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白《将进酒》的魅力

李白《将进酒》的魅力

作者: 王景L | 来源:发表于2023-08-06 18:41 被阅读0次

李白的《将进酒》有什么魅力?

  年过半百的李白跟朋友岑勋在元丹丘家做客,登高饮宴。本来是开心的事,但李白当时怀才不遇,就借酒抒情。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自然壮阔,不过“君不见”。是啊,谁能看到这景象?太多人被生活压到视角太低。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苦短。

  但李白的感情是鲜亮、昂扬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及时行乐,背后蕴含着极度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又说“古来圣贤皆寂寞”,自诩圣贤,又不因此自我束缚。如果一定要留名后世,“惟有饮者留其名”,在长醉中摆脱世俗羁绊,获得人生自由,才最有意义。

  他要“与尔同销万古愁”,这愁大到只能用万古形容,所以才要“一饮三百杯”、要劝朋友“将进酒,杯莫停”、要让主人用他们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个人虽然寂寞,但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英雄很多,想到这里,也就聊以慰藉,不再感到寂寞了吧。

  这是我读黄春老师的《何止文章》后,才有的理解和感想。黄春老师的理念是文学即人学,阅读,要读到作者的生命体验,同时不要忘了自我,“我”才是阅读的主人,也是表达的主人,要讲自己的体验。

  这本《北京四中语文课:何止文章》是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在我心目中很权威。而且权威不等于死板。确实,北京四中的办学理念、黄春老师的教学理念,是人性化的。

  书中庄子、李白、杜甫、苏轼及其系列作品,是黄春老师自己特别欣赏、真的有感觉的,也包含了他和学生的真实体会。

  这不止是教辅书。我到目前没推广教辅书。因为作为教育专业者和曾经的老师,我认为学生学习负担够重了,不愿做帮凶;身为未来父母,我也相信比孩子更需要读书的是父母。

  不过还是有家长问:读这系列书对考试有没有帮助?黄春老师的回答是:不为应试,但成绩因此提高也不意外。因为真正语文好、学习好的人就是有兴趣和领悟。现在出试题的人也不欢迎死记硬背,学生“专攻考试”还不一定拿高分呢。

  我认同,而且更希望成年人阅读,领略庄子李白杜甫苏轼这四位圣贤的风范。我自己之前没怎么研究诗词,很感谢有电影《长安三万里》这个契机,乐意进一步探索。不求成为专家,但能有多一点感悟,也是人生财富。

  例如理解了《将进酒》 ,发现可能诗比酒更消愁,读诗更能消化情绪、再出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白《将进酒》的魅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jw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