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我:《郑在爱你》最近怎么不更新了?其实在更,只是还在我的手机上,进度很慢。
我在知乎上开了专栏,把故事一篇篇复制过去。一位不知何时互粉的网友说:没人看,不要写了。
第一次的时候我说:擦。
第二次的时候我说:写不写,关你什么事呢?
然后拉黑了他。
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彼此不相见不相识,想说什么说什么,丝毫不会觉得对方是难过还是愤怒。
1,
如果有人记得上个月我公积金被上个公司忘记减员的事情,当时和对方协商好,以为她操作完成就没问题了。直到上周公司的HR和我说,这边依旧给我交不上公积金。
我才知道,上家公司依旧操作出了问题。
再次了解了情况后,对方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取走了我上个月的公积金,造成我3月份的断交,当我网上查询知晓后和对方沟通的时候,她说:如果细说的话,我可以认为你抱着侥幸心理没跟我们说吗?
我说:我擦。
仍然记得第一次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多朋友和我说不要为她的工作失误买单,要保护自己的权益。但我仍然在她说“你觉得人情上过得去就行”后,主动分担了一部分费用。
然后,那个月我就只有400块钱度过十几天,最后不得不跟老公求救。
这次我说:我擦。
如果当初的沉默,是为了让对方如今更得寸进尺,那我宁愿抽自己俩嘴巴豁出去骂她一顿,挂掉电话。
朋友说我:你太怂了,总在忍;忍不了了就发文,发文有用吗?
我给他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2,
我有个中学同学,毕业后在一家私企上班。
之前看她在朋友圈分享自家公司的文章,和公司活动,感觉她混得风生水起,聊天的时候总是酸她两句。
以为她只是刚毕业的新鲜劲儿,但是直到上个月她还是那么亢奋。
我问她是不是打了鸡血?
她说:差不多吧,每天第一个去最后一个走,浑身使不完的劲儿,想做很多工作。
我想,那肯定工资很高。
她发来一个抠鼻的表情,说:世俗!其实可能是我们团队的缘故,每天大家都在一起头脑风暴,想好的创意点,中午一起吃饭聊聊生活,好的坏的,大家都很能为彼此分担。
一群人唏嘘不已。
但后来,另一个同学发现,她好像从朋友圈消失了。
拉了个群问她的近况,才知道,同事一个个辞职,最后团队里只剩她一个“老人”,面对全新的面孔,全新的领导,她才知道:原来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好沟通,容忍也成了纵容。
同岗位的新人因为刚适应公司,很多需要她帮忙,她开始很高兴能迅速融进新的圈子,却发现原来只有自己被需要的时候才会有人热情。
更痛苦的是和新领导“合作”。领导开完会交代给她写一篇文案,轻描淡写两句话,她站在原地一头雾水。
“领导层开完会发布的新信息,什么内容我都不知道,第一版文字出来我觉得内容太少又重新写了,发给领导被批了回来。”她停顿了好久,我们以为她是最近压力太大。
然后她说:“过了几天,他和我说觉得我不积极,我当时挺惊讶的,问他是吗?”
我打断她,“你真2啊,还问‘是吗’!”
“他说我不积极,因为我每次都等他来部署工作…以前的领导每次开完会都把所有能给到我的信息给到我,也会充分给我自由权,让我发挥的空间更大。但是新领导不仅每次一句话告诉我写什么,还会把他说OK的文章改上一遍。”
看到她这么说,我心里突然很有感触,就像之前我说对《郑在爱你》的感觉:自己写下的一字一句都是自己的孩子。
如果孩子被人改了,那就等于流产了。
我安慰她:“你和他沟通就好了。”
她叹气,说:“开始忍着,觉得说透了让领导面子过不去。后来尝试着沟通了好多次,都没用。”
“那怎么办?”有人问。
“我辞职了,刚刚。”她说。“也许就是想让我走吧…”
有人说,能忍则忍,忍忍就过去了。
我是这么做的,忍不了我就去写文了。朋友们心疼,说我怂。
朋友也是这么做的,忍不了再想通过沟通争取主动权,负面形象也早就形成,也让对方的坏习惯变的不以为然。
今天写这个内容可能就是发发牢骚。
身边有很多人能为别人换位思考,这样的人习惯忍耐,忍耐久了变成了怂。
我不知道怎么评价我们这群人,好像总戴着“圣母”的光环,觉得自己退一步能让对方开心,自己损失一些也没什么。
后来发现,原来对方并不开心,他们觉得你“根本没有付出、不积极”,所有的错误都是你的,所有的责任也都是你的。
我讨厌自己这么怂,我想偶尔做个恶人,偶尔也得寸进尺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