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兴趣当工作只是本能,把工作当兴趣才是本事
作者:二次元猫小姐
我很敬重的一个上司姐姐,是业内公认的工作狂。
她几乎没有周末,没有社交,更没有“逛吃逛吃”之类的喜好。
很多下属在她背后窃窃私语:失去了享乐,生活还有什么趣味可言?我也曾好奇,斗胆问她:你每天的生活都是工作,到底快乐吗?
她反问:谁说工作就不能让人快乐呢?
原来,她把大家难以忍受的工作当成一种享受。她对这个行业,是真心喜欢的。
能把自己的爱好当成事业的人,是幸运的。我们都知道,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让人更加专注,精力也会更加充沛。卡耐基就曾说:你兴趣所在的地方,就是能力所在的地方。
怪不得,别人苦熬十年二十年都未必能取得的成绩,这位上司姐姐只花五六年时间就办到了。
我羡慕地对她说:如果我当初就业时也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行业,该多好呀!
然而,她却认真地告诉我: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原来,当初误打误撞地进了鞋厂,她曾抗拒过。撇开工作时间和食宿环境不谈,就单凭生产车间,就足以让人绝望: 流水线上,皮毛碎屑直往鼻子里钻;冲天的胶水味熏得人睁不开眼;设计师动辄因为鞋面尺寸一两毫米的误差大发雷霆……这一切,对于一个满脑袋装着诗和音乐的姑娘来说是多么的残酷!
然而,当时的情况是,她必须要有这么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要么被动接受,要么欣然接受,除此之外她没有别的选择。
她选择了欣然接受。
她从不怕麻烦,只担心自己了解得不够多;也从不怕挨骂,只担心自己不能成长。
有一次,一款鞋子的生产出了问题,源头刚好就卡在确认部和生产部之间,但两个部门没有一个人跳出来解决,因为此时谁先出来,就意味着谁要承担责任,能赖到别人身上的问题,没有人会往自己身上揽。
当时上司姐姐负责这款鞋子的开发,流程进入生产,本已不关她的事,但她不忍坐视不理,便自靠奋勇地跟老板说,自己去跟客人沟通,尽量将工厂损失减到最小。
事情解决后,回归到事故问责环节。她的出手相助不仅没有得到确认部和生产部同事的感激,还被他们反咬一口,将事故的原因扣锅在她身上。更让人心寒的是,老板竟然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这么积极地解决问题,除了心虚,还能是什么原因?
那次的代价很惨重,她被扣除了大半个月的工资。然而,让她记忆深刻的却不是被栽赃被罚钱的屈辱,而是她的收获:当时,她单枪匹马跑去客户那边层层沟通,无意间把贸易公司的流程摸了个透,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因此得到了飞跃的提升。这段经历,为她日后的跳槽和升职助力不少,可比扣掉的工资宝贵多倍!
她回忆这件事的时候跟我说:当你面临挑战,如果只盯着困难看,就会变得难以忍受;如果你是奔着自我收获而去,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件事情都会变得有趣。
有个“一万小时定律”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这个理论很鼓舞人心,给了很多人希望,可是我们却常常看到,有些人的努力,只是让他们陷入平庸的忙碌中,即使是日积月累都不会有什么收获。
其实这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对自己做的事情不感兴趣。
做不喜欢的事情,一万小时也成不了天才。因为当工作仅仅被看成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时,我们会缺乏内在动力,潜能与创造力无法得到发挥,自然谈不上什么进步。
所以,我们要做的首要努力,就是喜欢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本能,喜欢上自己做的事情却是本事。它需要我们主动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尽善尽美,并从中找到努力的价值——唯有价值感才能激发兴趣,让我们越来越喜欢自己的工作。
有句名言说:“心灵,是它自己的殿堂,它可以成为地狱中的天堂,也可以成为天堂中的地狱。”
当我们无法把兴趣变成工作的时候,我们还能选择把工作当成兴趣。这样,我们的勤奋才会变得更加精准,生活也会变得更有滋味。
- END -
作者简介:二次元猫小姐,一个只写好文章给你看的塌鼻子姑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