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范进的形象,往往认同他的醉心于功名迂腐无能,对胡屠户的形象,则侧重于他的嫌贫爱富卑劣粗俗。如果能结合明朝历史,再结合文本,也许我们对范进和胡屠户的形象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真真假假看似雾里看花不得要领,实则真假都有其内在因由。拨开云雾,真相自然分晓。
明朝为官的几个条件设立也比较特殊,除了参加科举考试(笔试)脱颖而出之外,还要有前任卸任或者去世,面对策问能灵活应对能言善辩(面试),当然还需要长得帅气。也就是说,明朝为官不易,至少需要机遇好,成绩好,善辞令,俏外貌等特点。我们再来看范进这个人,就这四点中,范进占了哪几样。
首先看范进的运气如何。范进五十几岁时还是童生,醉心功名但是功名远遁,但五十几岁后,他的科考和为官之路还是顺畅的。看来锲而不舍的人,命运还是不辜负的。但也不是所有执意科举的人都有机会,更多的是落花有情流水无意。可见,终究成功了的范进,运气还是不错的。
其次看他是否有真才实学。已畸形发展的明朝科举制,选拔出来的知识分子必然也是畸形的。这些经过科举制度层层选拔出来的知识分子,往往缺少自己的独立主见。胡屠户评价范进:“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范进是否有实际济世之才不得而知。
再次看他是否能说会道。中举前,范进唯唯诺诺,遇到岳丈的咄咄逼人,他始终不敢出一言以复。中举后,不仅气压屠户,而且面对方面大耳的张乡绅没厘头的拉拢,范进竟然也可以应付得游刃有余。这似乎是一个矛盾的点,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范进呢?
最后看他的外貌是否俊俏。胡屠户多次评价他中举前的女婿“尖嘴猴腮”,估计长期伏案读书营养不良,五十几岁的范进,长得尖嘴猴腮的还是可信的。
那他到底靠什么在明朝官场上位的呢?那只有一个,面对富于变化的形势和复杂的人情世故等问题,他能不能审时度势沉着冷静,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反应了,这也成了可以判定范进性格道德的唯一衡量标准。
中举前,面对胡屠户长篇累牍的训话,开始范进还唯唯连声:岳父见教的是。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骂了个狗血喷头。范进虽然被骂得摸门不着,只敢心里嘀咕,却也不敢为自己辩解一句。范进瞒着丈人到城里乡试后,被胡屠户知道了,又骂了一顿。这时范进连心里嘀咕也不敢了。说到底,在岳丈面前,范进越来越自卑,自卑到尘埃,也失去了最起码的人格尊严。
中举后,范进变了,拜了母亲和丈人,又谢了邻居。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的张乡绅来访,范进道: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张乡绅与范进攀附为世兄弟,范进道: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张乡绅送钱送房,范进假意推迟后,才把银子收下,作辑谢了。转身面对胡屠户:“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你看,一个精通人情世故左右逢源的范进形象立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且说话有条有理张弛有度,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如鱼得水。
看似矛盾的内容,其实是有其复杂原因的。中举前,范进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有的只是自卑和惶恐。人在不能自立的时候,往往为了自保,是不敢表露真性情的。所以,他必须伪装,用看似软弱的外表,来给可怜的自尊套上一层保护膜。越是低微,越需要伪装来保护。这时候的范进是不真实的。中举后,一切的伪装都是多余,真正的性情开始释放,而且释放得淋漓尽致。撕开伪装后的范进,应付来自世俗四面八方的朝贺和恭维,做得那么游刃有余落落得体,令人惊叹他的惺惺作态与恬不知耻。这看来,中举前唯唯诺诺的的软范进是虚假的,中举后圆滑周旋的硬范进是真实的。我们都被范进的伪装骗了。当然,也因为这份适时地低调示弱,骨子里的圆滑乃至奸诈,范进后来的中举中进士为官的好运,我们就明白其中的原因了。宋濂曾这样评价当时科举知识分子:“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估计像范进这样能自如控制场面的人,在当时是凤毛麟角的,其他不如意的条件也可以缓一缓,乃至忽略了。所以,认为范进醉心功名是可取的,而迂腐无能却是有待商榷的。
再来看胡屠户其人。范进中举前,他的活动频繁动作嚣张。语言,特别是教训范进,既丰富多变又声色俱厉,俨然一个恨铁不成钢的威严长者。那些对范进才学、品貌,地位等方面的评价,虽然是用一种粗糙甚至粗俗刻薄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很真实,就是范进现实的真实写照。这时候的胡屠户,是依着自己的性子来吆三喝四甚或耀武扬威的,没有半点虚伪。范进中举之后,胡屠户整个人立马三百六十度地大转弯。那些恭维与胆怯的心理和动作,需要胡屠户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掩盖。这时候的胡屠户是虚假的,为了捞取更多的利益,面对自己因中举而自带光环的女婿,他再也不能暴露他的本性,需要藏掖。笔者认为,胡屠户的嫌贫爱富卑劣粗俗的特点,恰恰反映了当时世俗人的真实心理写照。真实的人性不一定是美丽的,只要不妨碍他人扰乱社会,我们都无须站在道德高度去过度评判,而真正需要指责的是一切真真假假的指挥棒——日渐腐朽的封建科举制。
中举之前,范进是虚假的,胡屠户(包括众乡邻和张乡绅等人)是真实的;中举之后,范进是真实的,胡屠户(包括众乡邻和张乡绅等人)是虚假的。中举前,再困顿陷入绝境的人,也无人问津甚至会被莫名嘲讽和训斥。中举后,八竿子打不到的人都可以沾亲搭故,其乐融融。人性的虚伪和不辨真假,充分暴露了这时候的科举制度的虚伪,真真假假得让人无所适从,也折射了整个明王朝的虚伪腐朽。
在这薄情炎凉的世界中,想深情而又自由地活着,确实很难,须得真亦假假亦真地维护着自己继续生存的资格。
网友评论