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千年之“礼”如今何在?

千年之“礼”如今何在?

作者: 星絮 | 来源:发表于2018-06-10 15:00 被阅读211次

近日碰到几件事,心里感觉非常难受,每一想起,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一、破冰游戏

我最早接触的破冰游戏是1998年去新加坡国立大学上一个短期行销管理课程,在第一天开始的第一堂课,老师要求我们做的——记得是要求每个同学在十分钟后要说出自己以外的三位同学的姓名、来自哪个地方、两项爱好、一种特长、工作职业。同学都是陌生人,来自全国各地。老师一说开始,同学们纷纷行动,都去寻找伙伴,但也有小部分同学坐着不动,其他同学也没有找他们。当然行动的同学中有些是激动热情的,有些也是无可奈何。

时间到了,老师按照名单,叫同学一一介绍自己认识的三位新同学。结果有一半多同学把名字弄错了,至于其他几项,也不少张冠李戴的,大家边讲边哈哈大笑。还别说,通过这个热身活动,下课后,比较活跃的同学已经交到了新朋友。

这是我所知道的破冰游戏。二十年过去也许事物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近日,有同学在群里就提到这个话题,破冰游戏上了知乎的热搜榜,点开一看,说是时下互联网公司在进行员工破冰游戏时完全走了样,口味重,充满了暧昧、猥琐甚至是淫秽的问题和肢体动作。同学不信,向另一位在知名互联网公司任职的同学求证,同学淡淡地回答,是有这么回事。

这下我们在群里炸开了,大家都说这行为在欧美国家里无疑是构成了性骚扰,为什么在中国可以堂而皇之地作为一个团队建设而大行其道呢?而且在知乎上有些照片尺度很大,令人咋舌。这是不是我们的意识形态出了问题?很多人听到、看到,都视而不见,见怪不怪,于是不少公司纷纷效仿,似乎也成了公开的秘密。

不少年轻的女性很反感这样做,但是迫于公司层面的要求,有些强忍,有些不参加,有些实在看不惯就离职。我想,这样的企业文化,还是离开的好。这种活动能在公司展开,人力资源主管人是有责任的,即使是老板的意思,也要把这个严重性说出来。

二、剽窃洗稿

近日书友关注的微博“故园风雨前”揭示有一位叫曹萍波的女作家出版了两本书,分别为《万物赠我浓情蜜意》和《草舍无瓦市井有人》,前一篇里不少是一字不落地抄袭了“故园风雨前”(原名杨云苏)的微博文章,后面一篇则主要抄袭了张爱玲的文章,杨云苏将她发现的曹的抄袭部分约七、八处都划了出来。我到网上搜一下,才知道这位曹作家的抄袭知名度还挺高。目前出版社介入核实,并通告各代理书商将此书下架。

真是无独有偶,随着近几天娱乐圈惊人内幕被揭,有书友转发了一个视频说编剧于正的《宫锁连城》是抄袭琼瑶的《梅花烙》,当然这是几年前的事情了,琼瑶起诉后法院判决于正向琼瑶正式赔礼道歉,并由五家被告赔偿500万元。那钱赔没赔我不知道,但于正就是不道歉,连法院去催也不理,好像又开拍新剧了。公然藐视法律到如此程度,老实而遵纪守法的人没法想象吧。网上又爆说,那位叫郭敬明的也有过抄袭。这还是知名的,那些在网络上的新媒体(自媒体)不算出名的作者们,更是出现东抄西抄、四处剽窃,洗稿(将别人的文章略微修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严重,似乎也成了公开的秘密。

三、信口胡言

有人说她是妖言惑众,认识一下,有位叫ayawawa的自媒体网红,被称为是畅销书作家、情感作家,著有《如何得到你想要的婚姻与爱情》、《聪明爱》和《恋爱心法》,并开设课程,宣扬所谓的“勾住”男人秘籍并创造一套带公式的理论,把女性的身高体重罩杯年龄长相等作为参数,放入她的婚姻市场价值公式里。在对她的很多评论里,不少人提出了强烈质疑。后来她又发表不当言论,直接走到了女性主义(自强独立精神)的反面,最近她被微博禁言半年。遗憾的是,她有三百多万粉丝,有人还觉得她的言论对人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四、衣着暴露

几年来,老有一些关于“地铁可不可以衣着暴露”的激烈讨论,大概是“暴露自由”论占上风了。一周多前,我走过虹口龙之梦北面的马路,迎面走来一位上身只穿一件黑色Bra的女子,外套绑在腰间,发现路人也没有多望几眼,仿佛见怪不怪了。不是特殊场合,普通的马路,穿这样真不合适。夏天来了,恐怕会有新一轮的“暴露”来袭......

