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中招之后
——生涯规划师给准高中生的假期小贴士
成长 长成自己的样子 系列二
上一篇文章《写在中招之中》,从发文到第二天,被圈里的老师们纷纷转发点赞,浏览率一下子过了万位数字。
说明什么?
写到了老师的心坎里,再转一天的中招咨询中,所有的场景再次呈现。我依旧重复着不得以的陈述,实则特别想给家长和考生做一次生涯规划的辅导。
此外,上文也是写出了家长、考生的迷惑真相,揭开了他们的痛点。亲戚中有考生家长,这样点评,“分析到位、言辞犀利!”
还说明什么?
生涯规划被更多的人认同。不是闲暇时的谈天说地,不是遇事时的惊惶无措,它是一种意识、一种习惯,如影随形。
中招咨询已结束,考生们应该已经顺利填写完志愿,等待8月拿到录取通知书。估计焦虑的家长也随着志愿网上提交的一瞬,心终于落地了。想着,就这样吧,剩下看造化了。估计之前怯怯的考生更是随着提交的一瞬,忘却了所有的忧愁。下一站的忧愁,等来时再说。
这个假期,没有暑假作业,未来在哪里,还不知道去向,于是出现了几种状态:
其一:报班学习 苦不堪言
在咨询时,有的家长自己来的,我了解了一下,原来学校的课上完了,校外的课开始了。不知道为什么家长特别乐于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我真心不知道孩子是不是愿意上。反正,20年前的我,是最讨厌上课外班的。小学时,妈妈给我报过课。有一次,我索性就说肚子难受,不去了,结果也就不了了之了。反而,有一次我起疹子,不能上学有一个月,自己安排好学习,结果等复课,发现自己学的比在学校学的还快。
报班学习,真学进去的,有多少?我不清楚。
但是,报班,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家长对孩子的不自信,担心孩子在家不能利用好时间,担心上高中不能适应,担心……
作为高中一线教师,我想说,这些担心都是子虚乌有的事,在外面都学会了,那上学还干嘛?!
作为生涯规划师,我想说,给孩子处理自己事情的时间,他们才会不断成长。谁也不是一开始就什么都能做好的。“尝试错误”是成长中最有效的方法。
其二:宅家刷屏 浑浑噩噩
宅家刷屏,足不出户,一切应有尽有。玩的、吃的、喝的,只要轻轻一点,尽收眼底。
我上初中那阵,每到假期都放《新白娘子传奇》,当时的白娘子可是众多少男少女的女神呀。一般从下午1:00多开始看,等到爸爸快下班回家,我就把毛巾沾上凉水拧成半湿不干的放在电视机上(当时可是把物理的冷却原理运用的非常娴熟)。一切好像从没有发生过一样。
哈哈哈,所以说谁都年轻过,谁都是从做错事做啥事中收获的成长。
但,我特别怀念自己生活的80、90年代,虽说物质不丰富,但精神境界还是满满的。
当初,家住6楼,一到暑假,赶上下雨,我在家的最大功课就是抗洪抢险。在封过的阳台上,找各类绳子、铁丝等一干工具,固定窗户,免得窗户刮下去。(估计现在的小朋友很难想象,当时觉得自己老英勇了)。一般放假,中午饭就是我做了,辣子炒鸡蛋、西红柿炒鸡蛋,反正挺费鸡蛋的,以当时的物价看鸡蛋挺贵的,逐渐升级就可以做辣子鸡丁等鸡丁系列了。
(有点跑题,原本是说教篇,如今改怀旧篇了。)
重点来了,我想说的是,这是高中前,最后一个假期了,这个假期没有硬性的暑假作业,那我们做点什么对自己更有意义呢?
特别喜欢一句话: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
希望,你在这1个多月里,认真的从这三个角度思索、行动,知己知彼,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
第一:在书里,找到自己
读书,是当下流行的兴趣之一。问,有什么兴趣。一般都会说个,读书。读什么书,很重要。不建议大家读网络灌水的小说。读一些名著,语文老师推荐的一般都是很经典的,如果你能读下去,那简直太好了。如果觉得经典的有点脱离自己的生活实际,那就读和自己年龄相当的书籍。但,注意,一定是纸质版。关于读书的app是有很多,但是我建议你读纸质书籍,透着纸的味道、抚触纸的纹路,传给你更多的信息。
在书里,找到自己(图来自网络) 为什么要读书呢?
在书中,你可以和主人公走一遭不同的世界,画面感任由你去想象;
在书中,你可以把自己还原到故事中,你若是他,你会如何选择;
如此这般,一本书,几个人物,你能活过几个轮回
说点实际的,读书,不仅可以丰富你的阅历,对于高中学习阅读水平、阅读速度不是光语文一科有用。一道题少则4行,多则10行,没有点阅读的底子,估计你连题都不懂。(真不是我吓唬你,高中不在你会做,先在于你把题读明白了)
第二:在路上,勾画梦想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关于“在路上”,你可以做如下选择:
1 名山大川 开拓思路
自然风光游,领略祖国的名山大川。面对大自然,一切烦恼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听海的声音、品风的韵律,闭上眼睛,心驰神往。与自然对话,还原最本真的自我,认知最纯粹的自我。
2 小巷深游 静心感受
小巷幽静,穿窜其中,别有一番滋味。我喜欢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找一个不是旅游景点的胡同,从这东走到西。如果有时间,找一间民宿住下来,听听老人家的故事,感受当地人的美食。记得有一次,和好友游山西大同,找了个当地的“狗食馆”吃起来,那才是旅游的意义。找个自己的闲暇时间,活在别人的故事里。
3 学府高校 畅想未来
这是我会建议学生们在高中任一假期,都要去走走看看的。随着对高中的认知,对自己的了解,高校也会发生变化,可能从最初的北大、清华,逐渐到厦大、浙大,再到接地气的当地大学,这个调整的过程就是自我探索的过程。
到理想的大学走一走看一看,找一间自习室坐下来,深在其中,动力会加强,且与自己进行对照,找到痛点、找到不足,接下来就是只管去做,做好能做的、该做的。慢慢的,你的大学会离你越来越近。
3年后,希望你不是用成绩找大学,而是怀揣着大学奔向你的成绩线,如同跑步比赛,目标已定,剩下的是闯过那道终点线。
在路上,勾画梦想(图来自网络)第三:在人群中,获得友谊
步入高中,很多学生会出现人际交往的困惑。“曾经的小伙伴不在一个学校,一个班”或者“我和好朋友出现了问题”……依据埃里克森人格8阶段理论,在这个阶段恰恰处于自我认同的关键时期,同伴是最核心的关系。小时候,“找呀,找呀,找朋友”的儿歌只是游戏,而如今,“找朋友”是这个年龄的刚需。
他们会成为你一辈子的朋友,会和你一起收藏年少时的趣事和傻事。找到他们,需要时间,也需要技巧,期间有开心,也会有磨合,这个过程就是成长。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
16岁,属于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第一步,找到自己的赛道。
在书里、在路上、在人群里,找到自己,成长 长成自己的样子。
我是一名有个性有情怀的教师;生涯规划师;学习探索者
希望用我的正能量唤醒一个生命对自我的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