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没有产出什么结果,再大的决心也毫无价值。脱离行动的决心反而会有损自信。
2.我们总是急于责怪自己没什么进步,却无法及时意识到是策略出了问题。
3.每一个伟大的成就都创建在之前打好的基础之上,追根溯源,你会发现一切都始于那一小步。(想起滚雪球的例子,良性循环或恶性循环都会从一个小小的点开始,越滚越大。这是为什么优秀的人越来越优秀,而堕落的人越来越堕落的原因。前一个优秀会成为后一个优秀的理由,同样地,前一个堕落会成为后一个堕落的借口,自我放逐)
4.用更好的行为方式取代原有的行为方式。如果你有坏习惯,你改变自己的主要动力是远离这些消极的东西;如果你有好习惯,你改变自己的主要动力是靠近这些积极的东西,“靠近”是微习惯策略的重点。(一位哲学家问他的弟子,如何去除田地的杂草,弟子们有的回答用火烧,有的回答用草药,一时间众说纷纭,哲学家让他们去实践,最终得出结论:要想去除杂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5.如果你的生活因坏习惯而混乱不堪,增加一些好习惯能让它有所改变。
6.神经通路是大脑里的沟通渠道,这些通路就是习惯长在身体里的“长相”。
7.压力会促进习惯性行为,无论这种习惯是好是坏。适当的压力会给我们带来动力,所谓的动力只是“三分钟热度”的化身,这是为什么“明明懂得那么多人生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根本原因,动力并不能持久,所以相比较而言,意志力显得更为可靠。
8.动力水平和意志力消耗量成反比,这是为什么你不用强迫自己去做本就愿意的事的原因,因为并不怎么消耗意志力,三分钟的动力就足够了。那么,不愿意做的事,就不做了吗?我们应该做正确的事,做应该做的事,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这时候主要依靠的只能是意志力了。
9.必须有动力才有行动?这是一种毁灭性的习惯。不依赖动力和感受,去降低风险。借助意志力消除行动前的阻力,先开启新的行为,一旦行动起来,就会产生动力这个助推力,产生惯性,消除继续行动时面临的阻力。用多余精力超额完成任务,而不是制定更大目标。
10.“热情减退原则”是动力让我们失败的原因。不要将意志力耗尽,克服“努力程度”、“感知难度”、“消极情绪”、“主观疲劳”、“血糖水平”这5大威胁因素,尽快行动起来,形成微习惯的良性循环。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
11.微习惯体系的基础在于“微步骤”,那些“小得不可思议的一小步”。微习惯就是你强迫自己每天做的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研究表明,一个行为变成习惯所需的时间平均为66天,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习惯养成的时间长短有异。习惯形成之初,抵触情绪减弱;习惯巩固之时,正向反馈不断增强。正向反馈不断激励正向行为,正向行为再次带来正向反馈,如此,便是正向循环。如果有回报,大脑会更愿意重复做一件事。
12.一小步+想做的事=较高的进一步行动的可能性。微步骤+意志力=必胜,微习惯增强正念和意志力,给你超乎想象的惊喜。把微习惯融入生活,制定符合你自己的弹性微习惯,复杂的事情简单地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将不再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