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读《三毛传》,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喜欢三毛,因为她是独一无二的三毛。

也许喜欢三毛就是喜欢她身上的那种洒脱劲,因为我们不敢想,不敢做。
人是一种很特别的“高级动物”,人们渴望沟通,渴望被人倾听,被关怀。越经历相似、性情相近,或是那个人目前是自己曾经想成为的自己的样子,越能吸引自己靠上去,尽管自己不能够实现,有了那个人,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安慰,或者能够在这里得到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有的人称之为“心灵港湾”、“乐土”之类的地方。
三毛,比同龄人更敏感些,她知道自己是什么特质,她渴望什么,在我们眼中只是一本儿童故事小说,也许笑过之后就不会有什么想法的《三毛流浪记》,却对三毛有很大的影响。给自己改名字的“陈平”,“三毛”是她的笔名,也是她的个人印记,她的个人成长过程,就是流浪过程,三毛的短暂一生,漂泊不定,她一直在流浪。
三毛,就跟故事里的三毛一样,率直而可爱,孤寂却不服输。,她似乎一直在寻找,却好象一直没找到。
很多孤独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但不是每个孤独的人,都会有她的率性和勇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种情结,当自己长大后感觉到的过去有好多遗憾时,会希望在别人那里看到自己想要的那种结果。
大概我也有这样的小心思,我喜欢这个象风一样的女子,因为她想了,她去做了,而且她获得了她想要的。

从小至大,辗转了三个城市,一直在搬家,也是“流浪”。
在老家,小的时候我一直在我家和姑妈家来回,只要妈妈没空,我必然是被丢出去的那个,基本上丢出去的时间比较多,还好的是,姑妈家三个儿子,我姑妈对我好的不得了,我的幼儿时期还算是快乐和平和的,我的记忆里也因为有姑妈对我的爱显得很温暖。
因为爸爸的工作变动,那时才五、六岁的我,尽管舍不得和姑妈分离,记得那时,我爸爸把我抱到搬家的大货车上,我嚎啕大哭,但也只能随着父母,我们一家子到了另一个城市。
许就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我对我父母就有了这一份的疏离,我对这个家,一直感觉陌生,而且,我很容易不说话。长大以后,我父母跟人家提到几个孩子时就说,我们家二女儿是最难带的一个,因为不知道她到底想什么……
这个城市里,我随着父母搬了三次家,且因为最初的时候,家比较小,我和姐姐还被外放到外面去住了“宿舍”。 一直在搬家,所以我一直感觉自己没有“根”。
我在这个城市里完成学业,有了工作,成了家,单位里给我们分了一间小屋,50平方不到,我真的好开心。因为老公在外地上班,我一般蜗居在公公婆婆家里,我总会在休息的时间到小屋里,打扫好卫生,静静地宅着。
再后来,来到老公所在的城市,算起来大大小小的搬家也有三四次了,直到去年,应该算是安定下来了,我想,目前这个住所应该是我养老的地方吧。
我想说的是,回忆从前,我也有好多的没有坚持,没有做另外的选择……也许是因为尽管孤独,但由于生活的社会背景和环境不一样,所以没法坚持,因为有我记挂的人和事,我做不到象三毛那样洒脱……
高中毕业等待高考成绩的时候,看着父母呵护我们 心情的小心翼翼地样子,感觉他们突然一下子变老了,心中涌起来的那种心酸抑制不了。这种放不下,一直影响到后来我就业、成家以及遇到一些事情处理的应对。
也许是一直在漂移,父母不在身边,没有固定的同事,没有一直的朋友,一直想要做个坚强的人,我掩饰了那份孤独,心一直在流浪,但人不会流浪。我跟三毛一样,我也有自己的那份率真和向往。我很看重家庭,非常看重孩子的感受。我有了自己爱的宝贝,我希望能给她最好的……

所有生活的不同和发展,不影响我喜欢三毛,因为三毛是独一无二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