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解读王阳明的心学精髓《四教句》

解读王阳明的心学精髓《四教句》

作者: 你的背包 | 来源:发表于2023-09-05 12:54 被阅读0次
    image.png

    一. 开篇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句教,亦即明朝哲学家王阳明(王守仁)晚年所述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一般视此四句为王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也是其心学的精髓所在。
    对“四句教”之理解阐说历代来存有争议,为阳明思想史的一大议题。“有积极的张扬者如王龙溪,有谨慎的存疑者如清儒李绂,有否认者如刘宗周、黄宗羲师徒,有激烈的批判者如王夫之、颜元、张烈之流。”(参见陈立胜论文《“四句教”的三次辩难及其诠释学义蕴》)
    如何理解和阐说四教句已经争论了近世纪,百家争鸣各有各的主张和意见。然而大多数学者和流派是通过各自的知识体系为立场来解读四句教,譬如:南怀瑾说王阳明的“四句教”是三元论,不是一个本体。若要真正理解四教句的涵义,则需在王阳明先生的作品中来寻找答案,也就是说从阳明先生的立场和视野来发掘事物背后隐藏的真相。《大学问》是王阳明最重要教典,所以我们将从这篇文章入手来解读四教句。

    二. 工具

    网络上解读《大学问》的文章很多,主要在对文言文和文中个别思想的解读上,这里不做重叙。我们另辟蹊径,从全文的思想框架的结构入手,先建立《大学问》包含心学知识的模型,再来解读和阐说具体内容,最终来领悟四句教的真正内涵。


    image.png

    这里还有个前提,王阳明先生通过"龙场悟道"一役后,已经是得道之人,也就是说他的作品和思想中必然融合了道家的部分观点和概念,所以我们用"降本流末,而生万物"这个工具来做下面的解读。

    1. 先贤的解释

    何为本末,这个问题先贤早已回答过,本人就当知识的搬运工来解答这个问题。

    明朝大儒,圣人王阳明曾在《大学问》中,以树干与树梢作比喻来回答这个问题,原文如下:

    夫木之干,谓之本,木之梢,谓之末。惟其一物也,是以谓之本末。若曰两物,则既为两物矣,又何可以言本末乎? 王守仁 《大学问》

    image.png

    2. 翻译

    树木的主干,称之为本,而树木的树梢,称之为末。树木和树梢单单只是同一个物体,才称为本末(一体)。若他们是两个不同物体,则为两个同时存在的(对立的)物体,又为何可以称为本末呢?

    3. 图示

    若用逻辑图来表述王阳明的概念,见下图:


    image.png

    4. 何为降,何为流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太上老君清静经》 太极品 第三

    这里还是直接搬运原文的注释:
    降为生,流为成,本为始,末为终。
    即万物开端由本而生,终端为末而存。

    5. 辩证法规则

    回到王阳明的解释,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

    1. 大树本身是客观存在的物体,即:存在是一
    2. 我们认识大树这个存在物从两个角度入手:本和末,即:认识是二
    3. 大树以树干为本,从破土发芽长成一颗参天大树,即:降本
    4. 大树除了树干有很多树枝树叶,这些是随着树干发育成熟而不断发育而成,即:流末
    5. 即构成了辩证法:两分法【本末两分,始终两分:表认识为两分法】——同一律【同一本体:表存在为同一律,A=A】。

    三. 框架

    接下来我们利用"降本流末,而生万物"这个工具来针对原文关键字句进行分析,抽丝剥茧,一步一步来搭建建模,搭建原文的思路框架。

    1. "明明德"与"亲民"之间的联系

    image.png

    《大学问》前两问主讲的是"明明德"和"亲民",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展开。我们先挑出能描述两者之间的联系的重点语句出来:

    即以新民为亲民,而曰明德为本,亲民为末,其说亦未尝不可,但不当分本末为两物耳。

    这句话点明了,新民应该是亲民,而明德为亲民的本体,而亲民为明德的末端,

    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 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

    这句话表明了本末之间的关系:先有本体,再有末端,由本体生成末端,末端为本体所用。

    综上所述用公式表达则为:


    image.png

    2. "至善"与"明德"之间的联系

    image.png

    第三段第一句话,初看文章很难理解其含义:

    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

    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需等我们建模完成之后才解释,先放一放。接下来看第二句话:

    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
    这句话有两个重点:

