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兔记》是四大南戏之一,以五代十国为背景,刘智远,李三娘和咬脐郎的人物形象基本来自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李皇后和刘承佑。当然剧情发展实际上并不太依赖历史背景。
曲名来自:咬脐郎因围猎白兔,意外和母亲相遇。白兔促进一家人的团员。
能看出全书有很强的命运天注定的倾向,不管是刘智远在瓜园得到宝剑还是咬脐郎追白兔遇见生母,都不是因为本人主观想要改变自己的现状,是在意外中,个人的命运发生了逆转。诚然刘智远有主动参军为自己博取功名,但归根到底是因为被岳氏看上,才有了后续的平步青云。十年沙场搏杀做牛马,不如小姐夜送锦衣瞬间到达罗马。
以现代视角看,刘智远的人设超级渣,前期好赌不上进,败光了继父的家产。另及,继父不好做,不给钱会被人说虐待孩子,给钱又可能促成刘智远这样游手好闲的人愈发堕落。中期为了前途隐婚,不顾远在家乡的妻子,是陈世美风格的古代凤凰男,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后期畏首畏尾,不敢接回发妻。如果不是岳氏宽容大度,绝对没有皆大欢喜的结尾。
两位妻子,满足了传统女性应有的优秀品质,一位用情至深,死死守住贞节牌坊,无条件的付出青春,一位贤惠宽容,即使是节度使的女儿也毫无怨言地做妾。只有刘智远配不上良善的妻子。
因为时代的变化,《白兔记》发生了二创,部分改编后,使刘智远的人物形象变得更符合大家道德观念下的男主形象,前期的游手好闲被去除,和岳氏成婚前多了刘智远多次拒绝,但是节度使执意要嫁女儿的拉扯。《白兔记》内容的微调,代表了民间剧本向文人剧本的转变中核心价值观的转变。
全剧正面向的情感,最直接的情感是李三姐对丈夫忠贞不渝的爱和对孩子无限的爱。此处,李三姐被老爹坑了,嫁给家里的工人刘智远。李爷看刘智远相貌堂堂,便觉得他将来必有所成,以貌取人的行事风格在每个年代都躲不过。李三姐在刘智远参军后在家苦等十六年,和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一模一样。恋爱脑上头的一刹那,把短暂的炽热当成了永远。何以琛和占南弦在日复一日苦等心上人的时候,是不是有李三姐的影子。
从市场的角度,《白兔记》符合网路爽文小说的设定,不管人物前期多落魄,只要天命来了,一定会有娇妻相伴,同时功成名就。刘智远在未出道前,发表过类似“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感叹。即使时代变化,普通人想要逆天改命的想法没有太大变化,只不过刘智远的方式不够积极向上。网路上认为,跨越阶层的方式大概有三个,考试、结婚和投胎。
从价值最大化的角度,李二的行为更像为了恶毒而恶毒,有了李三娘作为家庭中的廉价劳动力,不管是让她打水还是推磨,明明可以优先考虑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压榨员工的价值,毫无资本家应有的利益至上的觉悟。全把心思花在折磨李三娘上,诚然此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摧毁李三娘的精神状态,尽早让她改嫁,但是把水桶做成橄榄形,把水缸凿洞,磨坊压低,不但不是累计财富的最优解,好像还花了钱。
小百花越剧团的戏剧表演,值得去现场二刷。陈丽君在阴郁低沉的剧本中出场,英姿飒爽又可可爱爱,不愧是被称为老公姐的艺术家,演出了一位少年意气的咬脐郎。采用二创后的脚本,少了刘智远前期的渣人设,使其的人物形象正面性大幅度加强。李三姐的苦情戏通过眼底浮现无限悲伤后,为咬脐郎责备父亲的戏份做出情绪铺垫。尽管HE,始终觉得李三姐随着刘智远诉说自己的经历,此时她心底绝无欢欣,即使咬脐郎的出现,也只会觉得大悲大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