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的科学社团开课了,主讲老师是我,教学对象是六、七年的学生,一共二十人,上课时间为每周五下午的前两节课,活动地点是录播室。
1.情境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又到了今天的【科学大发现】时间了,我们的口号是“小实验大科学”。让我们从实验中探索世界,发现真理。
现在,你们准备好和我一起探索神秘的科学世界了吗?让我们变身科学小侦探,开启今天的科学任务吧!
乘坐过火车、地铁或汽车的朋友一定留意过一个有趣的现象,当车辆快速从身边驶过时,能很明显感受到背后一股推力往车身方向推。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今天,我们不妨通过一个小实验一探究竟~
2.实验主题和原理:
第一次社团主题是《乒乓球擂台赛》,这是初二物理下册中的小实验,主要讲的是伯努利原理,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3.实验准备:
本次实验需要许多乒乓球还有吸管,乒乓球借的体育组的器材,吸管用的化学实验室里面的,其他都是自备。
4.教学过程:
我主要准备了几个有关伯努利原理的小实验,比如乒乓球擂台赛、喷雾器、掉不下来的乒乓球等等,这些实验器材简单、操作方便、趣味性强。
刚开始上课学生感到不知所云,弄不清楚科学课的意义和目标,不敢回答问题,不敢动手做实验。后来有两三个同学表现特别积极,实验做的也很成功,充分调动了其他同学参与实验的热情。
学生潜力很大,只是平时没有发挥出来,只要给他机会,一定可以创造奇迹。比如喷雾器实验,学生的能力超出我的想象,男生肺活量比较大,竟然可以把水吹出来,而且保持时间很长,水花很大。

这是乒乓球擂台赛,刚开始掌握不了方法,后来小组合作探究,共同研究吹气的最佳力度、方法和技巧。往两只乒乓球中间使劲吹气,乒乓球居然碰在一起了,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产生了疑惑,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实验的奇迹和魅力,学习科学的意义和价值。

还有掉不下来的乒乓球实验,学生特别感兴趣,都要亲自试试。刚开始都觉得不可能吹起来,后来经过多次尝试才能成功,而且可以保持1秒钟左右。其他同学也不甘示弱,都争先恐后的动起来了。


5.教学反思:
第一:讲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要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科学的快乐。种子埋藏在土里,只是具备了发芽的内部条件;只有当它感受了阳光的温暖才会发芽。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我是课堂的一分子,而且不可缺少。
第二:科学探究实验要与生活事例和经验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科学的意义和价值,并能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第三:科学实验都是初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有关的趣味实验。通过做实验可以调动学生探索世界的积极性,更为以后理化生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6.存在困难和问题:
实验仪器准备太复杂,花费时间很长。学校的实验器材有限,很多材料需要我自费购买。
每次上课人员不固定,导致分组做实验混乱,学生座位不能固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