    1. 至善=天命之性=良知,这里的"天命之性",与《中庸》的"天命之谓性"同出一脉,都是儒家的核心理念。然而阳明先生将三者等同起来,则是其心学的重大创新,也是心学承上启下的关键脉络。
    2. 至善……是乃明德之本体,表明了明德与至善之间的结构,此时明德为末端,至善为本体,用公式表达则为:


      image.png

    3."身"、"心"与"至善"(良知)之间的联系

    image.png

    第五问,涉及到了事的终始之型和物的本末之型,物的本末内外之型在前文已有讲过,这里不做重述。

    第四问,涉及到了事的终始之型的具体推导,在我们建模完成后,再做详细阐述。

    先看第六问:

    何谓身?心之形体,运用之谓也。何谓心?身之灵明,主宰之谓也。

    联系前文,明德为一体之仁,亲民为一体之用,两者为内外本末关系。这里"身"是"心"的运用,而"心"是"身"的主宰,两者关系与明德和亲民之间的联系吻合,同样为本末关系,用公式表达:


    image.png

    而阳明先生提出的另一个理论——知行合一,知为致知(致良知),行为身行,也与此上文模型相吻合。

    接下来看看,良知(至善)与心之间的联系,下文:

    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

    良知……吾心之本体,显然易见,良知是本,心是末,用公式表达:


    image.png

    4. 综合建模

    image.png

    将上文四个模型综合在一起,可得到如下模型:


    image.png

    以上模型是从上向下看的表现形式,如果换个角度来看这个模型,会看到:


    image.png
    1. 模型解析
    • 模型分为两个层次:
      • 本体精神世界:以良知为本体核心,心与身作为末端组成本体精神世界,负责人的认知协调和反馈而主观存在
      • 末端物质世界:以明德为本体,亲民为末端组成末端物质世界,作为人在社会实践的载体而客观存在
    • 模型中存在的矛盾: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对立统一
      • 若只重视本体精神世界而忽视末端物质世界,则会陷入极端虚无主义,如阳明先生所云"失之虚周空寂","二氏之流是矣"(二氏之流在阳明先生的著作中专指佛道两家)
      • 若只重视末端物质世界而忽视本体精神世界,则会陷入极端利己主义,如阳明先生所云"失之权谋智术","五伯功利之徒是矣"
        用现代概念阐述本体精神世界实践的相关理论则是唯心主义,阐述末端物质世界实践的相关理论则是唯物主义。
    • 综合分析:只有头脑中建立完整的本体精神世界和末端物质世界模型,并合理运用才能避免走极端,才能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回到第三段第一句话:

    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

    至善(良知)处在金字塔的极点,也就是模型最高位置。而《大学》中的"是故,君⼦⽆所不⽤其极",古人对"极"的解释,和定位也与笔者持相同的观点,详情见下图:


    《周易三极图贯》 四集.附.易经爻辰贯.二卷.清.冯道立撰.清咸丰八年西园刻本

    至此对于《大学问》的思维模型的初步建模已经完成框架的还原构建,接下来对各个模型内部进行细化,最终完成阳明先生对《大学》解析的整个脉络,从而我们可以反窥到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悟得是怎样的道。

    四. 事的终始之型

    image.png

    1. 开端

    第五问提到了两个概念:

    物有本末,先儒以明德为本,新民为末,两物而内外相对也。 事有终始,先儒以知止为始,能得为终,一事而首尾相因也。

    物的本末之型,我们在前文已经解析过,接下来要分析的是事的终始之型。
    首先事的终始之型跟物的物的本末之型一样都是思维模型,也就是思考工具,用来思考复杂问题的工具,可以事半功倍地思考系统性的、动态的问题。

    2. 理解

    事的终始之型有个特征在原文描述得很清晰——"一事而首尾相因也",即一件事的开端与终端相合,互为缘起之因。这个解释看起来很矛盾,用一个衔尾蛇的图片能很好表达作者的逻辑:


    image.png

    衔尾蛇(οὐροβόρος,也作咬尾蛇),是一个自古流传的符号,大致形象为一条蛇(或龙)正在吞食自己的尾巴,结果形成出一个圆环(有时也会展示成扭纹形,即阿拉伯数字“8”的形状),名字涵义为“自我吞食者”(Self-devourer)。

    蛇首与蛇尾首尾相合,蛇首吞噬蛇尾而获得营养从而获得生长出新的肢体;而末端的蛇尾被蛇首一口一口吞噬而逐渐消亡;一生一灭,正如"一事而首尾相因也"。那接下来我们确定了事的终始之型整体呈现圆圈形态。

    3. 第四问

    阳明先生也确实运用了事的终始之型来分析《大学》中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第四问和第六问的回答内容中。我们先回看第四问:

    问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说何也?

