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资治通鉴》5

《资治通鉴》5

作者: 循序渐进的改变 | 来源:发表于2023-03-01 20:49 被阅读0次

《资治通鉴》这本书,一开始就写了三晋分家,司马光就对于这个事件,三言两语交代了事件,然后就开始抒发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抛出了自己的观点。

司马光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是,一国之君的最重要的职责是维护礼。而礼的作用就是区分地位。在区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

那么,什么是礼呢?礼就是法度和准则。

什么是分呢?分就是君臣之分。

什么是名呢?名就是公、侯、卿和大夫的官爵。

天下之大,都属于国君的。芸芸众生都国君的。无论有多么聪明,多么能干的人,都是被国君领导,为国君服务的。这是以礼作为礼记朝纲的作用。

所以国君统治三公,三公统率诸侯,诸侯节制卿,大夫。卿,大夫又统率百姓。也就是权贵统治贱民,贱民服从权贵。

这就是上级指挥下级。就像头脑指挥四肢的行动,树干和树根支配着树枝和树叶。下级对待上级,要像四肢护卫着心腹。树木的枝和叶维护着树干和树根。这样才能上下级彼此互相的保护。才能让国家得到安定。

因此,国君的职责就是维护国家的法度和准则。这是最重要的。

司马光继续说,周文王演绎排列《周易》,以乾坤为首。

孔子在系辞中对周文王的乾坤排列继续解释说“天为尊贵,地为卑下。那么江山也就稳定了。由低到高的排列有序,地位高低也就各得其位”。也就是说,国君和臣子之间关系就像天和地的关系一样,是不能改变的。

《春秋》一书中贬低诸侯,尊崇周王室,虽然周王室实力比较薄弱,可是在书中仍然是排在诸侯之上的。可见孔子是非常的注重君臣之间的关系。

在孔子的认知里,君王是天,臣子是不能以下犯上的。

但是商汤取代夏桀,周武王取代商纣王。这又怎么好解释呢。孔子说,遇到了这样的暴君。像商汤,周武王这样的圣人,他们有仁义之心,让天下百姓归从。是可以取代暴君的。

在一般情况下,君臣之间的名分是臣子必须要恪守臣节,至死不渝。孔子顺便的举了两个例子。

其一,商朝有一个人名字叫微子,他是一位品行贤明的人,是商纣王的哥哥。如果立他为王,那么商汤的朝代会继续繁荣下去的。而不会被周朝所灭。

其二,吴国的季扎也是一位仁德之人。他的父亲是吴国的国君,想让季扎继承王位。可是季扎不干,他的大哥继承了王位,想完成父亲的遗愿,采取了兄终弟及的办法,后来轮到了应该季扎继承王位了,可是季扎就是不干,逃到了国外。吴国的王室后人为了王位争夺。后来也亡国了。要是季扎继承王位,就不会这样的,国家也可以得到发展。

通过这两个事例,司马光的意思是,宁愿国家灭亡也不能破坏礼制。臣子是要恪守臣节,至死不渝。

因此,礼教的最重要的就是君臣之分。不能破坏了这个礼制!

相关文章

  • 避免成为这样的职场人

    #阅读资治通鉴#第5天:《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这两天读书始终绕不过去吴起这个人物,有必要单独说一说。 吴起,作为...

  • 资治通鉴笔记5

    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 上层指...

  • 职场格局沟通术 ---以患为利

    我发的这两篇文章是资治通鉴周卷5的两篇文章....两篇说服领导的文章... 先看第一篇:资治通鉴触龙说赵太后(高中...

  • 感恩

    感恩发了一个愿望,2022年5月14日到2023年5月13日,跟着冯唐讲书,潜心读《资治通鉴》,站起来,赚钱,赚钱...

  •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目录

    进入《资治通鉴》正文部分 《资治通鉴》23|愈是位高权重,愈要谨言慎行 《资治通鉴》22|智瑶败亡的直接原因 《资...

  • 《熊逸讲透资治通鉴》001 《资治通鉴》为什么从这个年份开始?

    《熊逸讲透资治通鉴》001 《资治通鉴》为什么从这个年份开始? 一、《资治通鉴》和其他史书的区别是什么? 答:以《...

  • 2021-03-05

    《资治通鉴》

  • 【读史笔记】1.《资治通鉴》不是历史书,而是传道书

    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序》论述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的缘起、意图,以及《资治通鉴》的功用,简明而扼要: 宋朝英宗...

  • 资治通鉴卷三(5)

    第七年(公元前308年) 秦武王派甘茂联合魏国约定攻打韩国,命令向寿陪同前去。甘茂命令向寿回去向秦王报告说:“魏王...

  • 资治通鉴卷二(5)

    (一阵BBB)于是苏秦成为六国联盟的纵约长,兼任六国的国相。他北归赵国复命时,车马随从的数量,可与王君相比。(前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xd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