畔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

网友评论

  • 赶路日常:初看你文字,感觉就像陕西人一样朴实无华,果然是老乡:smile:
    怡晨悦读:@张小晚如月 谢谢亲来访,🌹🌹🌹👭遇到老乡好激动😘😘

本文标题:洛水之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eu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