    将阳明先生的回答取出关键字句并用逻辑图的形式串联起来,可得出下图:


    image.png
    • 起点①:至善之在吾心,处于隐藏状态,但属于客观的存在,它也是②的论据所在,所以需将其列举出来;
    • 终点⑩:至善于是乎可得矣,与①"首尾相因",终点既是起点,起点既是终点,两者重合。
    • 过程②:为是否不定的两种状态:
      • 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这里的知为"致知"的意思,则会陷入类似阳明先生青年时期七日七夜格竹的迷茫境地,终为外物所困扰,不可自拔。


        image.png
      • 知至善之在吾心:知至善在心,求至善于心,用心来分辩善恶,则会进入下个阶段——③志有定向
      • 在②处均为双向选择,所以流程图的方向发生转折;
    • ③④⑤:从"志有定向"到"心不妄动而能静矣"再到"其(身)日用之间从容闲暇而能安"是一个从右到左的线性流程
    • ⑥⑦⑧:
      • 从⑥到⑦又是双向选择,所以流程图的方向再次发生转折
      • 从⑥到⑦到⑧也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表示良知有能力判定一件事或一个意念是否为至善的过程
    • ⑨⑩①:从⑨到⑩回到了最初的起点位置,⑩与①位置重合,⑩就是①,①就是⑩;从知至善在吾心,到得至善,实现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是人的心路的一次升华和飞跃。

    4. 综合定位

    从上分析可以得出事的终始之型,为首位相因的一个圆圈形态。而事的终始之型是处于我们大模型的那个层次呢?其阳明先生在原文已有提示:
    盖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一物。 格、致、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工夫,虽亦皆有其名,而其实只是一事。
    也就是事的终始之型处于身心层级之间,而接下来一句:

    何谓修身?为善而去恶之谓也。

    这句话中"善"即是指至善,而"去恶"环节正是发生在⑥⑦⑧环节,所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实质为修身的过程。
    那么事的终始之型应定位在身的模型层级中,把模型中的具体内容扬弃,保留事的终始之型的模型结构可以得出下图:


    image.png

    五. 心的至善之型

    对于心的至善之型的描述,阳明先生在原文中做了个比喻:

    故止至善之于明德、亲民也,犹之规矩之于方圆也,尺度之于长短也,权衡之于轻重也。 故方圆而不止于规矩,爽其则矣; 长短而不止于尺度,乖其剂矣; 轻重而不止于权衡,失其准矣;

    下面我们通过寻找关键词和原文的语句描述来推导出至善之型

    1. 关键词之一:规矩和方圆

    "规矩"这里要理解为两个词:圆规和矩尺,这样就能与后面的方和圆对应起来。那么圆规和矩尺象征什么,一副古图可以来说明:


    image.png

    2. 关键词之二:长短和轻重

    • 这里的长短与尺度相关,属于度量衡,《礼记·深衣》:“绳取其直”,这里取直的模型
    • 这里的轻重属于权衡范畴,《礼记·深衣》:“规权衡取其平”,这里取平的模型


      image.png
    • 长短轻重的直平模型和合起来正好为"十",即代表长短轻重的直平模型为"十"

    3. 综合模型

    我们将规矩的模型与长短轻重的直平模型综合起来,会得到以下模型图:


    image.png
    • 模型整体由方形和圆形组成
    • 圆形构成四个东南西北四个点
    • 方形构成整个架构
    • 长短轻重的直平模型"十"与核心点"良知"即至善相连接,代表至善有着在规矩内进行轻重权衡,长短度量的功能,也就是分辩善恶的功能
    • 由于心与至善(良知)为本末关系,所以心的至善之型外围是心的模型:◇,内部是至善的模型:十
    • 关于心的模型古人早有涉猎,早在宋人用易数推理出心的模型,见下图:


      易数鈎隐图 三卷, 遗论九事一卷 ( 宋 )刘牧撰 传钞道藏本

    4. 身、心与至善的综合模型

    我们将事的终始之型与心的至善模型合二为一会得到本体精神世界模型,见下图:


    image.png

    若是熟悉中国古典文化的朋友会发现,这个模型不是陌生的。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系辞传上·第十一章

