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考者想法成长励志
为什么不要把兴趣当工作?

为什么不要把兴趣当工作?

作者: 一只水饺跳过去 | 来源:发表于2019-01-06 15:39 被阅读0次

    之前有期《奇葩说》讨论了这样一个话题:高薪不喜欢的工作和低薪很喜欢的工作,你选哪个?

    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思考了一下,我觉得吧,其实钱不钱的无所谓,关键我这个人就爱干不喜欢的工作!

    不过话说回来,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我们的认知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才能取得成功,但事实真是这样吗?看完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你或许能找到不一样的答案。

    《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作者丹•艾瑞里,麻省理工学院行为经济学教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研究员。

    本书出版后便长期雄踞《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亚马逊网站畅销书排行榜,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克尔洛夫、《黑天鹅》作者塔勒布、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等人联袂推荐。

    在这本书中,作者告诉我们:非理性是人类的本能,是主宰人类行为和决策的隐性力量。然而这些非理性的行为既不是随机的,也不是毫无意义的,它们是有系统的、可预测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可预测的非理性。

    1. 为什么我们喜欢比较和攀比?

    去年有篇文章刷爆朋友圈,叫《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姑且不论这篇文章价值观如何,单从它引发广泛传播就可以看出,我们自己过得是否幸福,要看同龄人过得是不是比自己好。

    上学的时候,你在妈妈眼里是不是厉害,取决于别人家的孩子;工作的时候,你干得爽不爽,取决于身边同事的工资是不是比你高;结婚之后,你过得幸不幸福取决于闺蜜是不是过得比你好。

    作者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说的是一个年轻人找领导抱怨工资太低,领导问他:“你来公司多久了?”年轻人回答:“三年了。”领导问:“你刚来时,希望前三年能拿多少钱?”“当时希望能拿10万美元左右。”年轻人说。

    领导好奇地盯着这个年轻人,“你现在差不多拿了30万美元,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年轻人显得有点结巴,“嗯...就因为坐在我旁边的几个人,他们能力并不比我强,可已经拿了31万美元。”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上面两幅图中,中间那个圆的尺寸好像不太一样。把它放到大圆中,它就变小了;放到小圆中,它又变大了。其实它的大小没变,只因为它周围那些圆的大小变了,它才好像也跟着变。

    这幅图映射出人脑思维所受的束缚,即我们总是靠观察周围的事物以确定彼此的关系,我们无法不这样做。

    而这种束缚不仅在对待有形物体,如房子大小、工资高低、体型胖瘦等是这样,在对待无形的体验,如度假和教育的选择时是这样,甚至在对待短暂易变的事情,例如感情、态度、观点等也是这样。

    其实这便是我们在《清醒思考的艺术》中提到的“对比效应”:当我们同时面对某种难看、便宜、小的东西时,我们就会判断出另一种东西更漂亮、更贵、更大。们很难做出绝对的判断。

    这种“相对论”的思维模式虽然可以帮助我们更轻松地做决定,但有时候也会让我们痛苦不堪,前面提到的各种攀比现象就是相对论思维导致的。

    那么如何解决呢?作者给出的建议是打破相对论怪圈。

    好的一面是我们有时候能控制我们比较的范围,我们可以转向能提高我们相对幸福度的圈子。

    简单来说就是不要去和高出你许多的圈子比较,比如前面说的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和她是一类人吗?同龄人又怎样,你们根本不在一个圈子里,没有可比性。

    更一般的,如果你参加同学聚会,混得好的那些人在夸耀自己高薪,你可以不去参与,转而与其他人交谈。如果你想买新房子,你可以在那些准备出让的房子中留意选择,跳过那些你买不起的。如果你想买一辆新车,你可以集中看一些在你经济许可范围之内的车型等等。

    总之,凭借相对因素做决定是我们自然而然的思考方式,人心不足蛇吞象,你所能做的就是尽量控制自己,打破相对论的怪圈。

    2. 为什么不要把兴趣当工作?

    我们都听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成功人士也告诉我们,只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能全情投入,有所成就。但今天我要告诉你,事实并非如此。

    把兴趣变成工作,上班就是玩耍,这听起来很美,但当你真正把兴趣变成工作后,你会发现自己再也提不起兴趣。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怪诞行为学》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两个概念: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

    我们同时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其中一个世界由社会规范主导,另一个则由市场规范来制定法则。

    社会规范包括人们互相之间的友好请求,比如你能帮忙拿一下快递吗?你能帮我搬一下行李吗?社会规范暗藏在我们的社会本性和共同需要里。它一般是友好的、界限不明的,不要求即时回报的。

    而市场规范与此截然不同,这里不存在友情,而且界限十分清楚。这里的交换是黑白分明的:工资、价格、租金、利息以及成本和盈利。比如我是快递小哥,你让我帮你送快递,要付钱;我是搬家公司,你让我帮你搬行李,不好意思,还是要付钱。

    一般情况下,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在各自的轨道中运行,生活也正常忙忙碌碌顺利向前。但当你将两者混淆起来时,麻烦就来了。

    举个例子,你过年陪女朋友回家见父母,准丈母娘特地为你张罗了一桌好菜,酒足饭饱之后,你非常感谢她的热情款待,于是你跟她说:“阿姨,今天做这顿饭你辛苦了,我应该付你多少钱?500够吗?不不,我应该付你800块钱。”

    你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画面太美我不敢看,估计过完这个年你就单身了。

    而兴趣和工作也是一样。当你因为单纯喜欢一件事情去做时,你采用的是社会规范来评判,不会要求有即时回报。而当你把兴趣变成工作时,评判标准就变成了市场规范,你会在乎它能赚多少钱,同时也会有相应的KPI来束缚你。

    蔡康永曾经说过:别随性地想把兴趣变成职业。只是兴趣的时候,不需要任何人点头,你爱怎么唱歌、煮菜,爱怎么设计你家或投资股票,都是你自己的事。一旦把兴趣变成职业,就需要周遭的每个人点头。

    所以才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把爱好变成工作,把爱人讨作老婆。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之中,热情和新鲜感被消耗殆尽,婚姻成为了爱情的坟墓;工作也成了爱好的坟墓。

    因此在我看来,工作最重要的是做适合自己的事情,而并非感兴趣的事情。古典老师在《拆掉思维里的墙》中将兴趣分为了三个境界:兴趣、乐趣和志趣。

    兴趣是让你好奇的东西,让你觉得可以尝试一下。兴趣被快乐地强化后,就会成为乐趣。乐趣会让你在其中获得快乐,也让你可以快乐地进入其中。志趣会让你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让你觉得你可以投入一辈子。

    所以,你并不是要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而是要做适合自己的工作。这里的适合包括你要感兴趣,同时你要擅长(擅长能给你带来成就感,产生乐趣),最后通过这份工作你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产生志趣)。

    因此,成功人士告诉你的要做感兴趣的事情其实指的是“志趣”,而你却把它理解成最浅层的“兴趣”,要死的啊大兄弟!

    相关阅读

    七分钟看完《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

    七分钟看完《清醒思考的艺术》| 普通人如何快速提升思维能力?

    六分钟看完《拆掉思维里的墙》| 如何找到热衷一生的事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不要把兴趣当工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us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