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耶耶!过关了!过关了!我们终于过关了!” 书房里几个已经上初一的小伙子,外带我家上四年级的小跟屁虫一起欢呼着。
大姑姑推门而入,堵在门口,一脸严肃地盯着这群沉浸在欢呼中的孩子。“咳咳” ,房间温度瞬间凝固。
平日里,孩子们最怕大姑姑,她是个非常严谨的会计师,生活中也特别严肃,什么事到了她那里都能被“严肃认真”化。
听到大姑姑干咳两声,孩子们也“乖”了下来,都崩住了原有的喜悦。
“过关了?”大姑姑问道。
“嗯嗯,打了好多次了,今天终于通关了。” 胆子大点的胖小伙抑制不住喜悦之情,爽朗地答道。
“然后呢?”
“……” 几脸懵逼地互相看看,无从回答。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想过这个问题。
“打游戏过关这么开心?学习上为什么不上进呢?这么努力过通关,意义何在?能帮你们考上清北?”
大姑姑一连几问,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如同寒潮到来时的温度计,笑意渐渐退却。估计他们从没想过打游戏通关的意义。
大年初二的下午,孩子们就这样带着大姑姑的问题,安静地一边吃着晚饭,一边听大姑姑“严肃”地讲着各种道理。匆匆吃完饭后各回各家。次年,他们再也没有一起来我家拜年了,都是零零星星过来,然后坐坐就走了。
说实话,我也喜欢打游戏,过通关时,也如他们那般开心。诚然,从未想过过关的意义。
如果一定要给打游戏一个名正言顺的意义,那它就是一种娱乐。当然,你也可以看做没有意义。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两面性。存在即合理,开发的游戏软件被市场认可,就说明了它存在的意义。
为人父母,很多人一刀切,把孩子的顽劣归罪于网络和游戏。
手机,网络,游戏都是大环境的产物,你无法阻止时代的进步,也不可能让孩子回到从前。最好的办法不是“切”,而是授他以“渔”。引导孩子,让他们懂得这些产物都是为我们服务的,不要成为缚住我们灵魂的枷锁。
这些现代化的产物,只要用得好,它既可以娱乐自己,也能提升自己。
很多孩子沉迷游戏,多是缺失了家庭教育的主干部分,如果教育只是停留在阻止和压制阶段,那当有一天,孩子有机会可以反抗的时候,那些无法预料的后果就会接踵而来。
无论是手机还是游戏,终是我们的玩物。教育是用心沟通,而不是一味压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