我们常说这些现象暴露了社会的某种畸形,可仔细想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恐怕是我们忘记了老祖宗的“礼”。我们把两千年前儒家的“礼”丢弃了。那么,什么是“礼”呢?是礼仪,又不仅仅是,礼又同理,是天道伦理,是规矩。是否还记得儿时读到的《论语》中关于“仁”的几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还要克己,克制自己的欲望,时时不要失了礼,这样才能养成道德。

礼,小到个人,家庭处世、行孝待人,是中国最早的哲学思想的体现;大到国家,礼也涵盖一些政治和法律的性质,也是宗教。那时儒家讲究“三礼”、“五礼”、“六礼”、“九礼”,方方面面,由生到死,告诉我们一切的社会传统习惯和规约,也如我们现在所说的约定俗成的,被大众普遍承认的行为规矩,有着积极的意义。

当我们反思社会中的这些乱象时,有没有从自身去观照呢?古时的“礼”,教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失礼就会受到批评和嘲笑。“礼”给我们规定了伦理名分,所谓“君、臣、父、子、兄、友、夫、妇”,每种角色和分工及行为规范都要符合伦理,绝不乱了纲常。其次,“礼”有着节制人情的目的,这里人情是指人的欲望,尤其要控制自己的欲恶,如果不去有意识地控制,被恶欲裹挟,则不仅失了礼数,更可能触犯法律,成为罪人。再有,“礼”是帮助我们养成道德习惯的。那么多礼的条条框框,事事都有礼仪可循,慢慢地我们就养成了习惯,就不容易去作恶。

目睹现世之种种怪像,真的需要我们深刻反省。记得小宝幼儿园时,老师教给他们读《弟子规》,然而若干年后,文字归文字,行为归行为,互不相干,学习是做做样子,不能从行为中得到体现,和没学是一样的。长大成人以后,为名为利拼搏,更加忘记了曾经读过的古训。可但凡是读过书的,表面文章还要做的,这正应了鲁迅先生的话,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满本的字缝都写着“吃人”两个字。

最近娱乐圈黑幕揭得全网热火朝天,娱乐明星们上千万的粉丝也忙得不亦乐乎。对于普通百姓,可能有些事闻所未闻,也无从想象,就如从来没有见过流血病痛的人突然到了遍是缺腿断臂的现场那样昏懵。然我们还是保持自己的清醒为好,违法的,终有一天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我们一再质问现在的孩子从小没有了远大理想,立志于科学(科技发明与创新)造福人类和文化(高雅文学艺术)陶冶情操被低俗怪谈恶搞搏眼球所替代,因为搞这些才会更快有钱有势,名利双收。

与其质问孩子,不如自我反省,我们不去关注明星们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他们要演给谁看?正是我们的兴趣和低俗给了明星们市场需求,才会愈演愈烈,低俗无下限。自媒体泛滥,满屏叫嚷写文要快速变现达到十万加,那怎么不抄。书友陈老师说,十万加是一道道催命符,真是一点不错。本来,文学、艺术、影视都该是颂扬美德,宣传真善美,激励人心的,现在全当成了摇钱树,在追求金钱的过程中,哪还顾及礼仪,尊严都可丢在一边了。

所以社会环境是人造就的,是时候自我改正了,把无聊的关注明星家长里短的时间花在陪伴老人、关爱孩子上,和他们讲讲英雄们、先辈们、科学家们和那些为祖国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真正代表国家精神的人。首先自己远离低俗八卦,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养,慢慢影响家人和身边的人。当市场没有恶俗需求了,就没有人再趋之若鹜地制造精神垃圾了。

所以,正本清源,就从我做起吧。

相关文章

  • 千年之“礼”如今何在?

    近日碰到几件事,心里感觉非常难受,每一想起,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一、破冰游戏 我最早接触的破冰游戏是1998年去...

  • 麻木冷漠所带来的负能量,其本质是灵魂的瘫痪

    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义之邦”,如今“礼”还在,“义”却没了。礼是礼仪的礼?是礼貌的礼?是礼节的礼?还是送礼的礼?礼尚...

  • 中华文明之美——礼与家

    中华文明之美——礼与家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就讲究礼。礼,礼仪,数千年前就有很多礼仪准则: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 复兴之路有感

    上下五千年,纵横三万里。得天之厚赐,繁荣于东,领地之赞予,昌盛千年。文明且德礼,物阜而民殷。 炎黄合流,世称华...

  • 礼貌似春风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 以礼治国,以礼待人。礼数教养始自蒙童。 礼...

  • 学会以礼待人

    中华民族是个礼仪之帮,几千年来,都崇尚以礼待人。 《易经》中说:“相鼠有皮,人而不礼,人而无礼,不死胡为!”无礼取...

  • 六艺

    “六艺”课程体系 礼、乐、射、御、书、数 “礼”内容:朝堂之礼;祭祀之礼;待人接物之礼。《礼记·曲礼》中说,“道德...

  • 请善待我们的父母,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在”成为我们人生遗憾

    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在世时,以礼承事;父母去世了,以礼安葬;逢年过节时,以礼祭祀...

  • 碎语——《论语》之礼

    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事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尝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

  • 重游浮来山2019-06-15

    弱冠古稀五十载,如今重游浮来山。当年豪情今何在,看我穿越众罗汉。 千年银杏笑春风,文心雕龙念旧缘。老骥伏枥志千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年之“礼”如今何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fit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