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把她的女儿交给我带几天,并要求我指导一下她的作业。
对于嫂子,我对她没多大的好感。作为生意人,她的说话方式属于那种拣点好听的而忽略了一句话的营养问题。她考虑的问题大概是怎么去谈下这笔生意不思考其他交际的说话技巧。
要求,与其说要求还不如说命令,她命令我指导一下她女儿的作业。侄女今年上小学四年级,寒假的作业无非是语文、英语、数学。其他的作业她都做的差不多了,可能她对作文没什么兴趣,在写字桌上呆了好长一段时间,作文的题目都没憋出来。
看她挠着头发,娇好的面容上紧锁着眉头,我挪挪凳子,坐到她边上,问他:“妮妮为什么要写作文啊?”
她抬起头看了我一眼,“小叔,咱能出去玩会不?写作文太无聊了。你问我为什么要写,我才不想写哩,学校的老师要写什么寒假作文,我也没办法啊,要不你帮我写几篇,我再抄一边,咋样?”
我摸摸她的摇晃着的脑袋,笑着感慨她的举一反三。问她一个问题,她能连带着自己的负面感情和想出去玩的愿望来回答我,可见她的文字把握能力还是有的。说话说得也挺有条理的,先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是出去玩,再说明了她不写作文是觉得作文无聊,然后给我一个反问,能否帮她写作文来交差。
思路还是挺清晰的嘛。
说起写作文,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小学时候的看图写话,同学们可能会写一句话来结束,我会发挥自己的当时比较有限的想象力,看着图片上的呈现的内容,编一个小故事。写完之后,还要阅读上几遍,一方面是来愉悦自己,看着自己写的作文觉得有点小开心,另一方面把不会写的用拼音代替的字通过字典来写上,顺带检查一下别字问题和语句通顺问题。
到了小学高年纪,我开始接触记叙文。我觉得三段式的记叙文不是很好,开头结尾加上内容,表达不出多少自己的主观情感。在五年级的时候,翻看了余秋雨主编的《语文新天地》,我发现作文可以写得很散:不一定要在第一段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等,也不用把自己的感情刻意地留到最后一段来写。内容上更是可以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只要前后文能承接,作文主题不偏离就可以。
五年级的时候,作文是每个星期写一次,当时住在奶奶家里的我,把每个星期和小伙伴们玩的游戏或发生的小事给记录下来,不用觉得没东西可写,只会觉得600字的限制作文装不下我要写的小故事,所以每次写都要进行缩减,挑一些相对有趣的事情来写。
我不说自己的作文写得有多好什么的,但我要谢谢我的小学语文老师——余素芬。我还记得她给了我一篇关于奶奶的作文98分,并在作文课上朗读一篇写同桌的作文。与其说满足了我小小成就感,不如说给了我大大的鼓励。那时的语文老师不会让学生写一些应试作文,也不会让学生刻意地去运用作文书上的好词好句好段什么的。
我不是在写作文,我只是在努力地当一个讲故事的人。
上了初中,我写的题材和格式又来了一次变革。散文,议论文冲击着我文字的小小格局。在初一的时候再一次接触了朱自清的《春》,接触了观点明确又且不失依据的《六国论》。
原来,把作文写散,写到一定的程度又出现散文。这个初中时候我对散文的通俗理解。对于散文,当然有着更加官方的解释: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散文余韵文和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也不关注句式,很多学习过的古文都是散文。而中国现代文学上,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属于狭义上的概念。
初中时候,很多同学会把作文的字数作为评价作文好差的重要因素。比如说当时班上有个男生,具体名字什么的我也忘了,他写了一篇长10页纸的作文,先不论内容,在老师说了之后,很多同学一片惊讶,在老师读了他的作文之后,却是哄堂大笑。其实,不管写的怎么样,篇幅怎么样,我觉得老师和多数同学的做法欠妥。那位同学写了长作文,说明他很用心地在对待作文,不论内容如何,只要没凑字数的,都要给予鼓励,不然是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大多数人的高中都存在着一个郭敬明,一个韩寒,以及一个笛安。《悲伤逆流成河》、《三重门》、《告别天堂》等青春题材的小说丰富了我一整个高中生活。对于学习写作的方法之一是模仿。看了他们的小说,其中感兴趣的字句我会用笔记表记录下来,看了他们很多小说之后我发现,写作文可能真的不需要刻意的运用修辞手法,很多时候,通感、比喻、对比、拟人、夸张等会很自然都出现在文中,穿梭在字里行间,无需刻意才不显得生硬。
过了高考,一个暑假的时间,我边打工边看着《平凡的世界》,在代官山学习日本语的同时也翻着春上村树的《挪威的森林》。这些上世纪的著作全篇很少用到华丽的辞藻,平淡的语句在整部书里却不会显得苍白,相反给我一种很容易接近书中人物的很温暖的感觉。
孙少平、田晓霞,孙少安、田润叶、金波、渡边、直子、小林绿子一个个丰满的人物都是用朴素的文字塑造的。他们用朴素的文字建造了一座属于人类的高楼。
写字,真的不是出于利益的。
大学里有个同学,他说他的一同学在纵横网签约写网络小说能月入10000+,说我写的文章没人阅读,没有阅读量是赚不了多少钱的。对于他的“好心的”提醒,我也只是笑笑不想多说什么。写字赚钱,的确很不错,但是写字的目的可不是只有赚钱,如果写一些不能让人阅读后受益的只是打消碎片时间的爽文,只能说写字被商品文学所冲击,失去了创作的纯粹。我不去关注我的文章的阅读量,也不关注文章能给我带来多少经济效益,我要好好地写下我的思考,努力地成为一个讲故事的人。
写作是一项没有生产力的技能,它不像数学物理那样能够为地球创造生产总值,写作和音乐一样,是一种洗涤思想的文化,它带给地球的是一缕深邃,就像一群来自几光年之外的星星,把黑夜布置地很美,很美......
![](https://img.haomeiwen.com/i9634800/806300c23df8036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