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张村镇初级中学 李甜
12月2日,我在李村中学上了一节九年级的英语读写课。读,采用的是三读法。写,采用的是出示范文,总结写作框架法。课后,英语教研员和李村中学的老师参与了评课,肯定了这节课的可取之处,也给出了很多可行的建议。
回顾自己的读写课,确实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1.读的环节如何设置。读前,应扫清单词,短语障碍。读中,则设置细节性阅读题。读后,宏观把握文章结构。这样才能把握好学习的梯度,降低学生阅读的难度。而我在设置这节课的时候,未能准确把握学情,读前,读后环节设置不够合理,加大了学生阅读的难度。2.如何调动九年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这节课中,学生活动的设计不是特别丰富,讲解单词和文本的时候,大多是自己讲授之后,学生集体操练,然后提问到个人,并没有进行分组教学,分组操练,这样有一些学生可能会操练不到位,不能充分照顾到全体学生。3.写的部分如何去引导。任老师的建议使我茅塞顿开,那就是整合每个Section的句子,每节课都要落实在写上,不要“贪”,而要“精”。这样在SectionC就会自然而然形成一篇作文,而不是只在读写课上,才教如何写。
我是一个“好心”的老师,总是害怕学生掌握不好知识,总是觉得我要讲得多,学生才能才能学的多,其实不然,只有学生主动干的多,学生才可以学的多,才会转化成能力。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如果每一节课都能贯穿着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设计,让课堂乐意向着不确定性开发,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那么英语课一定会在新一轮的课改和新课程标准的实践中发挥大功率动力引擎的推动作用。
通过本节课以及课后的反思,我深深地感到,教学永远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无论怎样构思教学,总要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因此,备好课绝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我们充分了解教材,了解农村学生的短板,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设计好每一环节,这样每一节课才会是切合学生实际的,接地气的,让学生充满干劲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