    没错,正是我们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无字天书——河图!


    image.png

    了解《易经》和道家文化的朋友可能知道河图是衍生出八卦、易数等经典象数的根源,更是"道"的代言人。
    而阳明先生经历过"龙城悟道"后,是历史上公认的得到之人,然而他得到的"道"是什么,一直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其实答案一直藏在他的作品里,静静等等后人来领悟,来发掘。
    若我们将明德的具体模型与亲民的具体模型带入,可以分别对应上河图外围的一二三四和六七八九。这里由于篇幅的原因,不做详细解说,留在后文解释。

    六. 格物致知

    1. 建模

    image.png

    第六问: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以至于先修其身,以吾子明德亲民之说通之,亦既可得而知矣。敢问欲修其身,以至于致知在格物,其工夫次第又何如其用力欤?

    第六问的回答是阳明先生的《大学问》最核心一章,也是数百年来最有争议的地方,同时也是"四教句"投入具体认知实践的篇章,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解读。

    第六问开篇第二、三句话是问答的核心,也是最让人费解的地方:

    盖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一物。 格、致、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工夫,虽亦皆有其名,而其实只是一事。

    然而通过我们以上对物的本末之型和事的终始之型来解读这"一物"和"一事",加上阳明先生在后面追加了一句解释:

    何谓身?心之形体,运用之谓也。 何谓心?身之灵明,主宰之谓也。

    也就是说这里的"一物"是指:身末心本的基本模型;"一事"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修身为相互为因的终始之型。

    如此得到上列信息后,我们将第六问答的关于格物致知的关键词定位在事的终始之型和心的至善之型上,得到下图:


    image.png

    2. 解说

    • 将第四问答以黑字标记放置于事的终始之型外层,第六问答以蓝字标记放置于事的终始之型内层,这样两者可以相互做比较和印证。
    • 事的终始之型整体为修身的过程,心的至善之型核心本体为良知,致知为起点,顺时针顺序到" 正心"为终点
    • ①事:"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这句话解释了"事"的存在是事物之型的起点
    • ②致知:
      • "凡其发一念而善也,好之真如好好色,发一念而恶也,恶之真如恶恶臭",由事触发人的意念是不定的,或善或不善
      • 致知:由良知触发的认知即"致知"这时需要分辩意念是善还是恶,不正确方法是"求至善于物",正确方法是"求至善于心",用心思考来分辩;否则会陷入"支离决裂,错杂纷纭之患"
    • ③④⑤格物:
      • 致知完成之后,达成"志有定向",也就是说心里知道要做什么:正其不正,以归于正
      • 正其不正既是去恶,以归于正既是为善
      • 去恶:把恶意所执念所放不下的事物给扬弃,类似佛家的"贪嗔痴",道家的"三尸";为善:把善意所向往的事物给实现,类似蜀先主刘备"的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 完成格物后,"其(身)日用之间,从容闲暇,而能(心)安",心安理得由此而来
    • ⑥⑦⑧诚意:
      • 格物完成之后,接下来为诚意,三个过程都具有双向性
      • 若未进行格物,则"知其为不善",却还"诚有以好之",以恶为善,则是"复蹈而为之"即重蹈覆辙陷入恶性循环
        若完成格物
      • "知其为不善","诚有以恶之",以不善为恶,则是"复背而去之"即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 "知其为善","诚有以好之",以善为善,则是"复蹈而为之"即积少成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就是这个道理
      • 完成诚意则"吾心良知,详审精察而能虑"
    • ⑨正心:整个过程走下来,人的精神世界自然产生了"能虑则择之无不精,处之无不当"的质变,表现如下:
      • 知: 无有亏缺障蔽而得以极其至矣,良知方面达到了止于至善的境界
      • 意: 无自欺而可以谓之诚,意念达到了不自欺欺人诚意的境界
      • 心: 无复余憾而自谦矣,心情达到了无任何遗憾可自谦的境界
        第六问答整个体系浑圆天成,与第四问答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心学"对于格物致知的系统解释。

    3. 综合

    接下来我们回到《四教句》将其定位在身心模型上: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image.png

    以上的篇幅我们解读并定位了《四教句》的真意,由于篇幅所限,关于明德、亲民、止至善的双向模型就不做详细解读。
    最后借助某个著名的小本子的话表达对阳明先生的敬仰:

    一生俯首拜阳明

    image.pn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王阳明的心学精髓《四教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qh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