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小脑开大洞”
点击上方文字关注呗
中国进入全面产能过剩时代了吗?(一身肉财经第二讲)
第一篇已经阐述: 财富分化到一定程度(资金分布不均衡)后,将以全面产能过剩的形式,诱发大衰退。
近期,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刺激政策再次出现,房产库存量也再次增长上来。这是否宣告中国进入全面产能过剩了呢?不妨先看看过去。
2013年,我国其实已经出现产能过剩,不过这是局部的,主要在基建方面:钢铁、水泥等。由于其相对整体经济的体量太大,即使是局部的,也带走了太多流动性。2013年6月曾爆发过银行流动性枯竭(拆解利率暴涨)事件。这对市场进行了警告。
但当时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很高,央行冻结了大量流动性,其对市场的操作空间很大,此事很快过去。后面,央行不断地续作MLF、SLF等货币工具,即使在特定节点发生过流动性紧张事件,但都平安无事。
通过不断续作货币工具,又多次降准,降息,央行释放了大量流动性。这为产能过剩企业主体缓了一口气。而后由于其扩张性和盲目性,企业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房地产扩张。
这样做的结果是消耗掉了上游过剩产能(水泥、钢铁),但却造成更大的过剩产能:房子。全中国各市、各县的新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2016年显现,房地商积累了大量无法被市场承接的房源。这造成房地产商一定程度上的流动性紧张。房地产商向银行借的钱是要还的。房子没卖出去,怎么还?
那就是鼓励家庭加杠杆—买房!于是就有了2016年的双降(居民贷款主要是房贷,降准降息相当于对房地产购买端定向放水)。
这样危机就转移了,房地产商的债务转变成了居民债务。
我记得,当时M2与M1成剪刀差被极度关注,即广义货币总量增速M2远远跟不上M1。除去银行体系外货币,M2包括家庭存款和企业存款,但M1只包括企业存款。所以可想而知,当时是以家庭加杠杆的方式缓解企业流动性。其最终导致,家庭部门的流动性减少,而企业部门的流动性增强(引发货币不均衡)。
货币操作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危机可以延缓,可以转嫁,但最终还是会到来。
家庭部门加杠杆正式宣布了全面产能过剩的到来。怎讲?因为家庭存款等于购买力,家庭存款的下降意味着缩减开支,也意味着需求下降。于是,服务业、消费业发生产能过剩。压价销售、缩减生产,这就是最近两年的实体企业境况。
更多详细经济分析可以关注小编微信,朋友圈分享。
1、经济大萧条的本质是什么(一身肉财经第一讲)
2、A股概念炒作的原理、模型、应用
3、查理芒格——七大学科建立思维模型
更多电子书分享公众号回复“财经”即可获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